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分析视角下乡村初中教师的流动特征

2019-09-10陈波

荆楚学刊 2019年5期

陈波

摘要: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678名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①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率随乡村留任时间呈波形变化趋势;②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风险存在学历及职称上的差异;职称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③乡村初中编外教师流动风险高,队伍稳定性差。建议:①针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时间规律,完善教师流动政策和激励政策;②改善条件,提升乡村初中教师生活满意度,促进专业发展;③完善乡村初中教师编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

关键词:乡村初中教师;教师流动;生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19)05-0089-08

一、问题提出

乡村教师的稳定与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提出把“建设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作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并明确指出要“使得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然而“留不住”仍然是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乡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1]。已有研究试图从经济收入、社会关系、政策管理、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乡村教师流失问题,展现了多学科研究视角。但以往研究多以正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将“离职意向/倾向”作为衡量乡村教师流动的前因变量[2-3],进而探讨乡村教师流动问题,缺乏对已流向其他地域的“原乡村教师”群体的关注,且乡村教师流动呈现负时间依存性(即乡村学校执教到一定年限,教师流动风险下降)的特点,横向的静态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存在一定局限。因此,纵向还原乡村教师从入职到流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其独特价值。

学历和职称理论上凝结着重要的人力资本[4-5]。以往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高学历或高职称教师流失居多[6-7]。这一教师群体的流失,直接带来乡村学校人力资本结构的改变,对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乡村教育质量产生影响。考虑以往教师流动研究多将中小学教师作为整体来形成研究对象,专门针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的研究较少。而相比于其他教师群体,职业内部流动是初中教师职业流动的主要趋向之一[8]。本研究以乡村初中教师为研究对象,将“乡村初中教师”界定为“有过在乡/镇和村落(简称为‘乡村’)初中学校从教经历的教育工作者”,既包括现在任教于乡村初中学校的教师,还包括现已离开乡村,并去往县城及以上初中任教的教师。同时采用生存分析方法,一方面描述乡村初中教师随工作时间因素而呈现出的流动规律;比较不同学历、职称条件下乡村初中教师群体的生存分布是否存在差异,进而探讨各研究因素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的影响。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简称CEPS)2013—2014学年基线调查数据。该数据采用多阶层抽样设计,从全国随机抽取28个县级单位(县、区、市)112所初中共438个班级的主科目教师1 314人作为教师调查对象。经筛选获得符合本研究的初选样本量为822人,剔除履历信息有误或模糊不清的个案144人,最后参与统计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678人,样本有效率为82.5%,样本教师平均年龄38.14岁(S年龄=7.33岁),平均教龄16.32年(S教龄=8.08年)。男教师219人,女教师455人;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99人,本科(成人教育)学历教师370人,本科(正规教育)及以上学历教师205人;高级职称教师114人,一级职称教师330人,二级职称教师200人,初级及以下职称教师30人,4人性别、学历及职称信息不详。

(二)研究方法

以往对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截面数据的静态分析,传统上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和最小二乘拟合回归模型来预测事件是否发生及事件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其局限性在于无法对观测期内不同时间截面上变量取值变化给予正确描述和解释,也无法反映教师随任职时间延续其流动事件发展变化的事实[9],从而造成信息丢失,引起系统统计误差。而统计学上的生存分析方法是将事件与出现这一事件所经历的时间(生存时间)结合起来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10]。该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人才成长研究或人才流动问题研究[9,11]。本研究将乡村初中教师离开乡村去往县城及以上初中学校执教视为其发生“流动”事件;将其入职乡村初中学校至发生“流动”所经历的时间视为“生存时间”(即留任时间,以‘年’为单位,下同)。另外,生存分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可以处理删失(Censor)数据,增加样本数据使用率,从而更全面反映事件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样本偏差问题。所谓“删失”即准确的生存时间未被观察到的情况。例如,本研究样本中乡村初中教师入职乡村初中学校的时间不同,在观察结束时部分样本仍在乡村初中执教,部分样本仅知晓其在乡村初中执教的某一时段,这些情况均可视为“删失”,而出现“删失”的教师在乡村初中学校已知的留任时间视为“最低生存时间”(最低留任时间,以‘年’为单位,下同)。在考虑删失数据的前提下,通过将乡村初中教师流动事件与其在乡村初中学校留任时间结合起来进行统计分析,避免传统方法的局限,同时精确反映乡村初中教师流动事件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

(三)数据处理

生存分析的关键概念是生存函数,本研究通过计算乡村初中教师入职乡村初中学校后其留任时间长于t(年)的概率(生存函数,又称累积留任率),其圖的形式叫做“生存曲线”(累积留任率分布)[12]。生存分析首先需要定义“状态”和“时间”变量。状态变量涉及取值:流动/删失;时间变量即根据履历信息计算而得的乡村初中留任时间或最低留任时间,考虑中学教师聘用存在1年试用期,因此计算时间变量取值时进行了减“1”处理。而初中教师单位聘期一般为3或5年,本研究以3年为单位观察时间,采用生命表分析计算乡村初中教师在各观察时段(年)流动事件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和累积留任概率的变化;采用K-M分析,比较不同学历及职称条件下乡村初中教师群体累积留任率随时间变化的差异;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在控制其他个体因素:性别、教龄和年龄的情况下探讨学历及职称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状态的影响。上述数据处理过程均由统计软件SPSS24.0完成。

