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校本作业的研发质量
2019-09-10颜东升
颜东升
摘要:如何高质量地研发校本作业,提高学生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该文结合自身的课题研究与成功经验,从“校长的全程‘主持’”“机制的切实‘激励’”“教研的互动‘循环’”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升校本作业研发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提升;校本作业;研发;质量
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标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开始尝试教育改革,试图寻找适合校本教育发展的改革方案,其中编写校本作业就是一项重要举措。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发校本作业,以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并准确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状况,是众多学校关注的教研课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诸多学校的校本作业研发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要么缺乏针对性,要么缺乏实效性。对此,笔者在主持市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校本作业和学生学习评价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校本作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践探索,摸索出了一套提升校本作业研发质量的有效方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校长的全程“主持”
教科研管理的行家都知道,学校牵头的教科研课题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即担任课题主持人的校长必须做到全程“主持”,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校长只是挂个“主持人”的头衔,或是在课题开题和结题时“主持”一下,在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仅仅当个“甩手掌柜”,那么课题研究势必出现“两头热中间冷”乃至“虎头蛇尾”的现象。具体来说,校长的全程“主持”須重点抓好三件事。
搭好“班子” 作为课题主持人,最主要的任务是搭建课题研究的班子。既然是市级重点课题,那么研究成员就得精挑细选。为此,我们组成了由学校的首席教育专家为课题的首席指导顾问,学校校长书记、市专家型教师作为主持人,英语、数学两个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班子。成员中既有高校的教科研专家,又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和能手型教师,还有刚毕业不久的教学新秀,使研究团队的人才结构形成“研究——教学”优势互补的梯队。
画好“线路” 笔者接下来为课题的研究设定好路线图:从如何做好开题前的准备开始,到查找文献、形成开题报告、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教研互动、质量的提升、中期报告、分析提升、教研教改周而复始,再到材料的收集汇总、结题等。其中,围绕“开题报告”的撰写,如何使研究任务具体化、研究思路清晰化,尤为关键。作为课题主持人,笔者在课题申报表的基础上,带领和指导课题组成员进一步细化各个子课题的研究任务——解决什么问题(研究内容),期望获得什么效果或结果(研究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研究阶段),要向别人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和成果(研究成果)等,使课题组成员明确各自研究的操作要点与要求。例如,“解决什么问题”要紧扣“校本作业”这个核心概念,并针对教学实践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七年级英语校本作业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八年级英语校本作业低效高耗的问题,九年级英语校本作业缺乏拓展性和层次性的问题,以及各年段英语校本作业与中考考试“考什么、怎么考”不匹配问题等。
当好“头羊”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科研难题,会出现“过山车”式的时起时落,甚至会不时涌现“望而却步”的畏难情绪。这时,作为主持人的校长更要当好“头羊”,想方设法带领课题组成员“迎难而上”“不断攀登”:或寻找专家资源,提升大家的思想认识和科研水准;或组织集体攻关,努力突破研究中的瓶颈与难题;或重新优化组合,形成分工合作的最佳组合;或身先士卒,优化和强化互学、互助、互惠、互利氛围,引领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化与不断拓展。
机制的切实“激励”
建立“教研学”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机制,对课题的全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和激励,是确保课题研究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保障。否则,课题研究过程中势必出现这样那样的“应付”和“拖延”现象。
发展见“机会” 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一双翅膀,也是教师从熟能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的必由之路。因此,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让课题组的教师遇到了跨越式发展的好时机。只要加入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就有“三优先”的发展机会,即优先获得外出学习的机会,优先获得进入首席教育专家工作室学习的机会,优先获得主持或参加各级子课题研究的机会。课题组成员优先得到机会,有的分批前往外地名校学习中考双项细目表的使用与研发,有的则派往市外、省外学习提升。再结合校内课题的研究成果定期组织分享交流,让课题组全体成员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大礼包”,课题组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课题进展相当顺畅。
教学见“提高” 借助科研力量,助推校本作业的质量提升。校本作业的质量好坏取决于开发研究过程中遇见的新问题有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首先,我们树立了“问题就是课题”的校本研究理念,借助科研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首席教育专家工作室和课题研究的引领辐射作用,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分工与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分年级、分侧重地有序开展行动研究。如,七年级开展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的区级课题“九年制学校英语中小学衔接的教学融通”,以调控校本作业的对接是否适量、是否有效;八年级开展了校本作业分层研究,重点研究校本作业如何更好地适应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九年级重点组织开展中考双项细目表的研究,研究调控校本作业如何对焦中考考点,如何体现多样性以及如何与学生的发展评价相结合等。作为主持人,笔者则及时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对每个成员的研修成果进行分类梳理和组织分享。每个教师把成果不断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校本作业的质量不断提升,使得教学成绩也得到较明显的提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尝到了甜头。
