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研究

2019-09-10周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中国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图像实践十分丰富。它从社会主义建设主题出发,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语”实践,又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图像实践方式。探讨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对于用“图语”讲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故事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

[作者简介] 周琪,法学博士,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9年到1956年是新中国进行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过渡阶段。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首要任务之一是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图像实践以观看的方式将抽象、不可见的价值观具象化和可视化,既承载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之道,又塑造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图像表达方式。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梳理和挖掘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方式和规律,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

建设呼唤图像实践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的主题之一,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与落后的教育文化水平之间的矛盾制约着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正是这一矛盾呼唤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建设的图像实践。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呼唤图像实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社会生产力落后、教育普及率低和长期社会动荡等的制约,新中国面临从现代工业体系到文化科技“一穷二白”的社会状况,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此进行过生动描述:“我们一为‘窮’,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1]这种“一穷二白”在教育领域表现为学校入学率低、社会大众文字辨识程度低、文盲率高。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1949年我国总人口为5.4亿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年,文盲率为80%,受过高等教育的18.5万人,占总人口的3.6,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毛入学率分别为20%、3.10%、1.10%和0.26%。[2]因此,面对受教育程度低的社会大众,需要用合适的话语把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社会大众所理解的内容。而图像表达则是较为有效的方式,它打破文字媒介造成的信息隔离,能够在不同年龄、教育背景、职业、阶层受众之间形成可以共享的信息方式,使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对象迅速扩大为大众。与文字符号的抽象性相比,图像通过直观、感性、立体的观看机制把看不见的思想观念转化为看得见的具体形态,从而把深奥的原理转化为生动的道理,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群众也能感知和体验。新中国成立初期连环画的繁荣发展便生发于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塑造和传播之需,它的可读性、故事性和可传播性有效地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连环画《我要读书》通过对高玉宝童年生活遭遇、心理活动的刻画,呈现出新旧社会中人的生存差异,生动展现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该连环画在1957年、1960年、1963年分别再版3.7万册、8.5万册和9.7万册。连环画《穷棒子扭转乾坤》表现的是土地革命运动对人的塑造,连环画范本《山乡巨变》描绘的是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画卷。这些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图像表达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社会建设主题,用看得见的方式进行了大众化的诠释和传播。据统计,“1951年,全国出版连环画册1840种,总印数为1945万册,至1957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2200种,总印数达1.06亿册。1951年至1956年全国累计出版过万种,印数达2.6亿册。一时间,新连环画被称作‘解放书’”[3]。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呼唤图像实践

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需要用看不见与看得见、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传播。而图像实践为把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做了准备。社会大众通过观看图像,对其背后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情感有了初步感知,如同万里长城、天安门蕴含的是国家认同,龙符号蕴含的是中华民族认同,这种感知已经包含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价值观认同等理性成分,即事实呈现、情感呈现和意义呈现的统一。同时,个体在观看过程中产生角色代入心理、情感体验,使个体认知的情感和心理动机被激活,随着图像构建的情境、角色、情节、沉浸感和开放性空间的扩展,这种情感性不断增强,为主体进入理性认识和行为生成提供了基础。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地就是: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泉源。”[4]图像实践具有价值观启蒙功能,通过图像表达或者图文对照的方式,社会大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主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连环画便是如此,这些连环画把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建设主题转化在图本之中,为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因为那连环图画的部分不但可以引诱识字不多的读者,还可以作为帮助识字不多的读者渐渐自习的看懂了文字部分的阶梯”[5]。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

图像实践的主要图像原型分析  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不仅向社会大众进行看得见的价值观传播,而且在日常生活之中构筑起社会核心价值观表达的历史维度和意义空间,成为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进程中集体记忆的图像原型,构筑起社会大众或某一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表达中最优秀也是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原型构建方式

