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耳其主流媒体中的“一带一路”形象

2019-09-10龚颖元

国际传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土晨报倡议

龚颖元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2013年11月1日~2019年7月5日为时间段,搜索土耳其三家主流报纸《自由报》《晨报》《发言人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内容,统计报道量,分析核心议题,探究报道倾向及其成因。本研究发现,2017年之前土耳其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关注仅存在于少数零星的报道中,2017年之后,土耳其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明显增加;报道的焦点集中在两国经贸领域,而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同时强调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其他领域的关注较少。为促进包括土耳其在内的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的理解,应突破单点聚焦,实现多面鋪开的议程设置,推进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并塑造兼容并蓄的中国国家形象。

【关  键  词】  土耳其;媒体;“一带一路”;国家形象

横跨亚欧大陆的土耳其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因古丝绸之路结缘的中土两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又一次密切了联系,增进了了解,加强了沟通。近年来,土耳其不断谋求地区大国地位,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中亚国家在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渊源,提出了“中间走廊”计划①。2015年4月,土耳其出资26亿美元,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同年10月,二十国集团安塔利亚峰会期间,中土两国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间走廊”计划相衔接的谅解备忘录,为双方的相关合作提供指南。土耳其主流媒体在2017年之前对“一带一路”的关注,仅存在于个别零星报道中,直到近年,土耳其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才明显增多。

一、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土耳其不断扩展合作领域,在媒体合作方面的进展也初见成效。2013年立项实施的土耳其全媒体项目,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首个全媒体项目,在受众开发与精准定位、播出平台和内容精准投放、传播议题和话语权引领精准设置、国内外媒体体制机制的精准衔接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尝试,也是唯一一家使用土耳其语进行本土传播的中国媒体。①随着中土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贸、文化、科教等领域交流不断深化,土耳其政界、商界、学界对两国的合作愿景普遍持积极态度,土耳其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显著增加,涉华报道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也在逐步深入,报道量逐年增加。因此,了解和掌握土耳其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倾向,对理解和把握中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展了一些对土媒涉华报道的研究:唐青叶和伊丹丹以中国三大报刊和土耳其三大英文报刊中的报道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探讨了两国报刊报道对方时涉及的议题,以及所采用的话语策略和风格。②魏敏结合土耳其主流媒体的大致情况,从土耳其对“一带一路”的总体认知、国家意图的认知、合作领域的认知、风险与挑战的认知以及关于提升土耳其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③白贵和欧斯曼·艾诺通过梳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土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文化交流方面的具体事例,阐述了“一带一路”在土耳其舆论中的地位。④张燕子基于土耳其英文报纸的语料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形象构建进行了分析。⑤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界对土耳其媒体“一带一路”报道的研究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一带一路”倡议在土耳其传播的宏观论述较多,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较为鲜见。本研究以土耳其本土三家主流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报道语篇为研究样本,探析土耳其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倾向和舆情趋势,以期了解土耳其不同的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解读及其成因。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土耳其三大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自由报》《晨报》《发言人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013年11月1日~2019年7月5日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初期到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最近一次访华的时间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146篇有效语篇进行了逐一分析,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土耳其三家主流媒体的认知路径和认知偏差。

(一)研究对象

1.《自由报》(Hürriyet)

新闻世家希玛威(Simavi)家族于1948年创办的《自由报》,一直以来都是土耳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1994年,多安(Doğan)集团买下该报70%的股权,成为新主人。多安集团运用西方报业的管理模式使该报迅速成长,并在短时间内成为土耳其现代报业的行业标杆。2018年,能源巨头德米尔沃伦(Demirören)集团正式接手《自由报》。土耳其媒体广告委员会(BİK)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由报》和《晨报》是土耳其稳居发行量前三的全国性日报,同时也是读者群体最大的两大报纸。

2.《晨报》(Sabah)

1985年,以报业起家的比尔金(Bilgin)家族创办《晨报》,2000年吉内尔(Ciner)集团入股,2005年,吉内尔的合作伙伴中央集团(Merkez Grubu)全资收购该报。2007年4月,该报因债务问题被储蓄存款保险基金(TMSF)接管。当年11月,该报进入竞拍流程。2008年4月,《晨报》被恰勒克(Çalık)集团竞得,随后恰勒克集团成立图库瓦孜(Turkuvaz)传媒公司开展传媒业务。该报发行量近年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因与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关系密切,被业界称为“政府的喉舌”。

3.《发言人报》(Sözcü)

创办于1996年的《观察家报》(Gözcü)是《发言人报》的前身。2007年《观察家报》被关停,不久该报更名为《发言人报》,改头换面重新运营。该报以批判政府、与执政党唱反调著称。2012年以来,该报一直是土耳其发行量位居前五的全国性日报。

(二)研究样本

本研究选取的时间段起于2013年11月1日,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初期,止于2019年7月5日,即埃尔多安最近一次访华的时间,使用中国传媒大学全球涉华舆情大数据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数据软件,通过搜索“中国(Çin)”“带(Kuşak, Kemer)”“丝绸(İpek)”“路(Yol)”等主要关键词抓取了三家主流报纸《自由报》《晨报》《发言人报》网站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鉴于关键词翻译可能与原文存在差异,搜索时也根据目的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整。

