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19-09-10孙静

锦绣·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孙静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在解决问题时学会举一反三,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有效的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所学知识,并举一反三的进行串联和横向对比,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各种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但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同时加上教师教学手段的落后,在教学中仍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不高,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思维状况开展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1、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仍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忽视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使得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其次,教师往往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将教学设计的过于紧凑,使得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1]。最后,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单一,仍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被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型的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初中生好奇心较强,缺少专注集中的注意力,尤其是面对知识体系复杂庞大、知识理论十分抽象的数学科目而言,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而初中阶段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3.1、启发式教学,发展独立思考能力

随着初中数学难度的不断增加,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2]。启发式教学可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有理数”中正数和负数时,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见过前面带“-”的数字,然后学生思考,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天气预报的气温,通常有零上和零下温度,零下温度就用负号来表示,从而引出正数和负数。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习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家看一次天气预报,对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

3.2、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形成多样化数学思维

随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取长补短,及时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3]。当然,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管不顾,放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是要在融入到学生中间去,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应用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给不同的小组布置相同类型的应用问题,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行讨论,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可能会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逐渐就能够形成多样化的结论。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对比类型题的相似之处,其中等量关系怎样寻找,这样一来他们对于这种题目的解答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整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3.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探究知识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因此,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探究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解決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4]。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教学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周末的时间开展相关的时间探究活动。由学生自行选择探究的内容,例如,某一超市在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不同线路的公交车在同一时间断的客流量等等,这些实践活动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相关的探究计划,同时利用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探究效果。当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得出最后的数据与结论时,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数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不仅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探究活动,同时还能够结合自身的思考产生新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养成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习惯,最终使个人的数学思維得到有效的增强。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挖掘数学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多角度的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娇娇,杨闻起.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56

[2]赵占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6-157

[3]陈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48

[4]周秀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33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