图像原型构建的主要方式是象征,即通过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追求、思维习惯和民俗的具体形象标志不可见的人或事,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具体的形象既可以用部分事物代表作为全体的本体,又可以表述抽象的本体,如天平是正义与法制的图像原型,橄榄枝、和平鸽是自由与和平的图像原型。当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图像符号反复呈现时,其本体的意义随之强化,它们超越时间与空间,不因时代转换而变化。例如,五星红旗是象征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自由、新生、胜利的图像原型,它反复出现在图像媒介之中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延展,成为新中国国家形象、制度认同、道路认同的特定“图语”。通过对228张新中国农民图像宣传画的数据分析,五星红旗出现在62个不同画面之中,占总数的27%。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图像原型也是如此。为了与旧社会苦难卑微的农民形象相区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图像对农民形象的描绘采用沉稳粗黑的直线以表现其刚毅、几何弯曲向上的笔法以表现其自由和活力、红色与黄色叠加的明艳色彩以表现其热情和希望,塑造出新中国农民坚定、勇敢、无畏的形象,再进一步上升为新中国建设者的群像,从而与社会主义劳动观、奉献精神、积极进取的国家精神密切关联起来。正是这种色彩原理、构图法则、艺术传统等奠定了新中国农民图像原型的基调,之后才有改革开放后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该形象进一步塑造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中国农民的新群像,蕴含了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劳动者群体的崇敬和赞誉。在这些图像原型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国家话语与个人话语、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宏观话语与微观话语相统一、相转化,不仅成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社会核心价值建设的图像本体,而且展现了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原型的塑造方式。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图像原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中,表达价值观主旨的特定图示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原型。以1950—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和图像互构为例,1950—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高频词分别为农民、国家、解放、合作、改造、农业生产等,与之相呼应的是蕴含国家认同、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10幅图像(见表1)。这些图像的主题、题材、表现形式均与元旦社论的高频词相一致,既把白纸黑字的概念性文字转化为个体的直观感知和体验,又用文字规定了图像的确定性内涵,防止因图像的多义性而产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从1950—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主题与图像原型比照可以看出,这些图像主题基本都是以“我们伟大的祖国”为题,但是图像形式和表现方式却各不相同。其中,1953年、1954年、1956年以“我们伟大的祖国”为题的图像更为典型,图像的构成元素和叙述功能十分显著。1953年的图像以巨大的厂房为背景,前景有正在安装苏联制造机器的3位工人,1位站立在画面左侧,另外2位位于画面的右下角。图片的右侧为标题,左侧为竖排的4行文字:“我国大规模建设开始了。为了使国家工业化,我们必须发展机器制造等重工业。这是我国新建设的经纬纺织机器制造厂的一个重型机械工厂。工人们正在安装苏联制造的机器,准备在今年全部开工。”[6]其中的主要关键词是工业化、农业化、重型、生产。图像中巨大的厂房与工人相互参照,表明工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建设者。同样,1954年与1953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图像名称相同,画面的主体内容是堆积放置的大批钢材,占据图像70%的空间,钢材是画面的主体;地平线上矗立着伸向天空的笔直的烟囱,形成向上升腾的视觉效应,寓意欣欣向荣的生产场景和工人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左上角远景中有4位忙碌搬运的工人,右下角近景处有2位工人在统计和测量;左侧是图释文字:“我们祖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开始了。这是鞍山钢铁公司为1954年大规模建设工程准备的大批钢材。”[6]由此,厂房、烟囱、机器、工人等图像符号成为表达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的图像原型要素,在视觉上成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现代、新生的国家形象的具象化。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图像的主题依然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与上述图像不同的是,穿着冬装的工人与农民联合成为画面中心,最前方左侧且延伸到右侧的粮食图像表达的是社会主义生产诉求。图释内容是:“新年前夕,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组织访问团到前平房村同农民联欢。民生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向工人讲述新式农具带来的好处。”[6]关键词如工人、农民、联欢、合作社等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主题的阶段性转换。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图像原型可以看出,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大众从旧社会中被剥削、被压迫、边缘化的角色转变为社会建设的主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公民的具象化。这与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阶级性和文艺为人民服务相一致:“各种干部,部队的战士,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他们识了字,就要看书、看报,不识字的,也要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他们就是我们文艺作品的接受者。”[7]由此,以工农兵为主题的图像原型反复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图像资源和图像表达中。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

图像实践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方式呈现为图像主题重复和跨越式互文方式,二者形成图像实践的“表”与“里”。

1. 图像主题重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方式之“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中,《人民日报》的6次社论图像主题均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图像主题的重复不同于纯文本标题的重复。图像主题虽然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但是它不同于纯文字形式的文章或标题。在普通的文字社论中,正文与标题均是非视觉性的,标题是社论内容的统御或标示,正文是标题的展开和论证。然而,图像的名称与社论名称却大相径庭,虽然两者都是文字符号,但作为图名的文字所指向的是具体可感的视觉性的图像,图像与文字构成抽象与具象、视觉与思维之间的反复指涉和修饰关系。换言之,图像主题因为有视觉的参与而使重复性的标题不冗赘,这是因为视觉性的社论图像的形式、元素、风格都在发生变化。也正因为如此,图像主题的反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塑造社会核心价值观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此外,从符号学角度来看,文字在这里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无意识地呈现出文字的本原性,即不变的文字在不断的重复中已经被看作图像。这是因为,文字最初的诞生就是作为“象”而存在的,正如郭沫若所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8]远古洞穴和岩壁上的刻画便是原始部落的“前文字”,它以示意、象形的方式记事和传递信息,结绳记事、甲骨刻画、中国篆书都是文字之“象”的典型形态。从这一角度来说,《人民日报》6次社论图像主题“我们伟大的祖国”的重复也是图像的重复,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中虽简单却不失为最有效的方式。

2. 跨越式互文方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方式之“里”

