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策略分析

2019-09-10陈宝生

成功密码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陈宝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更加注重课堂预设,通过预设更好地把握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设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设策略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增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还需要更加重视课堂预设,提前对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归纳,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预设教学目标,根据课堂教学不断调整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第一步,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首先需要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预设。当前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目标的确定方式,根据“三维目标”原则,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知识目标,并且根据细化的目标明确教学方向。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有助于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的时候,更加方便地衡量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所以教师在预设了教学目标之后,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保证课堂教学目标更加适合课堂。

例如,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掌握有感情朗读方法,能够将课文复述出来,懂得文章中想要表达的寓意”,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但是,很多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会将复述课文理解为背诵课文,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教导孩子掌握复述课文的技巧,保证更好地完成预设教学目标。

二、预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十分关键。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需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引入更多新型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新型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并且做好教学内容的预设,让学生能够了解“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将重点和难点进行分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教学中,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和“明白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应该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道理”。所以,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先以谈话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再将课文的内容自然地引入,并结合字卡、多媒体等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预设教学对象,把握语文课堂生成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对象是学生,所以课堂预设的对象也应是学生。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行为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进行相应的课堂预设,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把握课堂生成资源,通过课堂生成资源来正确地处理学生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小動物过冬》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动物的喜爱,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然后将课文中的内容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演绎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也随之提升。如果在情境剧表演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类似学生忘词或者表演失误等情况,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引导,帮助缓解学生的情绪,保证预设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堂预设十分关键。为了更好地保证预设效果,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内容的预设、教学对象的预设等多方面入手,更好地完成课堂预设,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利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74-75.

[2]吴晓玲.探究性阅读教学“主问题”预设意义与策略——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55-58.

[3]陆微.小学语文教学课前预设与课内调控的探索与实践[J].好家长,2017(42):183.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正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