APP下载

惰性粉在粮食储藏中的实践分析

2019-09-10温冰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试验,对粮食储藏中惰性粉的用法和剂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具体实践情况对惰性粉产生的实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突出惰性粉在粮食储藏中的重要性,为其全面推广和使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惰性粉;粮食储藏;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S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511

惰性粉是从食品添加剂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防虫作用的一种粉剂,目前已成为粮食储藏中控制储粮害虫的专用粉剂之一。从保粮机理来看,惰性粉不仅可以防止粮食结块,还能有效防虫杀虫,提高粮食储藏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惰性粉在储粮害虫防护方面的效果,要对其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情况及防护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为提高我国粮食储藏品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3]。

1  试验案例

本文主要选取东莞市粮食储备中心的高大平房仓新1仓和新2仓为试验目标。其中,新1仓为试验仓,新2仓为对照仓。所有仓中的稻谷均在2017年收获,均符合国家粮食卫生质量标准,并于2017年9月入仓完毕,均为编织袋包装储存。

2  惰性粉的用法与剂量分析

2.1  惰性粉的应用原则

惰性粉属于一种从食品添加剂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防虫作用的食品级粉剂,也被称为原粮抗结剂,最大使用限度为1.2 g/kg,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且无任何毒害作用。从保粮机理来看,惰性粉应用的最终目的是避免粮食结块,受到粮虫的侵害,一般应用在粮仓杀虫处理工作中,具体表现形式包括防虫线处理和稻谷粮面两种处理方式,使用剂量应为0.05~0.2 g/kg。据相关实践证明,惰性粉防治虫害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粮仓粮食质量。

2.2  惰性粉的应用方式

2.2.1  防虫线处理中的惰性粉用法

在稻谷防虫线处理过程中,要按照120 g/m2的剂量来添加惰性粉,并将其与干净的稻壳进行混合,使其形成一个宽度22 cm、高2 cm的防虫线,均匀摊铺在粮仓门口或相应的通风口。

2.2.2  稻谷粮面处理中的惰性粉用法

在稻谷粮面处理过程中,要按照150 mg/kg的剂量来添加惰性粉,并将其与粮面高度在0.3~0.5 m的稻谷进行混合拌匀。为了确保操作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和橡胶手套,以免吸入粉尘,给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2.3  惰性粉的应用流程

首先,在稻谷入仓后,对粮面进行初平;其次,采用机械通风,使粮温始终保持均衡;最后,对粮仓进行密封,并用磷化铝熏蒸杀虫,再通风散气,将拌好的惰性粉均匀洒在粮面,达到生物防治粮虫害的目的。

3  试验期间害虫检查方法

在试验仓与对照仓进行试验对比分析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各仓的害虫密度和种类进行实时监测,并在仓库中的四个角以及中间位置设置取样点,按照上、中、下的分层取样方式进行取样,并保证每个样品量都能达到1 kg。还要利用害虫选筛将样品中的害虫筛出来,确定害虫种类和数量,为后续惰性粉处理试验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4  结果与分析

4.1  试验仓稻谷惰性粉处理情况

4.1.1  试验仓入库完成时的粮情及虫害处理

试验仓中的储藏稻谷在入仓过程中感染了虫害,经过相应检查后,确定其实际粮情为一般虫粮等级。在2017年10月处理虫害时,采取了低浓度磷化铝(6 g/m3)熏蒸法,于11月对粮仓进行散气。散气后,经检查发现仓库中的5个取样点中的粮虫全部死亡。为了保证稻谷后续储藏质量,决定在整仓粮面上均匀拌合惰性粉,并在仓房通风口及仓门口设置用惰性粉与净稻壳拌制的防虫线。

4.1.2  试验仓在储藏期间的粮情及虫害处理

试验仓稻谷在2018年3月,粮情检查为基本无虫粮,只发现有书虱3头/kg。但是由于仓内湿度较高,为防止书虱繁殖过快,通过采取抽湿机除湿措施,连续1周对仓库进行5h/d除湿,大大平衡了仓库湿度,有效控制了书虱的繁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8年6月,经过对粮情的再次检查,不仅发现书虱有5头/kg,还发现有锈赤扁谷盗2头/kg、有玉米象3头/kg,属一般虫粮等级。由于仓中温度较低,采用低浓度磷化铝进行第2次熏蒸杀虫。熏蒸周期为1个月左右,待散气除药渣后,对取样点的粮虫进行检查发现处理效果良好,无任何活虫存在。这种情况维持至今,储粮粮情依然保持正常状态。

4.2  對照仓稻谷常规储藏情况

4.2.1  对照仓入库完成时的粮情及虫害处理

由于对照仓中的储藏稻谷在入仓过程中也感染了虫害,因此经过相应的检查,确定该仓粮情为一般虫粮等级。在2017年10月采取了低浓度磷化铝(6 g/m3)熏蒸法。并在之后的1个多月后对粮仓进行散气,散气后,经检测发现仓库中的5个取样点粮虫全部死亡。

