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的朋友圈

2019-09-10孙双金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贺知章李隆基汪伦

孙双金

摘要: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朋友圈,包括他的偶像、他的粉丝、他的知己和生死好友等。从李白的朋友圈,可以得出启示:只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一致,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谊是抛去功利、发乎真情的;而朋友之间,一定是平等的。

关键词:李白朋友圈朋友

现在绝大部分人都有手机,手机里一般都有微信,微信当中都有朋友圈。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有1000多人。这个朋友圈给我带来的思考是:人生当中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中国古代诗人中,我最崇拜的是李白。为什么?因为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这么一个传说:李白的妈妈生他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夢见天上的太白金星钻到她的怀里。李白的妈妈想:我这个男孩非同寻常,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所以,她给孩子起名为“李白”。李白成年后给自己取的字叫“太白”。为何取“太白”呢?就是源自“太白金星”。李白一辈子认为自己不是普通的人,他是仙人,许多同代的诗人也赞美他是仙人。他有“两仙”在身,第一是诗仙,第二是酒仙。历史上那么多喜欢喝酒的人,为什么只有李白被称为“酒仙”呢?我们今天就走近李白的世界,走近李白的朋友圈。

一、李白的偶像

李白的偶像是谁?有人说,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排名第一。杜甫跟李白比谁更厉害?有人说李白第一,有人说杜甫第一。因为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个人的喜好不同,但是一般的排名是“李杜”而不是“杜李”,所以还是李白排在第一。那么,像这样排名第一的伟大诗人,他还有偶像么?有,李白还真有自己的偶像。他的偶像到底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浩然。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李白那么崇拜孟浩然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李白对孟浩然到底崇拜到什么程度。

一次,孟浩然要到扬州去,李白太舍不得他了,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孟浩然最后总归还是走了。李白就在黄鹤楼设宴为孟浩然饯行,并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我也教了好多次。我曾经问学生:长江里是千帆竞发,那么多的船,但是在李白的眼中为何只有一艘船?“孤帆远影”——在他的眼中只有一艘载着孟浩然的船,因为孟浩然在他的心中比任何人都重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艘船驶远了,最后消失在天边了,已经看不到了,李白还站在黄鹤楼前看啊看啊,迟迟不愿离去。我又问学生:你们猜想李白在黄鹤楼前目送了多久?有的说一个小时,有的说两个小时,有的说半天。可见,李白对孟浩然崇拜到什么程度。他为何如此崇拜孟浩然呢?我们再看李白的另一首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爱”孟浩然什么呢?“风流天下闻”,这里的“风流”跟我们今天的“风流”解读不一样,它是指才高八斗、风流倜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爱”孟浩然的几个方面。第一,“红颜弃轩冕”,年轻的时候不愿意做官。“轩冕”是戴着高官的帽子,坐着豪华的车。在李白的心中,孟浩然是看不起做官的。第二,“白首卧松云”,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和大自然为伴了。李白也是这样规划人生的——四十岁以前要当官,报效国家,建立功名;四十岁之后呢,回归山野,回归田园。这样的人生观与李白的人生观是一致的。以上几点是孟浩然的优点,竟然和李白的人生追求高度重合,几乎完全一致。李白也生性风流,性格豪爽,崇尚自由,好饮美酒,热爱自然,渴望功成名就就归隐山林,过仙风道骨般的生活。

据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一致,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就叫志同道合,“三观”完全一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呢?教育的核心就是“三观”,你对世界是怎么看待的,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你觉得什么样的事是有价值的,这才是教育的真谛。离开了“三观”谈分数,那叫舍本逐末。分数再高,没有正确的“三观”是没有用的。

