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的能动性

2019-09-10罗金芮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制约因素

罗金芮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开展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其课程开展效果。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效果的实现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兴趣的培养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能动性。结合当前我国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不高,由此也就必然制约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以学生高中政治课程学习现状为切入点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能动性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政治课程;制约因素;学习积极性;激发;能动性

当学生对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则会将热情注入到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并解决了相应的问题时,学生则会获得一定的满足感。由此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一、当前政治课程中制约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因素

1.知识的理论性、抽象性

与初中课程相比较,高中政治具有更加突出的理论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为,高中政治课程书本知识中实际案例、图片及解释说明相对较少,而分条列点式的知识体系较多,逻辑性较强,我认为高中政治知识过于理论化、逻辑化是使得知识相对枯燥的原因,因而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因知识的理论性强导致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理论很难与实际相联系,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由此也就影响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知识半知半解,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性。

2.教学方法固定化、传统化、单一化

除了政治课程知识自身特点的影响之外,政治课程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行,但是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还相对传统,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传统的知识课堂,把学生和知识分离开来,教师的作用就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学过程就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过程。大家认为谁把知识讲得明白,讲得清楚就是一个好老师,而我认为好教师是必须把知识讲授明白的,但是只把知识讲清楚是不够的,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那就是教会学生自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积极性和兴趣。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觉得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懂得教会学生“口渴时自己能够找到水喝”。

二、激发学生政治课学习能动性的具体途径

1.创造性课堂导入,激发求知欲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是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新颖的带有疑问式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学科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作者认为,政治课程新课的导入形式必须生动灵活、新颖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由此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憧憬及好奇心理,也就保持其进一步探索学科知识的欲望。举例来说,在学习“多变的价格”一课时,很多学生认为商品供求关系的学习是一个十分乏味的过程,从而所采取的学习态度往往也十分消极,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以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例为课程导入点,则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态。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思辨探索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应当对传统的固定化的教学方法予以创新,使得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及灵活性,从而使得学生在更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理论知识,形成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具体来说,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课程主体的创新,创设多方面积极参与的课堂。要转变教师角色地位,改变“我讲你听”单方面的教学方式,积极通过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全面地积极地参与课堂,在论辩中充分思考,形成自觉主动积极思辨的学习方法;第二,课程教学载体的创新,即教师应当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资源,突显政治课程内容的丰富和与时俱进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分层差异教学,激发学习自信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才是公平的,因此,为了激发全体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应当开展分层差异化教学,由此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獲得与自己的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政治学科教育,避免学习挫败感的形成。但是,教师不可能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单独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措施来实现分层差异教学:其一,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即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配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促使学生互相帮助学习;其二,应当在课后任务的布置方面突出差异,充分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程作业,由此以避免挫败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4.优化评价,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评价及认可往往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及学习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创设并优化课程学习评价制度势必也能够对学生政治课程学习能动性的激发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具体的途径而言,我认为政治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应当充分关注以下几个要点:其一,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必须是全面的、多角度的、合理的,学习效果不能只靠学科成绩来衡量,还需要从学生日常的行为、思想素养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来衡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这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尽可能给予学生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评价;其二,在评价结束之后,应当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以使得评价落到实处,由此以激励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之,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激发学生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高中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有利于优化提升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有利于实现高中政治课程的学科价值,真正承担起教育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罗笛.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53-54.

[2]王成尧.浅谈如何激发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J].科技展望,2016,26(06):334.

[3]周晏曦.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191-192.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制约因素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院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研究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