科研见“成果” 课题主持人引领课题组成员树立科研即论文的理念,将课题往下延伸,鼓励课题组成员担任子课题的主持人,承担延伸课题研究的重任。通过子课题的研究,把许多大课题的问题具体化,挖深研究的细节,分别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校本作业的分层、校本作业与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由于课题较小,研究的时间周期更短,成果更快显现,为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或论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已有《从中小衔接谈小学英语教学三注意》《中考复习需倾听学生的“心声”》等多篇研究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这些成果的呈现也是对课题组成员的一种鼓励,更对大课题的研究起着推动作用。此外,借助南京跨域教育集团的“考一考”网上阅卷系统,我们对校本测试与质检试卷进行大数据分析,使试卷分析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大大提高了试题命题分析的准确性、针对性,有力地提升了试卷及其分析的质量,同时也有效地检验了校本作业的研发质量。伴随着校本作业研发的不断深入,学校各个年级的教学成绩也不断得到优化。在刚刚结束的初三毕业考中,我校总成绩名列全区第一。
教研的互动“循环”
校本作业的研发,必须始终注意克服教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研究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动循环、相得益彰。
研究与教學必须相融合 只有把研究以行动研究的方式介入教学活动中,才能是真的研究。要做研究,必须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行动研究来解决问题。要解决研究中的难题必须在成员间建立研究平台,分工合作研究出成果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点。面对学生调查表分析出来的关于校本作业与学生学习评价出现的问题,课题主持人为成员构建了一个研究平台,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点滴的成果进行每周一反馈,每月一小结,并把研究产生出来的成果不断汇编入题库,使校本作业的题库越来越新,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既分工、又合作,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校本作业几乎涵盖了听力词汇、句形、完形填空、阅读、作文等各种题型,基本建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校本作业题库,为今后三个年段的有效循环提供了样本,也使本次的研究更加彰显其应有的价值。
把握双下向细目表,提升教研互动循环成效 开展校本作业的有效性、针对性、层次性和拓展性等的研究,不断进行双向互动研究,循环互动,不断推动解决本课题在开题报告中提出的原校本作业的诸多问题。通过开展题为“如何优化校本作业和建立学习评价体系”的子课题进行研究。首先是确认校本作业与学习评价系统的评价标准,以双向细目表的两向:“一向”是反映教材的知识内容的分布;“一向”是反映考生的学习水平,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来分析校本作业的命题质量,也根据这六种水平此来制定各分课题研究的综合评价标准。其次,课题组成员应用相关的理论,把传统的纸质校本作业与信息化的APP校本作业形式结合起来,采用自主设计与反思进行完善的研究模式,结合每单元的分析报告,即考点分析,分层作业,评价模式、校本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拓展性进行互动调整,通过循环反思与补漏补强,使校本作业及学习评价系统模式化、常规化,形成题库,再循环取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不断增强针对性、拓展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做到教学与研究互动循环,形成符合各个层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宝典。
教研与学习评价互动循环促进研究目标的达成 在调查问卷中,8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平常的学习评价及校本作业评价方式多为老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教师要么用等级,要么用纠错方式进行评价,缺乏针对性及个性化评价,且评价大多停留在纸质上,无法与后续作业及测试形成连贯,也就无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形成一个较完整连续的评价过程,对自己个人的成长及进退情况也就作用不大。为此,笔者课题组成员借助每天校本作业的学生反馈栏进行分析,并将之作为下次校本作业命题的调整依据。为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课题组成员创设更加多层次的评价,如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三个层级的评价和APP及“考一考”平台展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评价内容多元且互动性强,有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尤其在解答校本作业及测试卷中的得与失、难与易、趣味与乏味、多样性、层次性及拓展性足不足的评价;也有同桌对彼此间的相关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这样多层次级的评价既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校本作业的程度,对学生彼此间也是一种启迪。这样的学习评价让教师在处理校本作业中能不断去粗取精,不断提高质量,使学习评价反作用于校本作业的问题,最终使原本的校本作业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总之,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一些学校相继推出了校本作业的开发与使用。校本作业倡导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独立编写,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少而精的作业,而不是盲目地照搬专家编写的练习册和教辅资料。校本作业的研发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有效性,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高质量地研发校本作业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是短期的任务,也不是个人任务,应该是一个团队长期共同努力的成果。同时,校本作业的成熟也离不开时间的检验,需要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修正优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