二、李白的粉丝

李白的粉丝遍天下。在唐朝,李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逐一解读李白的粉丝。

第一种粉丝,权位最高的粉丝,是皇上、贵妃。先来看一下杜甫赞美李白的古诗《饮中八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杜甫这首诗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写的。春天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在沉香亭畔赏牡丹花。他们刚刚坐定,乐工就弹起了美妙的曲子。谁知李隆基摆摆手说:“停停停,朕不爱听这些陈词滥调。李龟年,你去把太白请来,给我的爱妃作几首新词,让我的爱妃高兴高兴。”李龟年找遍了翰林院也找不到李白。李龟年来到街上,只听见有人在酒楼高声吟唱,顺着声音找上酒楼,发现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酩酊大醉的李白被人搀着进了宫,到了李隆基面前。李隆基叫人拿了醒酒汤给李白喝。三杯醒酒汤下肚,李白醒过来,一看是皇上,连忙站起来。李隆基说:“朕请你来,是让你给我的爱妃作几首新词。”李白一听皇上让他写诗,张口就说:“拿酒来。”李隆基说:“你刚醒酒。”李白说:“皇上你不知道么?我李白斗酒诗百篇。”李隆基又赐了李白三杯酒。三杯美酒下肚,李白提起笔来写了三首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这个历史上有真实的记载。

第一首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的这首诗是怎么赞美杨贵妃的呢?她的衣裳就跟彩云做的一样,脸就跟牡丹花一样。这样的美人哪里能看到呢?只有天上的玉山头、瑶台上才能见到。这是赞美杨贵妃是仙女,人间看不到。

第二首是: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首诗赞美杨贵妃太漂亮了。漂亮到什么程度?谁都比不上她,只有赵飞燕梳妆好了之后,才能比得上杨贵妃。

第三首是: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首诗是写李隆基太喜欢杨贵妃了,看着她止不住地笑,把心头的忧愁全部化解掉了。两个人手挽着手就坐在栏杆上,看着眼前的美景。

想想看,杨贵妃听了这三首诗会有多么的开心,李隆基该有多么的开心。这是李隆基把李白召到宫中的目的。

李白这个人是浪漫的,在政治上也是天真的。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他却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在朝廷里面得罪了权贵,得罪了杨贵妃,得罪了高力士,也得罪了杨国忠。最后,在皇帝面前也待不住了,李隆基就给了李白一大笔钱,让他回乡去了。那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高处不胜寒,伴君如伴虎。

对李隆基来说,把李白这样伟大的诗人召到宫中,其实是为了“装点他的门面”,是一种“附和风雅”。但是,从李白的角度来说,或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应该怎么正确地认识自己?哲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叫“认识你自己”:你的长处在哪里?你的潜力在哪里?你的才华在哪里?你不可能既是伟大的诗人,又是伟大的政治家。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了。

第二种粉丝,是诗圣杜甫。杜甫小李白11岁,是李白的铁杆粉丝。据统计,杜甫写给李白的诗一共有15首,如《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等。总之,杜甫想李白,是春天想,秋天想,做梦在想,送友人也在想。他是绝对的粉丝,有诗为证。

“昔年有狂客”,李白在杜甫的心目中就是“狂客”。“号尔谪仙人”,天上的仙人来到了人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两句是名言。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样的诗?人间没有。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个“飞扬跋扈”,是有气魄、意气风发,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叫指点江山。这是一个褒义词,也是杜甫赞美李白的。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的诗是没有对手的,卓尔不群,出手不凡。

看出杜甫对李白崇拜到什么程度了吧,无以复加!那么,李白有没有写诗给杜甫呢?也有,但数量跟杜甫写给他的差多了,大概只有三四首。我们来看李白写给杜甫的《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什么意思呢?正是正午的时候,在饭颗山上见到了杜甫,杜甫戴着个斗笠。李白就说:兄弟啊,你怎么这么瘦啊?是不是写诗写得太苦了?杜甫听了之后就说:太白兄,谁能像你那样,写诗从来不用思考的,张口即来,出口成诗;你是诗仙,我们都是诗人。杜甫曾经说过:吟安一个字,捻断几根须。

那么,他们两个才子之间的友情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才子对才子惺惺相惜、情情相连。杜甫仰慕李白的才华,发自肺腑,不是文人相轻。文人相轻是中国文人的一种陋习,但这两位伟大的诗人之间是文人相惜、文人相近,是文人互相之间的佩服,这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本事的与有本事的互相佩服、互相赞美。这才是给我们今天的文明带来的启示。

