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诗教学中美育路径探析

2019-09-10靳庆华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儿童诗美育美的

靳庆华

心理学研究表明,美的事物能够给审美主体带来强烈的审美愉悦。诗歌是一种文质兼美的文学形式。在儿童诗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室的板报、墙壁的合理设计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2],增强学生对儿童诗情境美的感受能力。比如在班级展示栏布置儿童诗作品,教室走廊张贴儿童诗配画,学校宣传栏展示优秀儿童诗作,师生筛选优秀儿童诗编辑成册并进行晨诵午读,学生自主组建儿童诗社团活动等。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和多媒体,营造良好的诗歌氛围和课堂学习氛围。如在学习金波诗歌《夏天》之前,教师可以先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渲染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更容易感受儿童诗中所蕴含的意境,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芬芳与色彩。

儿童诗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和诵读指导。诵读是诗歌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在审美和传递情感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诵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品味诗歌韵律,感受诗歌节奏,领略诗歌魅力,让学生尽快融入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中,还能增强诗歌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总而言之,诵读,特别是反复诵读,能够使儿童诗的文字生动活泼起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尤其在相关节奏和声韵的衬托下,让学生真正感受儿童诗所蕴含的美好意境,逐步形成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诵读作为切入点,开展必要的诵读品悟活动。比如在学习儿童诗歌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吟咏推敲,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要让学生对诗歌做到熟读成诵,充分领悟诗歌的语言美,在诗歌学习中获得美的感受,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还原诗人想表述的诗美、重建诗美[3]。

“儿童不仅能从诗歌中获得关照和愉悦,更能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在进行诗歌审美和升华时,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分析教材上的文本知识,那么学生便无法真正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意境,也无法真正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以金波诗歌《林中》为例,这首儿童诗充满童真和童趣。只有在孩子的梦境里,才能够听见心灵的鸟语和花香,才能够感受作者特有的审美意识。在教授这首儿童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他们进行角色体验。这样的教学反映了诗歌与儿童心理特征的契合,也反映了诗歌的功能特征,即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富有画面感,培养学生感知功能的体验性[1]13。

支架原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心理学家大卫·伍德最先借用其比喻义,泛指对学习过程的有效支持。后经维果斯基、布鲁纳等心理学家的发展、完善,最终演变出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是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的空间,因此进行动态导学设计。其主要特征是认知思维的挑战性、教学情境的互动性、支架搭建与撤离的适时性[5]。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为指导,选择具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并针对学情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内生性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持续推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改善学习效果。

如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诵读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首先要对儿童诗的背景进行初步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少年对盲婆婆的关心。这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在儿童诗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稳步完善评价方式,通过适当多元的评价手段,形成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使学生能够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成长。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美育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参与儿童诗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简而言之,深化儿童诗教学中的美育,教师应积极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多提供精美的儿童诗作品,引导他们对儿童诗的语言、内容、情趣进行感悟、体验,走进儿童诗所营造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模仿儿童诗的语言格式和构思,抒发灵动的感悟,逐渐提高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儿童的审美品位,维持并促进儿童诗的学习兴趣,形成诗意的生活倾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渠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倡导教学课程化。儿童诗审美教育要向学生生活拓展,向实践拓展,向体验拓展。基于小学教学层面的儿童诗,要指向儿童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情感生活,反映儿童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因此,教师要对儿童诗文本进行再度开发,激活学生的创作欲望。比如通过生活小事入诗、童眼看世界、童心悟自然、童趣化美德等方式,教師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表达,不断活化儿童诗学习的审美元素,深化儿童诗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和指导,开发儿童诗日记课程,持续推动儿童诗读写实践;利用晨读课进行儿童诗日记交流、分享、评价;扩宽展示渠道,开辟儿童诗展示交流平台,积淀、内化儿童诗语言格式和童趣,让学生感受并表达生活的诗意美。

儿童诗日记的设置能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儿童诗的美,将学习和生活中的幸福点滴都能以儿童诗的形式记录。

儿童时期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教育相关工作者重点研究的问题。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儿童诗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欣赏水平,让学生能够品味儿童诗中所蕴含的美学元素,高质量地品读儿童诗,为他们今后的诗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榕锋.小学诗歌分阶段教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庄鸿展.应然与实然,当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反思[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6(12):27.

[3]代绪宇,王珂.在还原和创造诗美中获得欣赏诗的乐趣:论诗歌欣赏的任务和方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7-22.

[4]韦宏.论儿童诗歌对儿童的影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2):72-75.

[5]盛艳.支架式教学的应用误区及其对策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11):40-42.

猜你喜欢

儿童诗美育美的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教案《创作儿童诗》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