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2019-09-10张雪华
张雪华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数学的实际应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数学应该更多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教材为基本教学素材,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引导小学生从已经具备的知识着手,创设出一个合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课堂中增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环节,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加强对于实际生活的思考,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学科,从而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能力。本文立足于在小学课堂展开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意义,就如何进行有效生活化情境创设展开探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正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谓是随处可见。结合小学生活泼调皮、好动的心理特征,在小學课堂中加入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愿意学、快乐学,充分地深入到课堂之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学习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新方法、新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数学课堂结合生活化情境的必要性
11挖掘生活于知识的内生关系
任何的正确知识都不会是凭空捏造的,他们都是在实践中操作的产物。它们不是孤立无援。学了就没用的东西。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这一点,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它也造福于生活,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树立这样的意识以后,在生活中学生就会更加留心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用能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1.2将抽象知识化为直观形象的体验
数学知识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对于小学阶段思维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而言是十分困难的。在初学数学阶段,小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接收能力较差,很多重难点都无法理解。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又较强,对前面概念的模糊理解很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深入学习。所以运用生活化的情境,讲解数学知识可以将抽象概念具体化,让学生找到合适的知识载体,对于知识点展开运用。从自身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知识展开自我加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也更便于理解记忆。
1.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情境创造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一个可供自由发挥的情境中自主运用知识。这样一来,课堂的自主性将增强,数学课堂将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在生活化情境中具体展现数学知识,将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特征展开情境教学,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便于情境的展开,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2、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情境创设
2.1基于日常生活创设情境
在当今教学中,教师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展开生活化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了解,可以有目的的进行一定的调查,再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以此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感。比如在学习简单乘法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次帮父母买菜的购物经历。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物品,设计好一定的价格标签,比如一斤苹果单价五元,妈妈要买三斤;一斤黄瓜两元,爸爸要买两斤……让学生计算,自己到底要准备多少钱,才能够买到大家需要的所有材料。学生在自己参与计算以后,就会明白简单乘法的意义,并产生深刻印象。
2.2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知识的传授只是教师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加以运用。许多小学生思维能力较为薄弱,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限。所以老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的机会,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进行实践操作,获得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划分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二十个橡皮,让学生按每人一个、两个、三个的顺序分发,看在什么情况下橡皮正好分完,什么时候会有剩余。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的影响,实际能力将得到更加有效地提升。
2.3加强练习提升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而数学练习则是形成知识累计的重要环节;同时它也能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一些可操作、贴近生活的练习,提供给学生加以回顾。比如在学习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周长、面积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三个周长相同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让学生用不同方式找出面积最大的图形。在这样的练习后,学生可以知道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东西比如水杯等都是用圆形作为底面,从知识拓展到生活,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结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兴趣,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愉快,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激发,促使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更好实现。
参考文献:
[1] 于波,朱文平,朱剑英.中加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比较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8):113.
[2] 季胜男.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城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