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研究
2019-09-10戴虹
戴虹
摘 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特别是在大班开展早期阅读,既不能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又要真正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早期阅读策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确定恰切的阅读目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等,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满足他们的真实阅读需要,提高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大班;策略
在幼儿园语言领域中,近年來一度出现了“早期阅读热”,使家长及幼教界充分认识到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特别是到了大班,孩子们处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通过早期阅读为他们做好入学准备。但又不能让早期阅读小学化,为此我们要从教学方法、阅读材料、阅读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完善。本文结合幼儿园语言领域早期阅读活动实践,对有效提高大班早期阅读质量进行了探讨。
1 基于幼儿发展的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具有引领作用,其是否恰当,将会影响到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影响阅读效果。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结合大班幼儿身心发育水平及认知情况,基于他们的已有阅读经验、阅读情感、阅读态度发展的视角,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发展目标,为有效开展大班早期阅读探索正确的发展方向,找到激发大班儿童阅读兴趣的路径,促使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以及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1.1 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早期阅读属于一种启蒙教育,也是他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阅读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影响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对大班的孩子 进行阅读指导时要重视阅读姿势的矫正,要让他们意识到安静阅读的重要性,要使他们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通过分享和交流的方式提高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通过自己阅读后整理书籍的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2 自主阅读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大班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幼儿自主阅读,而不是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习得知识。通过自主阅读,孩子们有了更多 的时间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使他们进一步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这也是我们进行大班阅读指导的重要任务。如在阅读绘本《我的幸运一天》时,教师引导幼儿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以提高自己对“幸运”内涵的理解,使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等,从而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下,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2 符合幼儿需要的阅读材料
在大班早期阅读中,我们要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要出发,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要具有积极意义,尽量图文并茂,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此外,还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更换和增添,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为他们爱上阅读创造条件。
2.1 富有童真童趣
选择阅读材料时,首先要看是否富有童真童趣,这样的阅读材料与孩子们的现实 生活距离最近,最容易使他们产生亲切感,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阅读材料富有童真童趣,将有效唤起孩子们愉悦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从内容和语言上来看,都非常富有童真童趣,在角色扮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过程中,孩子们结合自己与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表演时无论是语气还是语调都会惟妙惟肖,从而有效促进了他们情感的发展,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富有童真童趣的优秀儿童作品,可以使孩子们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喜欢上阅读。
2.2 符合年龄特点
处在大班的孩子面临幼小衔接,根据他们已经认识了部分汉字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长的故事绘本投放到阅读区,如《我的朋友好好吃》《我的名字叫阿呀》《爷爷一定有办法》《天生一对》《月下看猫头鹰》。这些都是非常适合5~6岁幼儿阅读的绘本。由于大班的幼儿对知识特别渴望,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他们不会选择情节简单的书籍,而是更加喜欢篇幅长一点,情节曲折一点的绘本故事书。从这个阶段孩子们的特点出发,我们要针对性地提供阅读材料。
3 激发幼儿兴趣的阅读环境
在大班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要为孩子们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创设良好的阅读教育环境。一方面要通过环境的创设丰富图书种类,另一方面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阅读信息,配备齐全的物质环境,并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1 创设主题墙
传统的幼儿园阅读活动都是教师自己布置主题墙,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越来越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很多教师采取师幼共创主题墙的方式,调动孩子们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在主动地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接受更多的阅读信息,深化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识记更多的汉字。如在以“风”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中,孩子们搜集了大量的与风有关的诗歌等,并悬挂到了主题墙资料区,拓展了他们的阅读视野,激起了他们阅读的热情。
3.2 多元阅读样式
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我们在早期阅读中要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在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过程中,我们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阅读活动,并建起多元化的阅读样式,让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收获了阅读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独立识记汉字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阅读经验,促进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并使他们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有效促进了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以《母鸡萝丝去散步》的阅读活动为例,教师根据绘本的内容及语言特点,引导孩子们用哑剧、快板、童话剧、歌舞剧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文本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并使他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化对故事主旨的理解,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大班开展早期阅读,重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基于幼儿的发展,教师要从大班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制定适宜的阅读目标,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教育环境,提供科学的阅读指导,进而使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受益终生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乔海霞.培养早期阅读能力,丰富大班幼儿的心灵世界[J].内蒙古教育,2016(24):28.
[2] 陈秋.浅谈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阅读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