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背景下中职生核心素养探究

2019-09-10冯赛赛王金凤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1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中职生核心素养

冯赛赛 王金凤

  •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发展已经开启智能化时代。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中职生不仅要夯实基础知识还要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发展核心素养,但当前中职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智慧教育下中职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智慧教育;中职生;核心素养

    目前智慧教育备受重视,世界范围内教育信息化已步入智慧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1]。智慧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其更便于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而这一点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教育来说尤为有利[2]。智慧教育的根本在于使学生通过对自身智慧的培养和发展来进行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形成自身独特而又完整的智慧体系,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的成长和发展[3]。而职业教育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培养顺应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中职生更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培养智慧教育下的中职生核心素养就成了首要任务。

    一、中职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我国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了重要的课题。为此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首位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中。”[4]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 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并公布了包括三大领域六种素养十八个要点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图1)。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的青少年,他们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中职学生经历过中考失利,普遍底气不足,自信心丧失,在学习中自我放弃、自我降低标准[6]。而且,大多数中职学生自身能力不足,进取心差,素质参差不齐[7]。当今我们国家的发展要转型,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在智能化时代中职生更需要高综合素养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场所,但中职院校常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而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今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知识技能过硬,素质更要过硬。中职生由于自身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自主意识不强,他们的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同时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潮流发展很快,中职生面临着比普通高中更大的问题,更严峻的挑战。因此中职生更需要一定的措施来帮助他们习得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提高核心素养以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寻求自己有一席地。

    综上我们得知中职生的培养目标不再是“两基”“三维目标”,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且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面临着许多难题。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中职生核心素养发展不足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深蒂固

    近几年来,我国中职院校也在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在当前的实践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大部分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智能化设备,走进智慧教育,使得学校购置的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浪费,学生学习仍然是接受性的,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不了解如何在当今巨大的数据网下去收集整理自己所需的信息,致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会显得不知所措。

    (二)课程开发滞后

    由于社会各个领域都进入了智能化、人工化,在智慧教育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甚至一些岗位由人工智能来操作,但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新信息时代会出现一些新的岗位。新岗位的出现就需要中职院校为中职生提供符合他们专业的相关课程。大多数中职院校并没有合理利用智能化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是沿用老一套的课程,并未把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中。

    (三)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

    当前,一些老师认为只要上课运用信息技术把只是传授给学生就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学生技能操作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国家的政策、资金等给予了很大支持,部分中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但是对于教育软实力的发展却不见起色,也没有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贯穿于智慧教育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中职生核心素养提高的措施

    (一)树立与智慧教育相同教学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对教育有进一步影响和渗透,教育管理者不断探索新的“智慧+”教育形态,旨在为学习者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纵观历史我国对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的用语、表述等各方面虽有不同,但教育理念精神却是相同: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个性发展,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信息化时代,对中职生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知识素养,还要有能力、职业素养,更要有创新探索的实践精神。为了全面贯彻此理念,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职教师应运用智能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校企合作,寻求新发展

    中职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把在学校习得的理论付诸于实践。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前感受到工作实践并不是课堂理论那么简单,此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相互学习相互进步。通过校企合作,以师带徒等多种活动形式的展开,让学生和社会有更亲密的接触,更清晰的认识。社会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帮助学校开发课程,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更贴近时代发展,产业需求。此外校企合作不仅知识为了讓学生能够有实习锻炼的场地,而且企业优秀员工进校园可以把一些职业素养、创新理念、网络设备技术等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在课堂上现场连线所需的企业人员,为学生网上指点,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学习。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时代科技,融入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大潮流的发展涌进和智能科技的普及,传统的课程出现了很多痼疾,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指出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战略之一就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智能化的教学为学生的想像变成现实。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ipad等功能越来越齐全,学生打开手机即可进入学习界面、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空间,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原来学生的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自觉在网络平台交流互动。此外,在是实训过程中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在一种虚拟仿真的平台中可以观测到肉眼难以看到的操作细节,同时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的创新能力,还帮助学生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科技运用的好习惯。把信息科技引入课堂使深度的学习过程变得简单易懂,消减了很多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新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

    传统的学生评价通常由期中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来确定的,完全淹没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其他核心素质,只是看到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在智慧教育下,利用教学大数据可以检测到学生整学期的出勤率、学习时长、互动频率、作业提交率等学生参与的各种情况。此外,教师也很容易从物联网、大数据中获取海量题库并随机抽题考试,自动评分并得到学生考试分析详情。这样动静态评价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教师全方位考核学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社会、学校还是中职生自身来说,智慧教育下发展核心素养对他们有着不可忽略的重大意义。因此中职院校要认识到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及发展的不足,要不断探索实践找到具有各个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案,不仅能给中职生自己提供更多更好更广的选择,能为中职院校无形中做了代言,降低外界对中职院校的误解,使中职招生不再是难题,还可为社会提供更全面更专业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耀华,杨现民.国际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5-11

    [2]康伟.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7.

    [3]程晨.基于智慧教育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2019(38):76-77.

    [4]成尚荣.核心素养:开启素质教育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16-05-18.

    [5]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66.

    [6]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J].教育研究.2016,(11):8.

    [7]崔允漷.追问“核心素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6,(05):3.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中职生核心素养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