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唯物史观,助力高考备考

2019-09-10谢炜光

高考·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考备考培养

谢炜光

摘 要: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高考历史考查方式和命题立意发生了巨大变化,着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统领,更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备考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使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高考。

关键词:高考备考;唯物史觀;培养

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这说明唯物史观在学科核心素养当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高考也越来越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唯物史观的考查。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唯物史观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高考价值评判体系,结合历史学科的备考实际,通过对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实现高考备考效益的最大化。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高考试题,明确考查内容和命题立意

2019高考大纲提出把唯物史观作为历史教学和高考的根本指导观点为依据。这可以看作是历史教学的要求,也是高考备考的重点。老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带领学生仔细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从真题入手,对每种题型、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目的、落实的核心素养进行层层剖析,通过将真题研究透彻,牢牢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值得注意的是,切忌采用题海战术盲目地大量做题,做题的原则应是精选精练精讲,教师通过题目将相关的知识点讲解透彻,促进学生复习效率。

例如(2017·全国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考点:唯物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解析: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推知,北朝时,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方的影响,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由“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的喝茶习俗”到北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北方城市中有很多南方饮食习俗,无法体现经济水平的高低,更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D项错误。答案:C

2、进行唯物史观专题培养,深化学生史观意识

在历史高考备考中,一般按照“专题+通史+热点”这种模式来进行三轮复习,在新高考下,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加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因此,在备考当中,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进行专题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唯物史观而言,唯物史观的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通过自学来掌握,这就需要老师专门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培养,一般而言,需要让学生着重掌握以下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进行专题培训时,要联系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比如鸦片战争,运用唯物观点,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随着鸦片战争后没做过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兴起;思想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

3、史观引领备考,突出唯物史观备考的主导作用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高考复习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等史观引领有机整合,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历史。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历史,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力,如世界史复习文艺复兴时,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等唯物观点来说明由于欧洲生产力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使得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习,文艺复兴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另外可以用文明史观对应通史复习重新架构历史阶段:如将古代史可分为: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先秦)、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宋元)、以及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并存时期(明清)。

高考反映出国家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都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运用,而这些素养当然这些离不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唯物史观的支撑。所以,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统领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唯物史观应当是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真正基石,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核心。

参考文献

[1]祝曙光,黄阿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2]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郑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高考备考培养
谈谈高考数学备考的基本策略
思想政治课改革与高考备考
如何指导高三学生应对生物三轮强化训练
新考纲下高考化学试题的新宠——化工流程题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