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际翻译角度探讨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翻译
2019-09-10李琦
李琦
摘 要: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国际上对于女性权益问题越来越关注,国际劳动妇女节作为保护女性权益的重要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今,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因此节日的翻译工作尤为重要中国传统节日英译版本的研究众多,但对于国外节日汉译版本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将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角度探讨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汉译版本。
关键词: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国际劳动妇女节;纽马克
一、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简写IWD)的由来和意义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简写IWD)全称“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庆祝妇女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女性逐渐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束缚中脱离出来,开始追求女性的独立人格与个性自由,不再只是依附于男性。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社会越来越尊重女性,女性的权益也逐渐得到保障。因此对于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一节日,人们又有了不一样的阐释,“女生节”“女神节”“女性节”或“女士节都体现了阐释活动的历史性。
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与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交际翻译不用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或语言形式,是可以突破原文的形式束缚,根据译者的理解以及读者需求,译出行文流畅的译文,以达到交际目的。因此交际翻译的焦点在于目的语及目的语读者,译文与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文与原文读者之间产生的效果相同,这样才是成功的交际,若译文带有严重的翻译腔(translationese)(谭载喜,2003:254)使读者读起来晦涩难懂,那么读者与译文之间的交际就会失败。许多非文学作品则需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以此来达到交际目的,但由于交际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经常用其他词汇来代替原文词汇,这样容易导致欠额翻译(undertranslation)(Mark Shuttleworth& Moira Cowie,2004:191);语义翻译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译文尽量的保留原文的形式,是以原文为主的,因此语言较为复杂、细致、晦涩难懂,注重原作者的思维过程,不过多地考虑原作者写作的意图。(林小芹,1986:15)
三、从交际翻译角度分析“国际劳动妇女节”翻译
阐释活动都是有历史性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该与时俱进,要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翻译。(许钧,2009:40)交际翻译不用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或语言形式,是可以突破原文的形式束缚,根据译者的理解以及读者需求,译出行文流畅的译文,以达到交际目的。“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之后又被称为“三八节”“妇女节”,在刚开始的时候,“三八”二字只是代表三月八日这个节日的日期,但是译者却忽略了“三八”二字的其他含义。在台湾“三八”二字意思是“这个女人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不够庄重”。因此人们现在不太喜欢“三八”节这个节日翻译,那么这样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就失败了,丧失了其交际意义,得不到广大女性的认可,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人们更愿意称该节日为“女神节”而非“妇女节”。由于大众认知的普遍性,许多人认为“妇女”二字代表的是已婚女子或者有孩子的女性,并且社会上普遍认为“妇女”二字会有增龄的效果,因此,在当代社会许多人尤其是未婚年轻女性不太认可“妇女”节这一翻译。现在还有一些女性认为应将“妇女节”翻译为“女性节”。当代中国女性的自我认知越来越清晰,已逐渐从古代封建思想中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中脱离出来,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逐渐提高,人格也更加独立,经济也更加独立,因此她们认为相对于“妇女”二字来说,“女性”二字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意义更为中性,不带有贬义或者消极意义,更为恰当一些。但是,由于翻译的约定俗成性,现在妇女节这一翻译已被大众普遍接受,那么从交际翻译的角度来讲,译文与大众的交际是成功的,交际翻译的功能和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结语
纽马克根据文本类型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因此在翻译时应考虑到翻译的文本类型及其功能,当然同一文本会有多种功能,那么就要同一文本中同时运用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两种方法,因此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方法并不冲突,可以同时使用。随着中国女性的崛起,如今社会对女性越来越尊重,国际劳动妇女节作为一个维护女性权益的节日也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译者在翻译该节日时应考虑到当代社会背景与译文读者。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a.
[2]Mark Shuttleworth& Moira 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a.
[3]Nida,E.A.“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in the Western Worl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No.2.
[4]林小芹.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J].中国翻译,北京:1986.
[5]谭载喜.翻译研究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许钧.翻译概论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孙晓梅.“二战”前的世界妇女运动: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陈雁.“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国妇女运动的特殊场域与公共文化空间:《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2期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