三家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表述中,“项目(projesi)”一词最为多见,“事业/倡导(Girişimi)”“牵头/首创(İnisiyatifi)”也较为多见。具体见表1。

经剔除重复文本或仅提及关键词但未作任何延展的无效文本,本研究最终获取有效研究样本146篇。通过146篇有效语篇,本研究具体分析了2013年11月1日~2019年7月5日期间三家主流媒体以下三方面情况:

(1)三大报纸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总量和报道内容;

(2)三大报纸关注的主要议题;

(3)三大报纸的报道倾向及其成因。

三、研究发现

(一)报道数量

本文搜索了2013年11月1日~2019年7月5日三家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搜索到的有效语篇共计146篇。研究发现,2013~2016年间,除《晨报》在2015年5月26日经济版发表了题为《中国工商银行举行仪式庆祝在土投资》的报道中,转述了时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阐述之外,①其他两家媒体均未见相关报道。

2017年,三家主流媒体开始对“一带一路”有所关注,全年报道共计36篇,其中《自由报》21篇,《晨报》12篇,《发言人报》3篇。2018年,三家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关注有所增加,共计报道49篇,其中《自由报》26篇,《晨报》18篇,《发言人报》5篇。2019年1月1日~7月5日,三家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关注明显增多,共计报道60篇,其中《自由报》25篇,《晨报》31篇,《发言人报》4篇。

从报道总量上看,2017年《自由报》和《发言人报》实现了对“一带一路”报道的零的突破,2018年三家报纸基本保持了2017年的关注热度,在报道量上没有明显增多。2019年仅半年多时间,三家报纸的报道数量明显增多,超过或接近2017年和2018年的全年数量。特别是《晨报》对于“一带一路”的关注度上升最为明显。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发言人报》,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量始终保持在个位数,关注度一直较低。具体见图1。

(二)报道议题

从报道议题的分布来看,《自由报》自2017年4月开始每个月均保持了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其中既有时事报道也有专栏评论员文章,主要议题有:5月中旬埃尔多安来华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系列报道、“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修路、建厂、造城等)、土耳其借力“新丝路”拓展海外市场、质疑“一带一路”对土耳其的实质利好、“一带一路”为土耳其引入中国资本等。2017年,《晨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主要聚焦了埃尔多安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系列活动、土耳其政商学三界对“一带一路”的积极评价和解读、“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土合作项目等。虽然《晨报》的报道数量与《自由报》旗鼓相当,但是《晨报》更多地着眼于政府和官方层面对“一带一路”的积极评价,阐述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正面解读较多,而《自由报》则更关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土两国具体落实的项目以及“一带一路”利好的兑现情况。再来看《发言人报》。该报在2017年全年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仅3篇,1篇关于埃尔多安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活动,1篇是土方能源部长在对出国留学人员动员大会上对“一带一路”的宣讲,1篇则是在报道山西大同的熊猫光伏电站时顺带提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熊猫光伏电站将有望在世界其他地方开花结果。

2018年,三家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议题方面,《自由报》和《晨报》对“中间走廊”与“一带一路”对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土人文交流、媒体合作、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在土的项目落地等情况均进行了报道。《晨报》仍秉持了2017年的报道风格,更多转引了土耳其政府高官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正面评价,报道“一带一路”的官方解读较多,而《自由报》则更多着眼于民间组织、企业机构对“一带一路”的解读以及“一带一路”框架下具体项目进展的报道。《发言人报》全年的报道量仅5篇,分别报道了知名商界人士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评价“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公司开始寻找多元投资渠道,“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公司在土耳其投资;“一带一路”项目为中土电影领域的合作创造契机;土耳其YapiKredi银行与中国银联国际签署协议等“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国之间的具体合作项目。

2019年1月1日~7月5日,《自由报》和《晨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总量明显增多,特别是《晨报》,2019年上半年,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量达31条,超过了该报2017年(12条)和2018年(18条)的总和。在报道议题方面,《晨报》和《自由报》均多角度报道“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土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美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世界其他国家(伊朗、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和响应,7月初埃尔多安访华系列活动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介入资源方面,《自由报》调用了“对话性扩展”资源,通过“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据中国媒体报道”等转述状语增加了话语表达的对话空间,对“一带一路”的阐述更加趋于全面和客观。《发言人报》的关注度仍处于低位,仅有的4条报道集中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保守或怀疑态度,如“一带一路”项目对土耳其本土企业可能带来竞争压力、中国投建的火力发电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三)报道倾向

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土耳其三家主流媒体《自由报》《晨报》《发言人报》对“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相关議题持积极正面的报道数量居多,主要体现在四个议题:第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土耳其的“中间走廊”的战略对接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第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具体项目已开始让土耳其获利;第三,土耳其政界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为宣传造势提供有力声援;第四,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积极参与,表明“一带一路”是“得道多助”的。

