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9-09-10杨晓琪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初中数学对策

杨晓琪

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初中的数学教育模式也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课堂知识点的巩固和对课外知识点的适当延伸对于初中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善于对作业进行合理使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逐步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提高,本文阐述了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对策;创造思维

引言

教师通过拓展教学范围,带领学生以基础知识为根本,仔细研究课堂内容,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发展的思维方式叫做创造性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会限制学生学习能力,不能达到尽快收获知识、完全深入理解课堂内容,进而限制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摒弃低效的传统模式,要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深入掌握课堂内容,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数学创造力。

1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的体现,也即人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具有创新表现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创建性等特点。总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这一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2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策

2.1对于学生潜在能力的引导

激发学生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措施,它不但可以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对于学生的内在思维还有良好的激发作用。如果要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稳步提高,要以学生的思维特点为依据,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合理激发。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教学思维和理念的合理化改变,对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及理论积极改变,摆正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思想。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形成对学习的主动性,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但如此,还可加深数学知识在学生心中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数学起源以及历史知识揉合其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若要从根本上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是重中之重,使得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学习。例如,在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讲解中,为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立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将学生的座位比作电影院,以坐标的形式确定学生座位,因为电影院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此有很大的熟悉感,积极促进了数学思维的运转,从而对于坐标系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前提是学生喜欢学习,在“喜欢”的大背景下,学生才有可能不断探索,自主学习。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才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采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在日常的几何教学中,可以询问学生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的物品、正方形的物品、长方形的物品等,甚至是在学习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问学生同样的问题,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也是学生自己的兴趣点。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多鼓励学生,只有恰当的鼓励才可以使得兴趣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相反,批评容易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消失,还不利于为学生营造轻松、健康的学习环境。

2.3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开展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可使学生掌握不同学习方式,准确高效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问题通常是一道题有多种解法,也有多种不同提问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来提高他们学习能力。以《二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为例,在做二元一次方程的数学题时,会运用多种解法,其中主要是消元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消元方式,其中包括代入消元法、整体代入法、加减消元法以及顺序消元法。因此,学生做题时可根据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解答,从而提高创造性和学习效率。

2.4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下的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不仅仅起到引导作用,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能能力进行培养。在之前的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对于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性严重抑制。然而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加深,还能够发散自身思维,在进行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对每道试题认真分析,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有困难的题目进行钻研探讨。在老师的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在对知识加深理解的同时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模式,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函数图像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先注重学生对函数关系进行重点理解,然后依据变量和数值的变化情况,将其图形在直角坐标上描绘出来,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函数的理解,加深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积极地引导,保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稳步进行。随着教育的进行,数学的特性致使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不一定低于老师,那么如何才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就要看老师的教学能力。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论辩,交流想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与延伸,最终突破传统思想限制提高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可见的问题,需要一代又一代教师自觉地改革和贯彻。只有教师们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才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受益人,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美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6):36-37.

[2] 王金宝.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

[3] 潘久清.探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J].科技展望,2016(30):222.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汶水小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初中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