第三种粉丝是谁呢?在唐朝的高官当中,李白的粉丝也很多,最有名的就是贺知章。李白被李隆基宣到长安,晚上住在旅馆里。贺知章听说后急急忙忙赶来,主动拜访李白。那时候李白40岁出头,贺知章80岁左右,整整比李白大一倍——一个老头去拜访年轻人。到了旅馆,就请李白出去喝酒。贺知章说:“老弟,听说你的诗太有名了,能不能拿出一首来给我看看呢?”李白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份诗稿。什么诗?《蜀道难》。贺知章把诗稿打开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话一读,拍案叫绝。“太棒了!太棒了!你不是人,你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谪仙人,谪仙人也!”这是贺知章的第一反应。于是,两个人举杯痛饮,几乎喝得酩酊大醉。相互搀着准备走时,店小二叫道:“老先生,你的酒钱没有给。”贺知章一摸口袋,一分钱没有:“刚下朝,没有回家,口袋一分钱没有。这怎么办?”李白说他掏钱。贺知章说不行。他就从自己的腰带里拿出一个金龟,递给店小二说:“你看这个钱够不够付?”店主一看不得了,这个金龟是皇上赐给三品官员的,价值远远超过酒钱。这就是历史上“金龟换酒”的典故。你看,贺知章对李白崇拜到什么程度!这是有真实记载的。在《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中,李白专门写了个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没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这里的“没”,就是贺知章后来回到自己的家乡,没多久去世了。李白知道之后喝酒祭奠他,写了这个“忆贺监二首”,纪念他的恩公。

第一首是: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四明是贺知章的老家,在浙江绍兴。他的外号也是“狂客”,老先生也是非常疯狂、非常浪漫的,也是性情中人,也喜欢喝酒。可是,时下已经成为松下的泥土了。看得出,李白对贺知章是充满了感情的。

第二首是: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贺知章对李白有什么恩呢?有举荐之恩。李白能够得到李隆基的接见,能够被召到宫中,历史上有记载贺知章有举荐之功(也有说是玉真公主帮了忙)。李白和贺知章之间的友情给我们什么启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贺知章是伯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李白这个人不恋家。杜甫写思念自己妻子、孩子的诗句很多很多。李白写自己妻子、孩子的诗句很少很少,几乎找不到。为什么?李白的祖籍在域外,5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到了四川。也有人说,李白的祖先是胡人,是游牧民族。在游牧民族的血液当中,是没有家的概念的。因為它是一个流浪的民族,一个迁徙的民族。所以在李白的骨子里,对家庭、对妻儿的概念就远远不如杜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要么不写,要写就是千古名篇,这就是李白。

