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绘本,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2019-09-10闭春梅
闭春梅
摘 要:数学绘本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与数学知识巧妙融合,图文并茂,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帮手。因此,将数学绘本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有效的缓解数学课堂的枯燥,是数学教师改善教学方式的新出路。本文从“选取绘本”“运用绘本”“设计绘本教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对运用数学绘本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数学绘本;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传统教材编排往往以“知识点+例题+练习”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眼前,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问题在具体情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一方面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需要。而数学绘本在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的前提下,让学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会到最好玩又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不妨将数学绘本巧妙地设计到数学教学中,让它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选择绘本并将其合理运用到教学中呢?
一、合理选取绘本,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运用绘本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重视对教材和绘本的双重解读和分析,一方面,要选择既切合教材内容的数学绘本,让故事与数学知识成为两条并进的学习线索;另一方面,要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多作考虑,比如说小学生容易被绚丽多彩的画面吸引,因此教师要尽量选取生动、可爱的绘本,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故事更好地为创设数学活动而服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绘本《小小消防员》讲述的是三位消防员急着去游行,但他们的消防衣上的纽扣全部消失了,于是便开始寻找三组相配套的纽扣的故事。这个故事借助生活物品的属性,为学生巧妙地展示了“分类”的概念与思想。因此,教师在讲授“分类”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选取《小小消防员》这本绘本,让学生从给生活物品归类的过程中感知其中的观察、分类等数学内容与思想。再如,绘本《十个人快乐大搬家》将“10的分与合”的知识设计到巧妙的纸上游戏中,既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又能让学生逐步建立起“10的分与合”的概念。
二、科学运用绘本,提高教学的质量
合理选取绘本之后,我们会发现即使是最贴近教材内容的绘本有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绘本的篇幅冗长,要是全部运用到课堂中,会占据太多的知识讲解时间;或者有些绘本的语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复杂难懂。因此,教师在选取绘本之后,必须要再次结合教学内容对绘本进行审视,可以适当地增删绘本中的内容,让绘本既保留丰富的数学元素,又能让学生在完整、严谨的故事中学到知识。
例如,绘本《一起一起分类病》中涉及了很多次知识内容跨度很大的分类整理活动,那么这时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对绘本内容进行科学适当地删减,对绘本的语言进行重新编排,让教学中用到的绘本内容更加精炼。在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环节精简到3个: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观察分类情况,猜测分类标准;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分纽扣;第三个环节将数学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联通起来,让学生去分类整理他们身边的物品。这样一来,就让绘本更好地为课堂活动进行服务,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精心设计绘本教学,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为了更好地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要精心地设计绘本教学,教师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抓住绘本知识的本质进行课堂提问。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表面化的提问,比如“故事讲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类提问容易掩盖数学知识的内涵,将数学课堂变成语文课堂。绘本应该为数学教学服务。
例如,运用《女巫的神奇罐》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女巫的两个神奇罐一樣吗”,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再观察——验证——总结”的数学思考过程,以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有效的思考。
2.知识展现过程要循序渐进。知识展现是在数学活动进行中体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认知基础,根据实际学情和教学重、难点设计合理的、层层递进的数学活动。
例如,在运用《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教学时,让学生先在“找钥匙”的活动中感知“排列”的概念和规律;接着,让学生在“找路”的活动中发现排序规律;之后,再让学生在“整理宴会厅”的活动中运用规律;最后,让学生在“舞会”活动中增强对规律的运用能力。这样的活动设计层层递进,使得知识的展现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完全符合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能够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总之,数学绘本不仅仅是吸人眼球的故事书,它们同样是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的书籍。教师在运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遵循以上的建议,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进行趣味阅读,感知数学魅力,学到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黄晓波.“绘”出数学学习的另一面精彩——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25):22-23+50.
[2]张文毓.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74-175.
[3]王岩.数图结合 活化课堂 引思激趣——绘本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7(1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