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竹笛艺术的发展

2017-04-05李筱彤

戏剧之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中国竹笛发展

【摘 要】竹笛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早在古时,竹笛就被广泛地使用,在宫殿内作为宫廷雅乐由专门乐师演奏,在平常老百姓中则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随着我国的发展,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竹笛成为代表我国特色文化的乐器之一,竹笛艺术被不断地继承与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竹笛艺术的发展过程,力求让大众了解竹笛艺术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新中国;竹笛;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85-02

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相比起人类文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历史更加悠久。在古时,民间艺人在艺术创作时会使用竹笛乐器,这同时也是民间艺人的谋生手段。竹笛乐器占用的空间小,携带方便,其音色透亮高亢,因而被民间艺人广泛地使用于乐器合奏中。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大量的外国文化、艺术涌入我国,我国在抵抗外国侵略的同时也逐渐接受并吸纳外国文化与艺术,这一阶段代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竹笛艺术进入萧条期。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百花齐放”的口号号召下,一些音乐家尝试着从竹笛艺术的创作、演奏、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让竹笛艺术重新焕发出生机。

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竹笛艺术苏醒期)

在结束了漫长的文化大革命后,人們的思想才真真正正地不再被束缚,这也使得原来萧条的竹笛艺术步入到苏醒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音乐家,他们尝试对竹笛艺术进行创新与改革,使竹笛艺术向前发展[1]。不同于文革时期,在这一时期起到重要指导与引导作用的人物多为综合能力较高的艺术家,他们不仅仅是竹笛演奏家,同时也是教育家与作曲家。这些艺术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是“学院风”的代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及手法有着充分的认识与深刻的了解,同时他们也接受过西方的文化与艺术教育。在七十年代末,他们的音乐造诣更加深厚,创作也愈加成熟,音乐作品产量也越发多了起来。马迪的《秦川抒怀》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被大众广泛熟知与喜爱。这个音乐作品的主要素材为陕北戏曲音乐,其创造了新的演奏技巧,打破了传统竹笛演奏的方式,让作品富有表现力,体现浓郁的陕北风格。

这一时期,竹笛创作突破了传统创作中固定题材与表现形式的障碍,在创作中融入了更多人文的因素,更加注重通过竹笛创作表达情感,体现当今社会的意识。文革时期人们受到束缚的思想得到解放,创作灵感被激发,艺术家们更加注重关注竹笛乐器的独特性,利用竹笛创作展现现实题材,并在创作中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如:李镇1979年的作品《鄂尔多斯的春天》等。在这一时期,演奏方式也慢慢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独奏或是伴奏,开始尝试在演奏中加入西洋乐器,采用协奏的方式。开始运用竹笛演奏展现作品的故事性与戏剧性,逐步实现中国传统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与西洋音乐叙述性表现形式相结合,使竹笛艺术更容易被大众欣赏并接纳。

在竹笛艺术苏醒期,竹笛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竹笛艺术家的努力,竹笛艺术不仅仅是在作品上的发展,而是唤醒了艺术家们对竹笛艺术的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对竹笛这门艺术进行深层探索与发现。竹笛艺术的发展体现在创作题材、体裁、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由此也反映出了竹笛艺术家们思想上的转变,更加注重创新与改革,从而促进了竹笛艺术更好地发展。

二、八十年代末至今(竹笛艺术多元化发展期)

八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国,进入了全盛的改革发展时期[2]。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发展方向趋于多元化。在此发展背景下,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竹笛被重新定义,竹笛艺术开始步入多元化发展期。竹笛艺术的创作手法发生改变,也有了新的音乐语言。在竹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更多专业的作曲家加入了进来,他们将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感悟融入到作品创作中,打破了传统竹笛创作的框架。作品创作中融入了更多个性化的因素,作品创作更加注重表达作曲者内心的想法以及对竹笛艺术的独特见解。如:朱践耳的《第四交响曲》等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作曲者以竹笛为载体,表达自己对不同事物与情感的理解。

竹笛艺术的发展表现在通过音乐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上。八十年代末至今这一段时间,艺术家通过对文化艺术本身的探索与发现,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研究与发展。古时的竹笛艺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但如今,竹笛艺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大部分作曲家们并不需要通过音乐来解决温饱等问题,而是关注于竹笛艺术本身。在竹笛固有的特色下,进行发挥创作,创作出更符合人们要求与需求的音乐作品[3]。竹笛艺术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艺术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得到更符合人们需求、更适应时代发展的作品。当代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仅要选择符合作品本身内容的体裁,而且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遵循艺术创作中的美学原则。如:作品《天问》之问,是朱世瑞创作的,在创作的过程中以屈原的《天问》为素材。12组独立的小曲构成此作品,对应着《天问》中的12次对问,作曲者通过音乐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在这首竹笛作品中,根据不同的主题使用了多次音调变换,是对传统竹笛审美文化的创新。此外,作品中还加入了交替性贯穿与对称性的表现手法,这种新颖的表现手法,让大众对传统音乐艺术产生了全新的理解。

八十年代末,竹笛艺术作曲家们不只是想要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是将西方的曲体结构与中国的节奏融合在一起,加入民族的五声调式变化,从而增强竹笛作品的民族特色,体现了竹笛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特点。如:《第一笛子协奏曲》就采用了新颖的表现方式,增加了竹笛演奏的表现力。这个作品中,作曲家交替组合不同节奏,充分发挥竹笛透亮高亢的音色特点,在作品中的一部分小节使用同音重复与倚音,增强节奏感与表现力,为之后的部分做铺垫。此外,在乐曲的尾声部分,巧妙地运用节奏特征,加入了民族因素,增强了竹笛演奏的民族特色,使整个竹笛作品更加多元化。

除此之外,在八十年代末至今的这段时期,竹笛艺术中体现了高水平的中西方结合。这种结合,不单单只是节奏上的融合,而是将西方音乐中的叙述性、肢体表达方式与竹笛的音色特质结合起来,突出表达作曲者的思想情感。如:《卧虎藏龙》、《绿洲》等作品。这些作品在演奏时将竹笛与西洋乐器结合起来,通过演奏将作曲者的情感传达给大众。

三、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竹笛的继承与发展经历了苏醒期与多元发展期,但这只是竹笛艺术悠久发展历史中的一小部分。竹笛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需要艺术家们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坚持不懈,不断地进行开拓与创新,促进竹笛艺术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娜.竹笛艺术发展脉络探析[J].音乐创作,2015,(04):157-158.

[2]胡亮.钩沉与断想:当代(1949—2009)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史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5):63-69.

[3]胡亮.国家在场与当代中国竹笛艺术发展[J].黄山学院学报,2014,(02):70-76.

作者简介:

李筱彤,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

猜你喜欢

新中国竹笛发展
My Mother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的坚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竹笛
还原真实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