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磨课为抓手,营造团队合作教研文化

2019-09-10胡慧芬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磨课团队合作

胡慧芬

摘要:教研文化属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是学校教研的主体,在教研中如何营造民主气氛,自主务实的作风,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那磨课则是学校教研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抓好磨课不但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也可以此为抓手发展数学科组整体的教研水平,营造团结合作的教研文化。

关键词:教研文化;磨课;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79-01

“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专业引领”是教研团队中每位教师发展必由之路,而“磨课”正是以上三方面的体现,通过团队共同研究,可以深入领悟教材的意图,完善和创新教学设计,提升个人及团队的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

1.理论引领、集体研备

1.1 带着问题、备前研究

为使集体备课能有效而顺利地开展,备课前布置大家查找相关资料,为集体备课作好充分准备。并带着以下问题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已有学情是什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要通过怎样的手段来突破重、难点?只有在充分研究教材,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这样在研究时才会发挥各人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

1.2 参与共识、形成架构

在集体研备时,备课组长从学情、不同版本教材对比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最终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是: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应用这一性质判定指定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的活动,经历操作、发现、猜想、验证的探索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难点是: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课初次构思从以下程序开展:创设情境、引出课题——问题驱动,引领发现——小组讨论,得出关系——应用关系,解决问题

2.磨课实践、反思改进

【教学实践1】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例3情境图

师: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條路,(课件同步闪出并标上序号),谁知道他走哪条路最近?

师:老师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号路和号路正好围成一个三角形,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解决刚才的问题,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片段二:动手操作,发现关系

2.1 初步尝试围三角形

课件出示操作提纲

(1)从6根小棒里任意选取三根围图形,小棒可以重复选

(2)把每次围成图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填在记录表上

(3)注意在围的时候两根小棒的端点要相连

片段三:变化数据,深入了解边的关系

出示由1、3、6分米围不成三角形的图形,

引导学生想如果要使这个图形能围成三角形,要把1分米换成几分米才行?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得出换成的小棒要有范围的,要大于4而小于9

【反思改进】

第一次教学实践后,备课组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指出存在以下问题:两点间的距离力度不够,学生理解不深,探究三边关系所用的学具过长,不便于操作,老师讲得比较吃力,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具体修改如下:在第一环节两点间距离线段最短再加几条路,加强动画演示和肢体语言,探究环节修改学具,把小棒改为书本例题的4组小棒进行操作,每组小棒用信封装着,操作时摆在信封的面上,并用双面胶粘着,便于展示。

2.2 修改再上、力求突破

【教学实践2】

片段一:找一找,认识两点间的距离

学生在原来三条路的基础上加了④⑤⑥⑦号路。

让学生找走哪一条路近。

当学生说仍然是夏号路近时,加强了手的肢体动作和动画演示,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了线段最短。

片段二:摆一摆,感知边的关系

提供四组小棒,单位厘米:(1)6、7、8(2)4、5、9(3)3、6、10(4)8、11、11

四个信封、两张表格。

引导学生在信封的面上摆小棒,把边的长度填在表格里。

片段三:列一列,发现边的关系

(1)出示合作要求

合作要求:①把每个三角形两边和与第三边对比,把比较的式子填在表格里。

②你发现了什么?

(2)生列完后同桌讨论发现关系

(3)生上台汇报

(4)师小结并板书

【反思完善】

二次观课、评课、磨课后,教研团队教师们都发现课堂的核心问题有了显著提高。操作探究活动分两个层次降低了难度,改进了小棒的长度让学生操作顺畅,学生在有序的操作中感受三边关系,在观察和罗列中发现三边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3.放大细节.呈现精彩

课堂细节的把握往往是决定教育的智慧。在理顺了课的环节后.备课组成员在第三次集体研磨中,针对细节问题进行评课,比如环节语言的过渡、时间的把握、学生的操作程序、课堂的气氛的调控等作了精细的修正。在第三次实践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能力逐步提升,课堂的精彩也一一绽放。

4.总结反思、形成资源

在磨课结束后,备课组会进行总结,谈感受,他们都感到在集体备课中学会了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备课,如何备学生,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升。团队合作的教研模式使科组的活动人人都愿意干,人人都乐于干,在这个和谐的团队中人人都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被尊重。课后老师们对本次磨课的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共享资源。

以磨课为抓手,不但能促进老师们专业水平提升,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的教研团队在磨课的引领下走进了智慧分享的“研究场”。它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不但满足了执教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又达成了教师群体成长的共性追求,营造起了合作共享的教研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

[2]宋丽娟.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考试周刊,2016(5).

猜你喜欢

磨课团队合作
我的“磨课”三部曲
以团队合作为本的包装设计项目化实践研究
“企业工作岗位法”在电子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幼儿美术滴洒画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磨课”不如“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