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爱的沃土编写校本课程

2019-09-10王灵

成功密码 2019年6期
关键词:版块校本爱心

王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针对当前学生自我意识强化,对他人缺乏爱的言行这一现状,我校以“爱心教育”为主线,秉承“给我六年,给你一个知爱、懂爱、会爱的童年”的理念,以少年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爱育童心》,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心教育课程体系,让校园充满温情,让教育充满爱心。

一、课程理念及思路

爱的教育外延广泛,内涵丰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有真实感知,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让孩子感受爱和回报爱。《爱育童心》从“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六个版块建构课程,立足于家庭、学校、家乡,将心理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等贯穿其中,每个版块都有明确的主题,既有着独立性,又相互融合,全方位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向。教材的编写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有趣,注重儿童化。力求做到文字简洁,内容精辟,意义深远。共编写十二册教材,每学期一册,每册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两课,全册十二课。每一课正文有的是故事,有的是本校学生的习作,有的是访谈等,正文后设置“说一说”“评一评”“做一做”“读一读”等形式,让学生在阅读感悟、图文欣赏、活动竞赛、社会实践等不同环节中体验,养成爱从身边做起、爱从小事做起、爱从小做起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与亮点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主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认知水平与能力结构,通过课程教育的所有活动和细节,使孩子获得爱的感觉和体味,让爱的阳光洒满孩子人生的旅途。目标的制定体现学段特点:低年级段 “感知爱,学榜样”,中年级段 “学会爱,见行动”,高年级段 “弘扬爱,明责任”,循序渐进,浑然一体。在学段目标的引领下,确定学段的主题。如“爱自己”版块主题:低年级认识自己,中年级相信自己,高年级约束自己;“爱家乡”版块主题:低年级了解家乡,中年级触摸家乡,高年级赞美家乡;“爱祖国”版块主题:了解红色中国、古色中国、绿色中国、梦想中国。有了明确的主题,课程内容选择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如“爱自己”版块,三年级的主题是通过自信展现自我。内容的选择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信,怎样用实际行动表达自信,充分展示自我。具体编排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自信。内容包括,1.故事会:爱因斯坦的小板凳,讨论:這个故事和爱因斯坦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有关联吗?2.区别自信、自大、自卑:以班级文艺晚会文娱委员安排节目为情景,从几个同学不同的回答中评出谁是自信的人,为什么?接着一个小贴士:进一步明确什么是自信。3.说一说:遇上这种情形(课堂、家庭、公交车上遇到的情况),该怎么做?4.说一说:班上谁是自信的孩子?第二课:自信是成功的钥匙。编写了自信格言、采访学校艺术节的小主持明白自信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自信的自我训练、写出自己的优点夸夸自己、读一首描写自信的诗等内容。在教材中,有关自信的信息量很大,既有名人故事,也有名家格言,注重了文化的传承。同时,有着很强的现实感,学生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地方,听到身边同学的故事,真实可信,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这也是教材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如“自信”采访的是本校一名优秀学生,在学校的很多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时表演,有时主持,有时参加比赛,同在一个校园,他专心学习,在不同的舞台展示自我,这种榜样的力量更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这本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开放性,不同于纸质教材,以电子稿的形式出现,开放而有活力。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校网络畅通,每一册教材汇编定稿、审阅、试用后,以电子版分享在校园网,供师生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情况进行再创造,以便更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如发掘了更好的课程资源,也可以随时提出修改意见,加以补充或更换。教材的出炉还引起了家长的关注。家长从事着各行各业,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填补了我们的不足,在教材试用期间,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切实帮助我们完善了教材的编写。

三、课程实施后的成效

课程实施已四年了,这套接地气的教材也在不断地圈粉之中,获得教师、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1.教师转变了角色,由教材的执行者变成了教材的编辑者

以往我们任教的学科都有现成的教材,揣摩编者的意图,用好教材是我们日常的工作,教师和学生都是教材的实践者。而校本教材《爱育童心》由本校的教师编写,从立意、选材编辑到使用全程参与。这一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搜集课程资源,围绕主题筛选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方式呈现课程资源,最后才是在课堂上正确的使用课程资源。教材的编写不但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提升了业务素养,还让教师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教出有爱心的孩子,起好表率作用是教师的必须。热爱生活,开朗阳光,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积极向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出了和谐的校园氛围。

2.爱心教育落到了实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校本课程土生土长,以身边的人做示范,用周围的景来启迪,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还是其他公共场所,都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自己应该怎么做。如爱家庭版块立足于家庭,从一年级教材中的介绍家庭成员到六年级教材中的家风、家书,包含了很多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各种情境中的想和做,榜样的作用从小得以树立,重亲情、感亲恩牢牢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在学校,孩子们关爱集体,友爱互助,共同进步,享受并创造着校园里的美好生活。爱家乡版块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爱乡之情油然而生。

3.践行课改理念,打造学校品牌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新举措,一整套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有效打破了课堂空间界限,让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儿童其他的生活空间,通过校内外的系列活动课程建设,为学生营造爱的“大”课堂,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品味。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城厢小学)

猜你喜欢

版块校本爱心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爱心树(下)
爱心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