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田径队训练及发展模式探讨

2019-09-10顾源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模式

顾源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运动员由于学校训练时间短,运动水平不高,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本文通过对本校田径队员进行选材、专项理论、心理训练等几个方面一起齐抓共管,以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运动的训练及发展模式,以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运动训练取得更好、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训练;专项理论;发展模式

1.前言

田径运动训练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包括跑、跳、投三大素质训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学校训练时间短,运动水平不高,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要想提高其运动水平又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训练就必须进行改革。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无锡机电高职学校田径队28名队员。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

3.分析与讨论

3.1运动员的选材

田径运动员从选材上看,首先要注意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投掷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协调性和力量都较突出的。短跑和跳远运动员,身体匀称,腿长、体轻,跟腿明显及足弓较大。中长跑运动员偏重“干瘦”型。在生理能力方面,投掷运动员需要体形粗壮高大、肌肉有利,爆发力强,短跑跳远运动员则需要速度快、爆发力好、瞬间力量好(快速力量)、协调性好、空间感觉好。中长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耐高速跑的能力,它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要求高,我们采用外形观察、体格检查、试训观察等来作为选取运动员的依据。通过以上实践证明这些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3.2注重学生运动智能的发展

3.2.1运动智能在训练中的作用

运动智能一般是以运动员的一般智力水平为基础,运用其所掌握的文化理论知识去从事学习、训练、比赛的能力,运动员专项运动智能的高低与其一般智力水平有密切关系。而学生运动与其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优于一般运动员,因而发展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智能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们以我校田径队训练与比赛的情况阐明运动智能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为迎接无锡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召开,我校从学生中挑选了一批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集训,他们当中身体在学生当中算数上流,但他们的运动技术和专项能力都很差,运动成绩偏低。我们在加强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注重对运动员的智能水平的培养和发展。这些运动员对其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的特点和规律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他们对采用的训练方法采用更深刻的把握和体验,因而,在训练中他们认真、自觉、主动、积极地完成教练员交给他们的每一项训练任务,明显地缩短了学习和掌握专项技术的过程。

3.2.2以专项理论知识促进队员运动智能的发展

为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的运动智能的发展,我们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掌握一定的专项理论知识,并以此指导他们的运动训练实践。为使运动员认识到技术的作用,我们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即只用蹲据式或跳远和挺身式跳远。两次成绩相比,队员明显感觉蹲据式动作还没做完就落地了。因此,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自觉地练习技术,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运动成绩得以迅速提高。

3.3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

随着江苏省职业学校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的重视程度和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各种级别的比赛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已成为比赛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校的特殊环境下,田径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3.1人的潜力挖掘

想方设法让队员看到他们的潜力。可通过队员在不同阶段的进步,即达到预期目标的满足感,进行及时的鼓励,并在训练中增加对抗次数,刺激人的求胜欲,促进队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动脑筋,启发灵感,在训练中表现主动性。

3.3.2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

为了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使队员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集中精力投入训练,教练员必须与队员建立平等关系,树立良好的教练员形象,不断进取,讲究训练效果,用科学指导训练,目标明确。训练中、生活中都应做到严要求、宽以待人,使队员感觉生活在一个和谐又充满向上朝气的集体。

3.3.3情绪的稳定性

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情绪、性格的稳定对训练和比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动员在训练程中由于动作技术接受能力的慢和伤病的困扰或在比赛中由于场地的变化天气的影响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运动员有良好的情绪稳定性。

3.4强调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专项训练

学生在入学之前,很多学生没有从事过田径项目的专项练习,有些学生甚至都没接触过田径训练,学生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对田径项目生疏,专项技术水平低、技术粗糙。田径队分为短跨、中长、跳跃、投掷四个单元,分别有四位教练员担任,挑选队员均由教练员根据选材标准亲自进行挑选,那么挑选的队员如何进行训练?我们采用新队员全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活性,由各位教练员单独进行,然后每位教练员根据其身体素质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

3.5学习与训练相互促进

建立健全运动队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学习与训练齐头并进。正是由于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学校运动队既要首先完成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任务,同时又要执行课余运动训练比赛任务。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与训练,才能攀登技术高峰,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为建立正常的学习训练秩序提供可靠的保证,使之相互促进。

3.6教练员首先要始终把握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对运动队的思想、学习、训练、生活上不放松,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对运动员里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能姑息迁就。要善于启发诱导,做好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运动队中的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勇挑重担,刻苦训练。制定业余训练制度、奖罚制度、外出比赛制度等,要结合本校本队情况,既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积极性,又要对他们有一定的约束。如果一个运动队没有任何制度,那么,这个队就会思想懒散、作风拖拉,不可能搞好训练和比赛。

3.7教练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提高

体育教师是运动队教练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基本上来自于高等体育院校科,受过正规的良好的系统的专业素质教育,具有较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实践经验。但是,要想成为合格的教练员,还必须对现代运动训练学和专项技术的发展变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环境氛围对体育学科学术的发展起不了多大的促进作用,而高水平体育的发展,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浓厚的专业学术交流。以教学为主的体育教师必须进行自我提高,尤其是在体育专项训练理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4.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运动由于学习和训练时间的影响,训练水平较低。因此,必须发展队員的运动智能来弥补训练时间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时间短,必须珍惜时间,加大运动员的选材力度,避免人力、物力等资源的不必要浪费;队员思想教育的培养,可以加强运动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的凝聚力;学习和训练必须同时进行,避免偏向发展;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理论知识,用最先进最科学的知识来训练队员可以提高学习的质和练习的效果;教练员应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创造优良成绩。

(作者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模式
拼命地“玩”,“玩”命地练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