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求创新,让物理课“动”起来
2019-09-10李旭东
李旭东
【摘要】 新《课程标准》制定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广东省中招考试试题呈现出更具有灵活性特点。具有发散性思维,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面对多变的、复杂的问题情境的考题能另辟蹊径,找出更加便捷的解题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获得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总结出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情境 培养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6-080-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物理之后,具有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满足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化平淡为神奇,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物理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物理课程抽象枯燥,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更调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我觉得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思考、探索知识,需要老师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引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掌握知识的兴趣,急切探究问题本质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达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目的。例如,在《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课前引入一个小魔术:在魔术箱(如图1)上面的小孔把一本物理书放入箱内,书却不见了。教师询问学生:“书去哪里了?”,在魔术的引导下,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此时的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看不见书的原因,原来整个空箱子实际上有一半是平面镜所成的像,而书正是藏在平面镜后方。此时,教师让学生的注意点从书转向镜面,提出“为什么镜面隔开了一半的空间,却让我们感觉看到了箱子内部的全景?”,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对称”的特点。通过以上创新实验教学,学生在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教学中好奇心被激发,学习更具主动性,思维的活跃程度更高。在学生积极的讨论、探究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变生活情境为物理的万花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物理教学在讲授某种物理现象后,都会联系日常生活现象,但很少老师会将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中呈现。教学是启迪学生思维的一门艺术,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处于初级的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其抽象思维能力需要以直观事物作为基础,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知、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1,如在《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提到“我们生存的环境被大气层包围着”,但学生对大气层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也无法直观感受到大气层的存在。笔者在实验教学中,把矿泉水瓶内空气抽出来,矿泉水瓶就变瘪了。当学生观察到这一现象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矿泉水瓶会变瘪?什么力使它变瘪的呢”?抛出这一问题后,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也开始分析:“矿泉水瓶周围只有空气,那么矿泉水瓶子变瘪了,只能是因为空气压着它变瘪了”。例2,又如在《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正在吹风的电吹风出风口(出风口向上),当学生看到乒乓球未被吹走时,感到惊诧不已的同时,开始寻找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吹风机出风口处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周围大气压大,才导致乒乓球被外界大气压强压着未能离开出风口处。以上教学方式中,老师既传承了物理紧密联系生活的传统,又把生活现象以实验的方式进入课堂中,把抽象的知识在实验演示中直观化,让学生更能把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力,促进思维发展。
三、变观望为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物理教学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讲授,学生没有亲身投入到实验中去,对实验的结果没那么深刻的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出现定势思维,最终出现错误的认知。因此,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的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刷新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压强》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并体验活动。在活动前,教师提出疑问:一名学生踩在一个气球上,气球会爆吗?让一学生踩在气球上,显然,脚的受力面积较小,气球不堪一击就爆了。接着教师将四个气球绑在一起,并在气球上面放置一块木板,让同一个学生踩在木板上,观察气球是否会被压爆。结果气球并没有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前后两次实验中,同一名学生踩在气球上,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的实验结果呢?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经过学生的分析,后者气球不爆的原因是压力相同,受力面积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组织的实验活动颠覆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为之震撼,这种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愉悦地收获了知识,还颠覆了之前的错误认知,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更让学生在实验中建立起对物理学科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结
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处于由直观到抽象的发展阶段。笔者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积极探索,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在传统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先完成直观认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完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 参 考 文 献 ]
[1]王廷宇.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9(03):93.
[2]贺登超.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09):31.
[3]杨政泽.浅析在初中物理課外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