积极正面的报道倾向占据主流,但是,中立和负面报道也时而出现,集中体现在三个议题上:“一带一路”框架下土耳其的自身定位遭到质疑;“一带一路”并未给土耳其带来实际利好;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引起土耳其猜疑中国实力。《晨报》和《自由报》在对“一带一路”进行报道时能直接引用中国的稿件,尽管引用不长,但基本保留了原文,实现了中国媒体在土耳其主流媒体平台发声,是有效的“二次传播”的成果体现。具体来看,《自由报》的72篇报道中,正面报道63篇,占比87.5%;《晨报》的62篇报道中,正面报道56篇,占比约90%;《发言人报》的12篇报道中,正面报道10篇,占比约83%。

四、讨论与分析

历史上,中土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当前两国又同为新兴经济体。“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与中亚、欧洲的经贸联系更加密切,也使土耳其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地缘战略优势,而中土合作也表现出由经济层面向政治、安全层面延伸的趋势。①这是土耳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力。2011年中东地区陷入动荡以来,土耳其外交政策呈现两大持续性特征,一是与大国关系的异动,二是强势回归中东。与大国关系的异动主要表现为土耳其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而与俄罗斯的关系逐步回暖。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土耳其的外交战略和发展动向,加之“一带一路”与“中间走廊”的战略对接等多重因素叠加,因此土耳其从政界、商界到学界对“一带一路”一直保持积极正面的评价。

《晨报》以消息性报道为主,全方位与土耳其政界保持高度一致,支持埃尔多安政府在“一带一路”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在第一时间报道两国政界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最新共识,多次原文直接转引中方对“一带一路”的阐述,为实现中国理念的“二次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土耳其民众认知“一带一路”创造了条件。

《自由报》的报道以发布中土“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具体合作项目为主,涉及经贸、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该报的报道倾向虽以正面态度为主,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专栏评论员文章和时政类报道跳出来散布“中国阴谋论”“中国霸权主义”,或是质疑“一带一路”对土耳其的实质利好。总体上来说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形成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和风格,立场虽与政府保持一致,但报道的着眼点和《晨报》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近年来广受民众追捧的《发言人报》,是土耳其主流媒体中别样的存在。在政府积极主张参与“一带一路”的呼声中,这家公开支持土耳其第一大反对党共和人民党的“独立”媒体①对“一带一路”报道长期失声,是党派选择和斗争的必然结果。

五、结语

随着土耳其与美国、欧盟关系的微妙变化,土耳其的外交重心开始逐步向东转移,表现出对中国、俄罗斯和亚太的浓厚兴趣。国之交往,经贸先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土耳其的投资力度,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土耳其国内亲政府的主流媒体《晨报》不遗余力地积极配合政府为“一带一路”频繁点赞,并多次转引中国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阐述,为中国理念在土耳其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以中立、客观的报道赢得最多读者的《自由报》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多次以专栏评论员文章的形式,综合了社会各行业的立场,多渠道多角度地对“一带一路”的利弊和得失进行了探讨,尽量避免了《晨报》较为单一的政府立场。以“在野党报”示人的《发言人报》在“一带一路”报道上的失声和“冷眼旁观”则恰好是与其所代表的政党立场的集中表现。

特朗普上台后力图打造一个以以色列、沙特和阿联酋为核心的“阿拉伯北约”,削弱土耳其、伊朗等地区大国,牵制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在中东的地位。特朗普对土耳其的边缘化政策是把土耳其“推向”“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之一。中东格局中不断减弱的美国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中国影响力,都是土耳其当下外交政策的重要考核因素。在中东的混沌格局中,土耳其选择大国平衡外交是明智之举。土耳其的国家建设,特别是“2023年百年愿景”的实现都离不开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参与,对于土耳其而言,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不可错失的良机。在正义与发展党手握90%的主流媒体的现实语境下,土耳其舆论没有理由不给“一带一路”点赞叫好。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逐步兑现,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报道量有望达到新高,报道的视角将更丰富多元,正面积极的报道倾向也将继续以绝对压倒性优势占据各大主流媒体的版面。

综合近年来土耳其三家主流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情况,两国的经贸合作一直都是舆论的聚焦点,同时也成为唱衰“一带一路”、散布“中国威胁论”的土耳其人士拿来做文章的点。2017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经济贸易交往,更是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的广泛分享与交流。中土两国的经贸交往固然应当放在最优先序列,但是关于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人文、艺术、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互动交流的舆论却始终未能成为媒体的聚焦话题。突破单点聚焦,实现多面铺开的议程设置,将有助于土耳其民众看到一个兼容并蓄的中国形象,從而为民间组织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做好铺垫,也唯有如此,才能使包括土耳其在内的沿线各国人民真正相交相知、互信互敬,共同绘制和谐、富裕的生活画卷。

        (责任编辑:江璐)

猜你喜欢

中土晨报倡议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有明之初岭南水墨前后五百年(之三)
有明之初岭南水墨前后五百年(之二)
未来的晨报
治失眠,先补“中土”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水货翻译拯救世界
八分饱
↑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