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2019-09-10彭珊珊
彭珊珊
摘 要:为了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运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的治疗方式获得的疗效。采用患者参与实验的方式验证疗效,患者数据来自于某医院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化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成3组,联合组、阿莫西林组、甲硝唑组各40例。联合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的治疗方式,阿莫西林组给予单一式的阿莫西林药物治疗方式,甲硝唑组给予单一式的甲硝唑药物治疗方式,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龈沟液IL-1β与TNF-a的治疗前后指标。研究得到联合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病症的效果较为良好,炎症因子有效改善,可以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效果
慢性牙周炎属于口腔类疾病,此病症是由厌氧菌感染导致的。此病症具有发展迅速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1]。另外,此病症还具有患病率高、病程较长的特点,需要采用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此病症的主要方式是局部治疗,此手段经过实践可知,只能起到控制病症的作用。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药物具有强力杀菌的功效,临床治疗时经常采取单一式各自治疗的方式。本课题研究了将两者进行联合后,共同治疗患者获得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实验的患者共120例,全部来自于笔者所在的医院。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收集,并将120例患者分成联合组、阿莫西林组、甲硝唑组各40例。其中,联合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1~46岁,平均年龄为(33.5±12.5)岁,病程为11~23个月,平均病程为(17±6)个月。阿莫西林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0~44岁,平均年龄为(32±12)岁,病程为12~23个月,平均病程为(17.5±5.5)个月。甲硝唑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2~45岁,平均年龄为(33.5±11.5)岁,病程为13~24个月,平均病程为(18.5±5.5)个月。所有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次实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资料与病程上无差异化,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牙周病学》中的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慢性牙周炎病症,且牙龈周围具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症、牙龈出血症、糜烂症,牙龈带的深度经过检测可知在5 mm以上。运用X线技术的检测作用,部分牙槽骨产生了吸收状。牙周炎症的病症程度在中度以上,所有患者均未在6个月内采取治疗,口腔两侧牙齿至少存在一个患齿。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同时患有外牙体牙髓疾病或其他牙髓症,在1个月之内服用抗生素药物。排除患者同时患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病症,处于哺乳期,存在青霉素药物过敏现象,不愿参与实验。
1.3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性治疗方式,具体措施为:清洁口腔中的上下牙石,对存在的牙垢面有效清除,对牙周面处平整度、咬合创伤与食物镶嵌有效调整。患者的牙龈带采取定期清洁的措施,清洁时使用双氧水或者是生理盐水,清洗过后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甲硝唑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过后,进行甲硝唑药物治疗。具体措施为:患者采取口服药物的方式,每日3次,每次0.6 g,叮嘱患者严格依照医嘱服用药物。
阿莫西林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过后,进行阿莫西林药物治疗。具体措施为:患者采取口服药物的方式,每日两次,每次0.5 g,叮嘱患者严格依照医嘱服用药物。
联合组患者在接收基础治疗过后,进行甲硝唑与阿莫西林同时治疗。具体的措施为:服用方式与剂量同上述两种药物给予的方式。
3组患者均以一周为一个疗程,采取4个疗程的治疗方式。
1.4 检测指标
1.4.1 临床指标
3组患者均要在治疗前后测量: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oss,AL)。
牙龈菌斑指数标准为:患者的龈缘区部位未产生菌斑给予0分,具有薄层菌斑给予1分,存在中等堆积沉淀物给予2分,含有大量軟性沉淀物给予4分。
探诊出血指数标准为:患者未发生出血症给予1分;外观正常却发生轻度出血给予2分;牙龈变红,产生中度出血,且未发生红肿现象给予3分;发生溃烂给予4分。