4.2.2  对照仓在储藏阶段的粮情及虫害处理

2018年3月,在粮情检查中发现有书虱3头/kg、有玉米象4头/kg、有锈赤扁谷盗2头/kg,属一般虫粮等级,采用低浓度磷化铝(6 g/m3)进行第2次熏蒸杀虫;1个月后,经检查,仓库中的5个取样点玉米象和锈赤扁谷盗全部死亡,只发现有书虱1头/kg,属基本无虫粮;2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查,发现不仅书虱增多了,还出现玉米象等虫种,采取低浓度磷化铝(3 g/m3)进行第3次熏蒸杀虫;为防止粮情恶化,2018年10月采取低浓度磷化铝(3 g/m3)进行第4次施药。至今为止,此仓的稻谷在储藏期间要经过4次磷化铝熏蒸法,才能达到基本无虫粮的效果。

5  试验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的惰性粉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势要远远高于对照仓。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采用惰性粉储粮技术的试验仓在整个稻谷储藏期间,只连续采用了2次磷化铝熏蒸杀虫技术就平衡了粮情,使其保持至今;对照仓采用了4次磷化铝熏蒸杀虫技术,才使得粮情达到基本无虫粮。

(2)试验仓在稻谷整个储藏期间所涉及的成本费用要低于对照仓1 500元左右。据相关数据显示,自惰性粉试验开始到结束,试验仓总投入约4 000元左右,这其中主要包括2次磷化铝熏蒸杀虫费用、用药费用、仓库保管员接触药品补贴费用、工人拌粉人工費用以及抽湿机运行期间的电费等;对照仓从试验开始到试验结束,共计投入约5 500元,其中主要包括4次磷化铝熏蒸杀虫费用、用药费用、仓库保管员接触药品补贴费用。

(3)由于试验仓所采用的磷化铝熏蒸法较对照仓相比少了2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粮油保管人员接触磷化氢毒气的时间以及劳动强度,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得到了有效的缩减。

(4)从两仓稻谷的储藏品质来看,试验仓稻谷的色泽气味明显比对照仓好,试验仓稻谷的脂肪酸值为27.3 mgKOH/g,对照仓稻谷的脂肪酸值为29.2 mgKOH/g,试验仓稻谷的品质优于对照仓[4-7]。

6  发展建议

从试验仓惰性粉储粮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其最大应用剂量只占到标准范围的1/6~1/24,可以将该技术纳入绿色储粮技术体系中。另外,东莞市粮食储备中心的粮库位于高温湿热地区,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粮虫危害的发生概率也是十分明显。但是在试验期间,通过采用磷化氢熏蒸杀虫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日后研究中,可以将惰性粉储粮技术与磷化氢熏蒸法、富氮低氧储粮技术进行充分融合,使其形成新的技术体系,确保粮库储藏过程达到安全绿色生态储粮目标[8-10]。

7  结  论

在粮食储藏中,大力应用惰性粉储粮技术很有必要,不仅可以提高杀虫效果降低粮食虫害处理费用、延缓虫害的滋生速度、减少虫蚀损耗量和粮食保管损耗量,还能降低保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保证保管人员的身心健康。必须加大力度积极推广惰性粉在粮食储藏的使用,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控制措施,将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为我国粮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兆.绿色储粮——用硅藻土和其他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3):55-56.

[2]王晶磊.不同仓型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效果研究[J]粮食储藏,2017(10):44-45.

[3]唐荣建,伍永光,韦军智.食品级惰性粉气溶胶与磷化氢结合防治抗性锈赤扁谷盗的试验[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9(1):33-35.

[4]朱环,赵会义,戴仁怀,等.低浓度食品级惰性粉对菜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6):41-46.

[5]朱环.惰性粉对菜豆象的控制作用初探[D].贵阳:贵州大学,2018.

[6]张杰,赵爱敏,李明奇,等.惰性粉防治抗性储粮害虫试验[J].现代食品,2017(14):72-75.

[7]汪中明,曹阳,张振军,等.惰性粉气溶胶防虫技术在横向通风粮仓中的应用[J].中国粮油学报,2016(12):90-94.

[8]赵慧龙.土耳其扁谷盗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9]何睿,陈如华,赖德钊,等.食品级惰性粉对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6(2):58-59.

[10]王晶磊,宋玉东,徐威.绿色储粮防护剂惰性粉防虫效果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3):27-29.

收稿日期:2019-04-28

作者简介:温冰,男,本科,研究方向为粮油储藏。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的实践分析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浅谈电话交换机维护技术及其运用实践分析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实践分析
浅析电子商务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对策
《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TC课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