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美文 引领班级建设
2019-09-10黄泽柳
黄泽柳
【摘要】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而在教育功利现象还较为严重的当下,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忽略,造成班级建设困难重重。美文诵读可以引领班级精神文化,澄澈班级氛围,凝聚班级力量,以隐性德育之形式让德育之路走得更远。
【关键词】美文诵读;班级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班级的有效建设离不开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又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程,而在教育功利现象还较为严重的当下,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忽略,往往也造成了班级建设出现零散琐屑、杂乱无章的现象,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缺乏,班级发展成了“无头苍蝇”般乱舞乱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无法完成。
班级建设的出路在哪?不少学校试图通过综合活动如美文诵读来引领班级建设,帮助班级构筑精神文化,从而构筑学校的精神文化。
一、借美文诵读引领班级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它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巨大的,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
当然,它的形成必须有所依托,毋庸置疑,美文是其生存的沃土,美文的诵读为其生根并茁壮成长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所谓“美文”,这里指的是广义的美文,即“美的文章”或“写得好的文章”,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古代、现当代文章皆在其内,其“美”多表现在精神之美、境界之美和哲思之美上。如古代经典诗词文赋,其往往蕴含着清静、中庸、中和、内省、慎独等和谐文化,孝悌、忠恕等家庭内部准则或交友之道,“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陋室不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等安贫乐道的大智慧,豁达乐观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随缘自适的苏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文天祥,等等。班级中,学生通过对美的文章进行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大概意思,想象语言文字描绘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感情、个性、精神、境界。这样的诵读几乎可以贯穿校园的一天,晨诵、午诵、晚诵、睡前诵,甚至语文课堂上也应经常诵读。久而久之,古今智者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等或可为班级学生所认同,甚至与自我观念等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班级精神文化,引领班级建设和发展。
二、借美文诵读澄澈班级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往往表现出好动、冲动、浮躁的特点,在喧嚣浮动的当下社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尤其是普遍心里浮躁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班级氛围,影响了学生在为学和为人方面的提升。对此,不少班级建设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训”式教育,一路“不许主义”地进行堵截追击,结果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效果。
伟大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教训在教育上是个愚蠢寡效的办法”“教训对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好的教育“不但叫人‘知’,而且叫人‘感’”“‘知’是我与事物对立,以我知‘彼’;‘感’是我与事物融合,彼我不分”“进步的教育偏重在熏陶。熏陶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渐渐地养成好思想、好习惯。见效虽不能怎么快,可是他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很显然,美文诵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美文之“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哲省人,对于青春期感情丰富的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共鸣体,让学生去“感”,去“彼我不分”,去无意识地接受熏陶,去涤荡、澄澈自己的内心,无意识地在内心调整自我,在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共鸣中主动实现好思想好品德的内化。
这一点深得不少班级建设者的认同,在此且列出两种情境展现美文诵读的神奇效果:第一种,自习课上或早午读课前,学生静不下心,班会课上觉得班主任说教太无聊,总想找个同伴聊天说笑,如果老师在讲台上命令“不要吵了”,估计学生能暂时安静一下,但改变不了内心涌动的潮水,如果老师说“我们来读一读林徽因的《我是人间的四月天》吧”,并放上背景音乐,这时制止的不仅是学生们的嘴巴,更是学生们的心潮。第二种,考前复习阶段,各种压力、问题困扰学生,使得他们无法静下心复习,心潮更为汹涌,整个人或被不自信的潮水所包围。这时,老师如果进行“不用紧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式的说教,或许收效不大甚至无效,倒不如尝试让学生诵读一下《沁园春·雪》,以三重奏艺术处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找回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美文就是这样使人内心澄澈的灵丹妙药,班级建设者可以用好这颗灵丹妙药,让她成为学生们的定心丸,通过诵读澄澈学生的内心,进而澄澈班级氛围。
三、借美文诵读凝聚班级力量
初中階段的班级建设,往往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班级学生的同伴关系不稳定,还容易形成小团体,小团体之间明争暗斗的现象也较普遍,这使得班级缺乏凝聚力,犹如一盘散沙。这不仅影响了班级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人”为根本的德育目的根本无法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更无从实现。因此,增强班级凝聚力势在必行。
“集体并不等于一群人,而是一个有目的地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机构。”其实,班级凝聚力来源于班级的共同目标及其对目标的实行力,来源于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学记》有言“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班级为学生的学友提供了可能,但要使之真正变为现实,还有待班级建设者的营造和有力推进。如在学习上,可以小组联动、小组竞争、班级联动、班际竞争,集体内部与集体之间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期待。但毕竟最后的评价制度对于学生的评价还是归结到个人身上,所以这种集体目标其实在号召力方面仍有所欠缺。但如果将之运用到班集体之间的综合活动,尤其是比赛活动中,效果更为明显。如美文诵读比赛。
首先,班集体内部有着明确的共同目标,有着集体愿景,每位学生都是集体的一分子,每一分子都有其应尽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最后的结果是“班荣我荣,班耻我耻。”这几乎是所有综合活动所具有的共同价值,当然,美文诵读也不例外。
其次,相比于校运会、科艺节等活动,美文诵读在班级力量的凝聚方面还有其独到之处,那是“美文”的特质所带来的。“美文”常常以崇高的审美体验,深刻的情感体验和顿悟式的体验吸引人和激励人,使人在诵读过程中不知不觉被其中的精神文化所引领,被其中的情理所打动,产生共鸣,文我不分,融为一体。古代经典美文,往往还蕴含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的思想内容,如诵读《论语》,可以得到处理社会上人己关系、朋友和邻里关系的准则——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尽力去成全别人,这就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这样察己知人,宽恕容人,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友吾友以及人之友,这样即可化解班级内部冲突。
美文诵读本就是一场精神盛宴,美文诵读比赛使这场精神盛宴更开阔更盛大更丰富,而为了让盛宴开得成功,学生们除了将日常积累加以升华,还各司其职,从筹稿到定稿,从领诵到合诵,从场景设计到布置,从演员到背景,台前幕后,充分准备。在这过程中,班级的集体愿景更清晰了,个体对集体精神价值更认同了,集体期待内化为自我期待,自我期待促进自我奋斗,自我与集体融为一体,潜移默化中,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内驱力合而为一,班级建设更上一层。
另外,美文诵读还可以为班级注入一股外动力。如邀请家长参与,可参与台前诵读或表演,或幕后策划,或台下评委,尽可能发挥家长的作用,给予学生向家长展现自己乃至自己所在班集体在校风采的机会,这对于形成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也大有用处。
班级文化的载体有多种形态,但美文诵读可以让精神文化成为班级建设乃至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无形之手育人,以隐性德育之形式熏陶、浸润着莘莘学子,“润物细无声”,深刻而绵长。它与读书养德、文化育德观念不谋而合,或者说它践行着读书养德、文化育德观念,也构建了养心、养德文化,引领了班级建设,为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服务。
参考文献:
[1]任苏民.落实立德树人:叶圣陶给我我们怎样的启示[J].中国德育,2018-13:53.
[2]吴式颖等.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