第四种粉丝,是平民。李白还乡后,他将所有的情怀寄托在杜康之中,寄托在山水之中,到处游山玩水。有一天,李白来到了安徽泾县,这里有一介平民叫汪伦。汪伦太崇拜李白了,一听说李白来到自己的家乡了,他想见自己的偶像一面。怎么见呢?汪伦很聪明,他叫人写了一封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十里桃花。先生好游乎?此处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那不是人间的仙境吗?到了那里,汪伦在哪里接他呢?在桃花潭。李白下了船之后就问:“哪里是十里桃花?”汪伦如实说了:“桃花潭边上的一圈桃花,名字叫十里桃花。”李白问:“哪里有万家酒店?”汪伦说:“我们这儿有个姓万的人家开了个酒店,叫万家酒店。”李白一看,汪伦是个性情中人,便没有加以责怪。两人饮酒作诗,成为知己好友。一个平民,谁知道这个人叫汪伦?可是就因为他的名字进入了李白的诗,于是人们就记住了他。我们来看看李白写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什么意思呢?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但都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这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他们两个感情很深。不少老师让学生把这首诗背下来,教学就结束了。我认为,这样教就把这首诗糟蹋了。茅台酒要慢慢品,龙井茶要慢慢喝,李白的诗就是茅台,就是龙井。汪伦是把李白骗到自己家的,但要分别的时候,汪伦这个人奇怪了。李白出家门的时候,汪伦不送。李白出了村子,汪伦也不送。李白到了大路上,汪伦也不送。李白到了桃花潭边,汪伦还不送。当李白坐到船上,刚要走的时候,汪伦急急忙忙赶来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突然听到岸上有人踏歌了,请问:汪伦前面干什么去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汪伦为什么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这时候才赶来相送呢?五年级学生是怎么回答的呢?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一种可能,汪伦是酿酒卖酒的。李白突然得到家书,有急事要赶回去。那时候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更不能发个朋友圈,李白怎么办呢?他只能写一封信,放在汪伦家里的桌子上,只能不辞而别。汪伦回到家,一看到桌上的这封信,知道李白走了,所以急急忙忙赶到桃花潭边相送。”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说:“李白这是故意的,因为李白在汪伦家,又吃又喝又住,让汪伦破费了不少。李白如果告诉汪伦明天要离开了,汪伦肯定会准备好多美酒、好多礼物,所以他故意等汪伦出去的时候,不辞而别。”第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也许汪伦已经送过李白,把李白送到村口,送到桃花潭,送到大路边。汪伦回到家后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想:李白是我骗来的,李白走了我就送到村口就行了吗?当然不行。于是他再次带了美酒,带了家人到桃花潭边再次相送。这叫一送李白出村,二送李白上船。”第四个学生又说:“我是这样认为的,有可能汪伦是故意的,汪伦在哪里接的李白呢?是在桃花潭接的李白。他要前后呼应:我要在桃花潭接你,我也要在桃花潭送你。怎么送呢?要让李白终生难忘。李白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来到了桃花潭,就在李白一个人上船时,汪伦叫了一村子的人,突然出现在桃花潭的四周。全村的人踏着歌,来送李白。李白一下子汗毛竖起来了,不得了!周围全是來送自己的人。李白坐不住了,从小船上站起来,跳上岸去,握住汪伦的手说:汪兄啊,你待我的情意太重了,我怎么感谢你呢?拿笔来,笔墨伺候。李白挥笔写下《赠汪伦》。”这首诗就是这么来的,把“忽闻”二字的感人之处讲了出来。这首诗也就印在了学生的心里,终生难忘。这就是语文教育界所倡导的,诗歌教学,要重视想象。诗歌教学,要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之后,把诗歌背后的东西填进去了,把空白补进去了,还原了当时的情、景、人,那这首诗就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了。

关于送别诗,我也上过一组。这首诗是以歌相送,“唯有长江天际流”是以目相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以酒相送。还有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温暖的话语相送。以歌送,以目光送,以酒送,以话语送,这都是送别的外在形式。真正的内核是什么?是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朋友和朋友之间是有真情、真心的,真的才能打动人。这就是真、善、美。

李白和汪伦的友情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底层草根情谊最淳朴。抛却功利的情谊才是永久的、动人的,朋友和朋友之间的情谊要抛掉功利。真正的友谊是抛去功利、发乎真情的。这样的朋友才更为可贵,更值得珍惜。

第五种粉丝,是铁杆粉丝。有一次,我到外地讲学,回到南京南站,一出闸口,突然看见有几百名初中小女生在拼命奔跑,手里都拿着手机。我以为地震了,心里一惊。到了地下车库,我又一惊。车库里也站满了初中小女生,手里也全拿着手机。我问:“你们在干什么啊?”她们说:“我们在追星。”我又问:“什么星来了?”她们说:“韩星来了。”全是十五六岁的初中女生啊。当时我的心里一阵悲凉,我为我们的教育悲凉。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像唐朝人追李白一样,去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莫言,追伟大的科学家,我觉得这个社会才是有希望的。

唐朝时,还有追李白几千里的。谁?魏万。魏万追了李白几千里,就是为了一睹诗仙的真容。唐朝整个社会的空气里都弥漫着诗歌的味道。我们来看看魏万是怎么写李白的。

李白有写魏万的诗:“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魏万追李白追了几千里。“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后来一直追到扬州,才追到李白。“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他追上李白后太兴奋了,就把自己几千里追踪的过程讲给李白听。

李白太感动了,于是写了一首长诗送给魏万,这里截取几句:“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那魏万可不是一般的人,也是一个才子。他在金陵写给李白一首诗:“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名称希代宝,万里遥相逐。……君游早晚还,勿久风尘间。此别未远别,秋期到仙山。”李白一看,魏万这个人真的是铁杆粉丝,后来他就把所有的诗稿都送给了魏万。所谓“铁杆”,就是托付终身、托付最宝贵东西的人。

三、李白的朋友

朋友和偶像、粉丝的区别,在于朋友之间是平等的。李白的朋友有哪些?

