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湖区裴昌义英语名师工作室听评课文化的研究
2019-09-10刘丽芳
摘要:课堂研讨课一直是教师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西湖区裴昌义英语名师工作室定期以这种“同伴互助”的课堂研讨课为活动内容,借助工作室主持人设计的以学评教课堂观察评价工具,围绕“四个一”的要求,在国内教育专家的引领下,指导学员进行听评课教研,营造专业的评课文化氛围。学员教师间彼此交流教学问题,寻找自己的专业增长点,共同成长进步。
关键词:工作室;听评课;备课
一、研究背景
为了促进本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西湖区政府从上海引进裴昌义英语工作室助力本地区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发展。西湖区教科所依托英语教研员刘丽芳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平台,将地方名师工作室升级成沪赣名师英语工作室,成立“西湖区裴昌义英语名师工作室”,之后,通过公开面试考核方式,共招收25位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两地名师共同管理三年,为地区培养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主张,有正气、有思想、善创造、会研究、能引领的学科领军人才。
二、问题的提出
裴昌义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内容形式多样,有专家讲座、教师经验交流、课堂研讨课、读书分享等。课堂研讨课一直是学员教师最喜欢的活动。评课作为工作室的常规活动,不仅有本区的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和教研员参与,还有上海名师以及国内英语教育大师助力。这种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的听评课相结合形式既有助于同一层级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援,又得到了专家针对性的专业指导,让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孤军作战。作为工作室南昌地区的负责人,又是工作室学员的我立刻产生了对评课问题研究的强烈想法。
三、研究问题
我把评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定为以下方面。
1.活动中的老师是怎么评课的?具体细化为以下问题。
(1)人员:评课人员有何资质?由什么人组成?是否有学生参与了评课活动?
(2)标准:评课人员用什么标准来评课?是经验吗?
(3)内容:评课人员评了些什么内容?三维目标?教材处理?课堂结构?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基本功?多媒体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的时效性?
(4)形式:評课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基本程序如何?为什么?如何关注全体发言老师?他(她)会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2.老师的意见为什么会出现差异?他们当下的评课知识是怎么来的?
四、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的是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的裴昌义英语名师工作室听评课活动,工作室基本情况如下:基地主持人1人,专家1名(每次活动不一样),学员25名;学员学段结构:初中教师5名,中小学教研员各1名,小学教师18名;职称结构:中小学高级2名,中小学一级13名,中小学二级10名;年龄结构:平均年龄32岁,平均教龄10年;学历结构:2名研究生,23名本科。从学员所属学校的性质方面来看,有来自热点学校、普通学校的,还有来自城乡结合地带的。由此可见,该工作室学员有着不同的教育经历,教学经验参差不齐,各自所属学校有着不同的性质等特点,具有一定“代表性”,其承载的信息量必然多于一般学校。
五、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呈现
1 .评课前的准备。每月,工作室主持人裴昌义教授会请国内知名的英语教育专家来南昌参加工作室活动,听评课的具体时间由他根据专家时间来确定,之后发微信给我,我提前一周将本月工作室的活动安排发布在工作室微信群上。授课教师也会提前一周将个人教案设计和课件发给工作室主持人预览,他会及时发现问题,和授课教师沟通,另外,教案设计模板是由他为工作室学员设计,他已多次调整其中的内容,力争体现授课教师的备课整体思路。
2.听课。听课时,每位学员会得到工作室主持人设计的以学评教课堂观察评价表,随时记录课堂数据和师生表现,以便为之后的评课做好充分准备。另外,为了让评课更有效客观,工作室主持人不断地对以学评教课堂观察评价表进行反复优化,从而完善评课维度,科学地呈现课程全貌。
3. 评课。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课后说课(自评),课后说课是集体评课的基础。之后,每位学员对照自己以学评教课堂观察评价表围绕着工作室主持人裴教授提出“四个一”(肯定一个优点,指出一点不足,分析不足原因,提出一点建议)进行评课。然后是专家和基地主持人基于活动主题、课堂观察和评课进行专题讲座,期间与学员互动,答疑解惑。最后学员三天内递交听课反思,授课教师再提交教案再设计给主持人批阅。
由此可见,从工作室听评课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工作室主持人一路介入,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模板、以学评教课堂观察评价表和“四个一”的要求,针对性指导学员有序地形成自己的课堂观察视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能请到国内英语教育大师来工作室为学员进行VIP点评,学员们倾听大师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课程的理解,反思自我,提取增长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也与工作室提出的培养目标(在三年内培养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主张,有正气、有思想、善创造、会研究、能引领的学科领军人才,立足课堂,引领学员在教学“五环节”中从规范性教学走向创造性和研究性教学)不谋而合。
六、建议
1.“备课”应成为评课的重点维度。建议下次工作室活动的授课教师提前与评课者进行集体备课,她经历自我备课、集体备课、课后议课、教学再设计四个不同阶段, 让“同伴互助”的听评课变成“同伴互助”的备听评课。同时,让每位学员参与每一次课题的备课,真正做到全程参与、全程思考,他们会自然地把自己摆到备课的场景,摆到学生的现实状况的场景,建立真正地交流。这样,评课者的话语方式也就不一样了,他们会从“假如我来上这课,我会……”开始,从理论层次、实践角度、操作方法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评课需要专业智慧。评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育活动。评课与备课、观课、上课、个人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理论素养关系十分密切,需要教师具有综合的能力才能应对。因此,学员还需要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来丰富自己的评课内涵。
3.学生参与评课。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堂课成功与否尤其是教师教学的适应性,学生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当我们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不能让学生面对教师这个群体去评价课时,可以设计好问卷调查客观地让他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们的需要才是教师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