如果说重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方式之“表”,那么,跨越时空的互文系统就是图像实践方式之“里”。从表1中图像内容与左右两侧的主题、介绍性文字叙述可以看出,图与文之间形成互文关系,把这种关系置于更宽阔的生活世界视域下,它在更大系统内与整篇社论形成互文关系,而《人民日报》的图像及社论又进一步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主题形成超越报纸媒介自身版面的跨越时空的互文关系。这里的图像实践方式在大众传播接受中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层层递进、渐次扩大、从同时空到异时空的互文系列。第一层互文:图像← →图像主题、图释(图像与主题、简介互文)。第二层互文:图像、图像主题、图释← →社论(图像系统与社论互文)。第三层互文:图像、图像主题、图释、社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民日报》图文系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互文)。在这一互文语义的构建系统中,图像之于文字的关系,就如同劳拉·里斯在《视觉锤》一书中所描述的“锤子与钉子”的关系,图像和文字信息之间好比锤子与钉子,用图像这把锤子把文字信息植入社会大众的心智之中。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

图像实践的承继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实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图语”表达的继承与创新,它既继承中国古代“图以载道”“图像言说”“图赞”等表达方式,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主题中提炼出符合大众生活经验、民俗的图像元素,形成具有时代感且易于传达和理解的图像民俗。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的承继之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首先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图像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图像资源不仅演变为社会世代承传的图像民俗,如绣像、年画、木刻版画等,而且进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之中。“三代尧舜之容”“桀纣之象”是善恶兴废的警戒图像,汉代贤者高士之图像,如“孔子见老子”“孔门弟子”“击磬于卫”“孔子问师”等,表达的是重贤礼士的意蕴;汉及之后历代频现的图像,如“丁兰供木人”“董永孝亲”“刑渠哺父”等,无不是仁爱孝悌的写照。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的重要继承之源。例如,把高度凝练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观、可感的鲜活榜样和典范,成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图像实践形式之一。其次,中华民族的“象”思维和图文互构传播史形成特有的“图语”表达传统。中国传统社会运用看的方式对社会群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跨时空的价值观教育,在文字教育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民间最为流行的演义、戏曲、说话、传奇、小说等通俗故事都是在图文互构的语境中被传播和接受的。例如,边说边看的传播形式在宋元时期已十分成熟。宋元时期说书人讲唱时的“立铺”,在讲故事之时展示与内容相关的图画,形成与说书人、话本之间的同构,以增强故事的形象性。从媒介所承载的价值观塑造角度来看,说书人结合图像进行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故事的唱讲形式本身就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方式,旨在消除文字符号造成的隔离。而在漫长的古代说书人传播实践中,社会大众形成相对稳定的形象与声音、感性与理性、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接受方式与期待视野。因此,插图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塑造社会大众价值观念的图像话语,被广泛运用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工人日报》等报纸之中。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的创新之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古已有之的图像资源进行“旧瓶装新酒”的内容之创新。虽然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形式十分丰富,但并不能够直接体现社会主义建设主题,因此需要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工农联合、农民翻身做主人等内容与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图像相结合。新年画建设便是如此。它发端于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承继抗日战争时期的木刻艺术和社会功用,用以表达工农兵联合、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革命等社会建设主题。正如1949年《人民日报》关于新年画建设主题的定位:“新年画应当宣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年画中应当着重表现劳动人民新的愉快的斗争的生活和他们英勇健康形象。”[9]二是对古已有之的图像资源直接进行改造,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重塑。这是由于部分传统图像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主题的生活图景、价值主旨等难以兼容,因此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连环画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创新的典范。它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故事和艺术,发挥了知识启蒙、历史传承、文化普及的功能,如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儒林外传》等运用京剧舞台表演艺术和古代木版画绣像形式,使连环画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用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等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容对旧的连环画进行改造,为新中国国家形象和社会主义新型公民塑像。正因为如此,介子平在《褪色的记忆——连环画》中对连环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塑造功能给予了高度评价:“所有童年的记忆;童年所有的记忆。任何古奥的文学名著,都可做得深入浅出;如此精微的箴言语义,全然达到老妪能解。开本不大,容量无限;页码不多,想象无尽。”[10]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实践十分丰富,有效推动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塑造和传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对分众、多元的社会群体,更需要在承继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图像实践方式和图像原型的基础上,用新时代的“图语”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故事,使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统一,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战略任务的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44.

[2]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N].中国教育报,20190725(1).

[3] 介子平.褪色的记忆——连环画[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9.

[4]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5.

[5] 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27.

[6] 我们伟大的祖国(图片).人民日报[N].19530101(1).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0.

[8]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56.

[9]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N].人民日报,19491127(4).

[10] 介子平.褪色的记忆——连环画[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9.

(编辑:李江静)

猜你喜欢

新中国
浅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竹笛艺术的发展
关注历史发展的逻辑
还原真实
历史视角下推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科技战略研究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的女博士学位授予史探微
周恩来新中国水土保持思想初探
论新中国独立自主文化建设道路的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