三、结果分析

(一)乡村初中教师总体流动规律

被分析的样本中,明确发生流动事件的案例数目为262例,约占总样本的39%;这部分教师平均留任时间为9.35年(標准差为5.93年),中位留任时间为8.63年。乡村初中教师3年单位观察时段下总体流动规律见表1。

表1数据可知,在乡村初中学校正式执教的前3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率总体上呈先渐增而后速降的循环交替变化趋势。其中,两次流动高峰期分别出现在执教第9-11年和第15-17年;乡村初中学校执教第21-23年,累积留任率下降到50%以下。

(二)不同学历条件下乡村初中教师生存分布差异比较

不同学历条件下乡村初中教师生存分布见表2,对其平均生存时间的K-M估计及生存分布差异比较结果见表。

综合表2及表3结果,不同学历乡村初中教师整体流动率均在0.37~0.4之间,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流动率均呈现出波形变化趋势。但正式入职后的前18年,每一观察时段流动率最高的是本科及以上(正规教育)学历,其次是本科(成人)、专科及以下学历;专科及以下学历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的波动性持续时间更长。差异检验显示,三种学历乡村初中教师生存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30,P=0.019)。通过层之间的比较,主要差异来自于本科及以上(正规教育)学历教师与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之间的差异(χ2=6.990,P=0.008),与本科(成人)学历教师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χ2=3.767,P=0.052)。结合平均生存时间,说明在几种学历教师中,本科及以上(正规教育)学历的乡村初中教师整体的累积留任率最低,流动风险最高。不同学历条件下乡村初中教师累积留任率随留任时间(年)变化的生存曲线见图1。

(三)不同职称条件下乡村初中教师生存分布差异比较

不同职称乡村初中教师各观察时段流动发生率变化见表4,对其平均生存时间的K-M估计及分布的差异比较结果见表5。

综合表4及表5结果,从整体流动比例看,高级职称乡村初中教师整体流动比例最高(0.5),其次是初级及以下职称教师(0.43)和一级职称教师(0.39),二级职称教师流动比例最小(0.32);从生存分布来看,初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流动风险最高,队伍稳定性最差,其次是高级职称,而一级职称教师流动风险最低;从流动高峰期来看,相比于一/二级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流动高峰期出现最早(第6-11年),二级职称教师流动高峰期发生最晚(第15-17年)。相关检验显示四种职称条件下乡村初中教师生存分布差异显著(χ2=11.531,P=0.009)。通过层之间的比较(Log Rank (Mantel-Cox)成对比较),主要差异来自于初级及以下职称与其他职称教师之间的差异(χ2初-2=4.971,P=0.026;χ2初-1=11.549,P=0.001;χ2初-高=5.825,P=0.016;)。图2展示了不同职称条件下乡村初中教师累积留任率随时间(年)变化的生存曲线分布:

(四)学历、职称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风险率的预测效应

初中教师职称评定对任职时间具有一定的依存性,且乡村教师流动呈现性别差异[13],因此将性别变量作为分层变量进行控制,将学历、职称、年龄和教龄变量同时放入模型中,采用Cox回归探讨各因素对流动风险率的预测效应,用“输入法”估计回归方程参数。最终获得的回归方程包含变量及影响效应见表6。

表6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变量后,年龄、教龄及学历因素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风险的预测效应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而在其他因素固定的情况下,职称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风险率的预测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初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流动风险率是高级职称的2.149倍,且具有统计意义(P=0.021);而一级职称教师流动风险是高级职称的0.717倍,降低了28.3%,且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3);二级职称教师流动风险是高级职称教师的0.757倍,降低了24.3%,但不具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控制其他个人因素前提下,学历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的预测效应削弱,而职称对乡村初中教师的流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四、讨论

(一)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率随留任时间呈波形变化趋势

调查样本中有39%的初中教师从乡村流向了县城及以上的学校任教,略高于教育部所公布的2010—2013年乡村教师流失率(30%)[14]。这些教师在乡村学校平均留任时间约为9年;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随留任时间成波形变化趋势,从教前20年是乡村初中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的时期,而乡村留任的第9-11年和第15-17年是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高峰期。相关研究结果均显示出乡村教师高的离职意向[2,3,15];中青年教师,特别是25-40岁教师流动较多[16]。教师择业时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地位以及工作环境。相关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照顾家庭、子女教育、住房交通、医疗条件等)及专业发展(自身对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组织的支持等)是影响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重要因素[17]。一方面,这些需求对于乡村中青年教师群体来说表现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城市地区在上述需求的满足上存在地域优势。

