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正能量之花开满校园

2019-09-10李诗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9期
关键词:实践体验正能量心理教育

李诗云

【摘要】“正能量”如一枝向日葵,鲜艳喜人;如冬季的梅花,香飘千里;如太阳般温暖你我。“正能量”教育结合了更广泛的心理教育, 从理论和实践上拓展了德育领域, 是德育内容的创新;“正能量”在学校的弘扬与培育是一个崭新的教育研究课题,是构建阳光和谐校园的重要实施。笔者相信传播“正能量”能使学生更阳光更快乐。

【关键词】正能量;心理教育;文明;阳光;实践体验

正能量就像春天的绵绵细雨,滋润你我的心田;正能量就像夏日的凉风,滋润着你和我的心;正能量就像秋天的果实,充实了你我的心间;正能量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着你我的心田。

“正能量”是指健康、乐观、积极的动机和情绪。目前,人们对所有积极、健康、鼓舞人心、强大、充满希望的人和事物都贴上“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意义,与我们的情感有着深刻的联系,表达了我们的欲望和期望。

一、在小学中传播“正能量”的意义

“正能量”對当代小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1.构建阳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阳光和谐校园需建立好的学风和校风。一个学校如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离不开好的学风,好的校风。倡导一种生机勃勃的团队精神、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把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我完善、成功”。一个好的学校精神,如春风细雨,静静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勇往直前,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营造阳光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快乐学习、陶智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成长。

2.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的初级阶段,对其进行“正能量”教育具有特殊意义。在新形势下,小学将“正能量”教育作为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正能量”的科学内涵。要自觉实践其精神内涵,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心理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心理现状的分析

现今社会发展迅速,学习压力大,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

1.社会原因: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文明程度是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使人们积极和充满动力的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有太多的负面因素,使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信任,那么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心理就会留下阴影。

2.家庭原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残疾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父母的不和对小学生的影响更大。长期的争吵和敌意会导致严重的焦虑、神经质,甚至是心理变态和反社会行为。据调查,我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理能力较差,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较弱,依赖性比较强,自控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3.学校原因:家庭、学校、社会都非常关心学生的考试结果,学生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做他们喜欢的事。主要表现在考试紧张、学习疲劳、部分科目偏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太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太重,如何达到快乐的目的呢?

三、传递 “正能量”的途径

“正能量”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人们对它的自觉践行。学生应在实践生活中恢复正能量教育的生命色彩,让实践生活给学生真实生动的精神体验,升华对“正能量”的理解。

1.将“正能量”教育渗透到生活实践中

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和自我,提高综合素养。在小学学生的“正能量”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形式和方法。例如,通过红色旅游、参观革命纪念馆、伟人的故居等。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弘扬民族精神;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感受新时代的变革;增强学生对国情和社会事实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通过志愿者和少先队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的勤奋和务实、乐于奉献的美德。

2.将“正能量”教育贯穿于少先队活动课和各学科渗透

小学“正能量”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课的主渠道作用,使学生学习成为一个人有优良品格的好少年;成为一个具有道德、知识和责任的人;学会做人,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正确分析和认清自我价值;如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提倡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精神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历史,或学校、班级中的好人好事等榜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爱班的情怀,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以及严谨的科学精神。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知识成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岗位培训、专题讨论、校外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促进教师把品德和专业教育、课堂和课余教育;个性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导师。在日常中,必须不断加强品德修养,用科学的、现代的意识武装头脑,育人先律己,身体力行作学生的表率。注意个人的仪表、教态、衣着整齐、干净整洁、饱满的精神、大方的行为、自然的教学、文明的语言、端庄的行为。“脸”是家的风水,“笑脸”更是让人心情愉悦、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我校的“阳光文化”中第一点就是提出师生间笑脸迎人、问好、说“谢谢、对不起”等充满正能量的阳光教育。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潜在的课程,让学生在这个大课堂上磨练自己的思想,提高综合素养。

正能量,如玫瑰,娇艳欲滴;正能量,如桃花,香飘千里;正能量,如梅花,在冬天里格外鲜艳。正能量就在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传承着自身的正能量,让正能量的美丽之花散布在我们的校园里。

参考文献:

[1]张鼎昆.让正能量主导教育领导力[M].清华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实践体验正能量心理教育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习作课的预习准备活动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