牙周袋深度指标为:手动式运用普通牙周探针探测患者的牙周袋深度,运用O型牙周探针探测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给予正确标记。
附着水平标准:用探测的深度数值减去患者釉牙骨的质界与患者的龈缘之间的距离。
1.4.2 龈沟液IL-1β与TNF-a水平
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龈沟液IL-1β与TNF-a水平,把Whatman3号滤纸裁剪成一定大小的采样片后进行称重。患者先利用清水漱口,将棉卷置于患者采取样本的区域内,起到隔湿的作用,慢慢吹干牙夹面部位,同时去除牙龈上存在的菌斑,2 min后把裁剪好的Whatman3号滤纸置于龈沟或者是牙周袋内,放置50 s,取出后称量质量,用称量后的质量减去采样前滤纸的质量,得到龈沟液的质量分数。然后,将运用EP管离心收集得到的龈沟液置于-70 ℃的环境中。再运用ELISA试剂盒对龈沟液中存在的IL-1β与TNF-a水平进行准确性检测,检测过程严格依照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1.5 评价标准
3组患者运用各自的治疗方式以后,检测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标准分为显效、好转、无效。
显效的标准为:出血症状、肿痛与脓肿完全消失,松动症状完全消失,牙龈指数降至50%,牙周袋的深度缩减2 mm以上。
好转的标准为:出血症状、肿痛与脓肿部分缓解,牙龈指数部分降低,牙周袋的深度缩减1 mm以上。
无效的标准为:上述指标无改善或者是症状不断加大。
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实验產生较多的数据,需要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环节采用t检验的模式,组间比较运用单因素方差方式分析,如果数据在0.05以下,说明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成功。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的3组临床指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临床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的PLI平均指标为(0.49±0.19),BOP平均指标为(2.02±0.38),AL平均指标为(2.65±0.58),PD平均指标为(2.52±0.39)。阿莫西林组患者的PLI平均指标为(0.96±0.25),BOP平均指标为(2.68±0.41),AL平均指标为(3.85±0.94),PD平均指标为(3.35±0.53)。甲硝唑组患者的PLI平均指标为(0.87±0.24),BOP平均指标为(2.53±0.45),AL平均指标为(3.79±0.94),PD平均指标为(3.23±0.49)。从3组临床指标数据可知,联合组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
2.2 治疗效果比较
3组患者运用各自的治疗方式后,联合组患者中,显效例数31例,好转例数7例,无效例数2例,总有效率为95%。阿莫西林组患者中,显效例数20例,好转例数12例,无效例数8例,总有效率为80%。甲硝唑组患者中,显效例数21例,好转例数13例,无效例数6例,总有效率为85%。从3组治疗有效率可知,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
2.3 龈沟液IL-1β与TNF-a水平比较
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龈沟液IL-1β与TNF-a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平均水平为(1.43±0.04),TNF-a平均水平为(72.21±24.41)。阿莫西林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平均水平为(2.29±0.03),TNF-a平均水平为(115.52±21.13)。甲硝唑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平均水平为(1.94±0.03),TNF-a平均水平为(113.24±24.13)。从上述数据可知,联合组患者的龈沟液IL-1β与TNF-a水平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2-3]。
3 结语
慢性牙周疾病已经成为一种高发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经过研究可知,外界环境、个人卫生、个人行为、精神因素等都会引发此病症。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治疗,病症会进一步发展。患者的牙龈部位受到微生物菌斑的影响,引发牙周组织破坏、牙齿松动等病症,需要运用治疗效果较佳的方式有效根治。
本次实验将两种药物共同作用于慢性牙周炎病症,通过结果可知,获得的效果较好,显著优于单一式的两种药物治疗方式。分析原因是:两种药物对炎症的抑制能力较高,能够对不同的病原菌株产生作用,两种药物的作用产生了互补性,使患者存在的厌氧菌更好地消除,提升了抗炎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综上所述,联合治疗方式显著优于单一式的治疗效果,原因是两种药物的抗菌能力、抗炎能力产生了互补作用,提高了抗炎能力,使患者牙周存在的厌氧菌被高效率清除,达到治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光亚.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11):19-20.
[2]刘继华,刘卫锋,闫慧鑫,等.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评价[J].西南国防医药,2016(11):31-32.
[3]葛艳丽.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