(二)职称是预测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的重要因素

本科及大专学历教师是目前乡村教师的主体,虽然研究发现本科及以上(正规教育)学历教师表现出更高的流动率,但加入其他个人因素后,学历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风险率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职称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风险率预测作用仍然存在。研究结果发现高级职称教师总的流动比例最高(达50%),流动风险率也较一/二级职称高,其流动的高峰期发生在乡村初中正式入职的第6-11年和第15-17年。在职称评定上,一般一级教师职称的评定要求本科生教师工作至少5年,专科教师至少7年;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要求本科生至少工作10年,专科教师至少工作12年。高级职称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高峰期正好处于一级/高级职称评定前后。乡村初中学校教师获得高职称后出现高流失潮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在艰苦境遇下,自身能力条件成熟之时,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改变自身社会地位,获得更多职业认同,是自我成长的诉求[18]。

(三)乡村初中编外教师留任时间短,流动风险高,队伍稳定性差

研究还发现,初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流动风险最高,稳定性最差。进一步分析此群体特征,发现产生流动的13位教师中,无编制的教师12人(92.37%),主要流向县城及以上民办学校(76.92%),在乡村初中学校平均从教时间为8.23年(S=9.34),中值为4.33年。这一结果反映出乡村初中编外教师群体的生存现状。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受政治、经济、文化、压力和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乡村初中编外教师流动频繁,且呈现出单向流动的特点[19]。与传统民办教师相比,新时代下的乡村编外教师知识储备更高,思想观念更为活跃自信。乡村学校可能只是其参与教师编制考试的“经验训练营”和谋求更满意岗位的“跳板”[20],这样的现实也促使乡村初中编外教师存在更高的流动风险。

五、建议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环节,而乡村初中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的薄弱之地,针对乡村初中教师的流动特征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针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时间规律,完善教师流动政策和激励政策

本研究验证了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的负时间依存性,研究发现入职前20年是乡村初中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的时期,其流动高峰期主要出现在乡村初中入职后的第9-11年及15-17年。因此,考虑社会基本制度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流动速度显得尤为重要[21]。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中小学教师流动政策,鼓励教师从城市走向农村,将农村教学经历作为职称评定的条件之一,推动区域内特别是县域内教师双向轮岗交流。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乡村教师向上性职业流动而造成的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局面。但地方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理论基础失实、政策要素失全、激励工具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22-23]。因此,一方面,应根据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的时间规律,根据地方及学校教师任职时限分布,完善教师流动政策,保障在乡村初中学校补充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相关激励政策应向乡村中学执教满10年、15年及20年的教师倾斜。

(二)改善条件,提升乡村初中教师生活满意度,促进专业发展

研究表明,职称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风险率的预测效应显著,乡村初中学校教师获得高职称后出现高流失潮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生活满意度及专业发展是影响乡村初中教师离职意向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切实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待遇,提高对乡村教师形象的尊重,帮助其获得更多的职业认同,提升其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还应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机会,促进其专业成长,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三)完善乡村初中教师编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

乡村初中编外教师留任时间短,流动风险高,队伍稳定性差。需要给予乡村初中教师编制更多的政策保障,改革教师编制考试的流程及形式,选拔出有教学经验的编外教师;另一方面,为了调动乡村编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乡村初中教师队伍的稳定,还应完善编外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同工同酬政策,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提高其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郑盼.农村教师的行业内职业流动——首职收入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蔡文伯,袁雪.留任还是离职: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的艰难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3):66-72.

[3]白亮,郭二梅.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基于社会认同动机理论视角[J].教师发展研究,2018,2(1):25-30.

[4]马林静.农村劳动力资源变迁对粮食生产技术效应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5]王全纲,张书凤.基于学历-职称的人才资本测算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会计之友,2017(17):16-21.

[6]李迎超.临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1.

[7]张祥明.农村师资流动问题及对策——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7):9-11.

[8]许烜.中学教师流动的经济学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9]何霞.基于知识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师生存特征比较[J].高教探索,2014(2):131-138.

[10]张文彤.SPSS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9-381.

[11]天瑞强,姚长青.基于履历信息的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成长研究:生存風险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0):59-67.

[12]SA T.LEE.生存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第2版)[M].陈家鼎,戴中维,译.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3-47.

[13]赵志纯,柴江.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离职意向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9):19-21,37.

[14]项向荣.留住乡村教师,重建乡贤传统[N].钱江晚报,2017-05-10(A16).

[15]王艳玲,李慧勤.乡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云南省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3):134-141,173.

[16]董燕,李金奇.后均衡化时代农村教师单向上位流动的调查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市Y区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8(1):1-5.

[17]李志辉,王纬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重庆市2505名乡村教师调查数据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6):58-66.

[18]席梅红.论乡村教师流失的合理性——基于公平的理论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6(2):10-13.

[19]李清刚,李柏宁.民办学校教师流动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1):14-16.

[20]单莹.编外教师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0 (4):172-178.

[21]殷世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3(18):80-82.

[22]王昌善,贺青梅.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行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5):5-12,27.

[23]刘阳.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政策工具选用分析——基于2000年以来的主要文本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8(1):23-26,50.

[责任编辑:卢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