第一种是知己好友——元丹丘。李白一生只为杜甫写了三四首诗,却为元丹丘写了十来首诗。元丹丘何许人也?一个道士。我曾经这样教李白的诗:第一课,李白是诗仙;第二课,李白是侠;第三课,李白是道士。李白好道,道家崇尚无为出世,所以李白在42岁以前过了很长时间的隐居生活。因为唐朝有隐居的风尚,隐得越深,名气越大,有些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关注。但是李白隐了很长时间,皇帝也没有召见。最后真正帮了他忙的,一个是贺知章,一个是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也是出家的道士。所以,李白和元丹丘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称他为夫子,什么样的人称为夫子?孔夫子,朱熹朱夫子,大儒才称夫子。他说“异姓为天伦”,他把元丹丘当作自己的异姓兄弟,这就是一种朋友关系。“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这绝对是道士的风骨,道士过的多是这样的日子。最有名的是李白写的《将进酒》,把元丹丘的名字也写了进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当然,这首诗一定是李白喝醉了之后写的。只有在彻底醉倒的时候,心灵彻底放飞,身心彻底解放,这叫“酒神精神”。

第二种是生死好友——唐朝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传说郭子仪和李白是刎颈之交、生死之交。一次,有个年轻官员被人陷害要杀头。李白从囚车上看到这个人相貌堂堂,觉得不得了。李白很自信,觉得自己会看人,他说这个人以后一定大有出息,于是求情把这个人放了。这个年轻官员就是郭子仪。后来李白也犯事了,郭子仪向皇帝求情,免了李白的死罪,李白被判流放夜郎。当时李白年近花甲,一路流放。后来皇帝立太子大赦,释放所有犯人。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后,作了一首千古名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李白和郭子仪的友情究竟有多深呢?李白曾经写了一首《战城南》送给郭子仪:“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当时杜甫有句话“武有郭子仪,文推李太白”,即:文人中最有名的是李白,武将中最有名的是郭子仪。这两个人是刎颈之交,互相救过命的人。

第三种是外国朋友——晁横。晁横是日本人,当时来大唐留学,还考取了进士,在唐为官。李白当时任职于翰林院,两人結为好友。后来,晁横在回日本途中遭遇风暴,所乘之船沉没海底。消息传到李白耳中,李白伤心欲绝,专门写了一首《哭晁卿横》纪念这位外国友人:“日本晁横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首诗充满深情,称晁横像明月一般再也不会归来了。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有着丰富的情感,尤其对朋友的情感特别真挚。但是,这是一个乌龙事件,以讹传讹,沉的并不是晁横的船。后来,晁横又和李白联系上了。

第四种是南京朋友——金陵春。李白在南京待的时间很长,对南京的感情很深。他一生中至少来过四次南京,时间跨度从公元726年到741年。李白为什么喜欢南京呢?第一,南京的山水吸引他。第二,南京人好客。南京人究竟有多好客呢?李白曾写过一首《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李白诗中的柳絮是充满香味的;“吴姬压酒唤客尝”,那时候南京的酒是米酒,老酒陈酒是压出来的,酒店里的是现压现卖,一定是原生态的酒,充满酒香;“金陵子弟来相送”,听说我要离开了,南京的朋友都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想走啊,但是南京的朋友不让我走啊,再喝一杯吧!再来一杯吧;“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问问那秦淮河的水,问问那长江的水,一江春水向东流,南京朋友对我的情谊比这长江水还要长啊!南京人的好客太有名了,载入史册。除了南京的山水美,南京人讲情义,还有南京的酒吸引李白。那时候,南京的酒叫金陵春,是一种老酒,家酿现压现喝的酒。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样的情谊才是最宝贵的?相信李白的朋友圈,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猜你喜欢

贺知章李隆基汪伦
李亨啖饼惜福
论电影《妖猫传》的传统文化意蕴
微访谈
美人爱欲与封建枷锁
读故事编故事之《赠汪伦》
杨贵妃生死奇遇
泪别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