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提高道德与法治课解题能力的路径
2019-09-10徐晟
徐晟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注重的对学生三观和价值判断的引导,要求培养的是积极健康的公民,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生三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在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笔者力图从法治课思维导图的运用路径入手,发现问题,寻找困惑,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道德与法治;解题能力
思维导图是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直观工具。学生通过将教学内容构建成知识结构,将文字材料转化为思维导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便于对学生学习做出监控和评价,故受到许多老师的青睐和应用。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今天,笔者主要谈谈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利用思维导图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一、借思维导图,探寻解题范式
对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其运用在法治课教学中,在实践中检验思维导图的可行性。在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众所周知,及时的习题训练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效是极为关键的,同时法治教师还可以在批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基础知识记忆的牢固程度、课堂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水平等。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笔者总结出运用思维导图解答初中法治题目的四个关键步骤,“审”“想”“筛”“写”即“思维导图四步解题法”。
(1)“审”:审题。认真研读题干,提取设问的中央关键词。
(2)“想”:联想。围绕关键词,展开知识联想,构建知识体系。
(3)“筛”:筛选。结合题干或材料,筛选出与材料有关的知识。
(4)“写”:撰写。将教材知识和材料深度融合,组织撰写答案。
初中法治题类型较为单一,分为客观选择题和主观材料题。本文就从这两种题型入手,分析“思维导图四步解题法”在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上的巨大作用。
二、客观选择题典型例题
第一步:“审”。这是一道典型的“国情教育”中“现阶段的政治”模块的“维护民族团结”的客观选择题,但题目题干运用的是绍兴时政新闻,内容较为新颖和灵活。选项肢中涉及到的民族团结的内容很多,通过分析,我们确定该题目的中央关键词为“维护民族团结”。
第二步:“想”。围绕关键词“维护民族团结”,展开丰富联想,联系教材内容,构建民族的相关知识体系。对于“民族团结”,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民族政策”等基础知识,相对而言,要运用的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因地制宜谋发展等知识背景为支撑,有一定难度。总之,运用类似的重点剖析、难点讲解、易混易错点警醒,将意识的相关内容不断细化、深化,最终,学生原有的思维导图之树,就变得更加的根深叶茂、更加硕果累累。(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筛”。结合设问“材料表明了什么”,最终我们在“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体系中筛选出“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人口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锁定为该题目的主要考点,并结合材料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题目分析。(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写”。结合题干,得出A、B、C三个选项都有误,选出正确答案。
纵观上述解题过程,我们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四步解题法”,把一个看似无从下手的超纲题目,层层推进、步步递进地转化成一个常识性问题,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在明确题目设置意图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再有针对性的选出正确答案。学生在反复重复类似解题过程中,深化对“思维导图四步解题法”理解和认识,随着学生对思维导图法越熟练,解题的速度、效率和正确率也得了极大地提升,甚至在一定强度和数量的思维导图法训练之后,部分学生大脑中会形成解类似题目的自动化反应机制。
其次,初中法治主观材料题也是常常令部分学生和老师比较头痛的“顽疾”。面对大段的材料论述,部分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同时又部分学生写的滔滔不绝、密密麻麻。客观的来看,其中大多数学生脑海中是有与考点相关的知识基础的,属于“茶壶里有铰子”,但苦于“倒不出”或者不知何时何地怎样“倒出来”的状况。究其根本,问题依然出现在学生的审题环节。
三、主观题典型例题
第一步:“审”。审法治主观材料题一般从知识限定、题目类型、题目对象和题目主体四个角度出发,作出以下审题过程。该题设问较为明确,是一个典型的原因意义类的法治主观题,设问的中心词为“中美贸易战”。
第二步:“想”。回顾教材内容,本题的知识内容很宽泛,“不想打”“不怕打”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先进行罗列。
第三步:“筛”。需要筛选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作答。
第四步:“写”。一般来说,原因意义类的法治主观材料题的答题模式是从教材知識点出发,将知识点和材料高度融合,揉合材料语言,条理化的组织相关答案。(如下图所示)
纵观上述法治例题的分析过程,“思维导图四步解题法”为学生分析和解答法治主观材料题目,提供了非常清晰、明确的方法和步骤指导,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拓宽角度、理清思路,最终提升审题和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