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与“非遗”联姻的实践与反思
2019-09-10周保平朱锋
周保平 朱锋
摘要:通过列举几个引入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院校近几年来进行“非遗”传承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结合的内、外部环境面临的制约与挑战,并提出了破解的思路与对策,以期能助推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实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现代学徒制与“非遗”之所以能够联姻,是因为“非遗”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这些“表现形式”中的大部分技艺,自古以来都是依靠学徒制来进行的,即以师带徒,师徒在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的具体指导下学习知识或技能。一系列的传统手工类技艺,从语言、绘画、雕刻、复杂的社会交往技能,到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往往都是通过这一形式得以传授、继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师徒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随着现代学徒制的产生,“非遗”传承搭上这一趟“顺风车”,从新的起点出发,将开创新的辉煌。
一、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由来及现状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制订了工作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 19号)的出台,标志着现代学徒制正式落地并进入实施阶段。2015年8月,经过“自愿申报、省级推荐、部级评议”的工作程序,教育部遴选出来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2017年8月,教育部确定第二批203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201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再度发文,部署对首批试点单位试点情况进行验收,对第二批试点单位进行年检,同时着手遴选第三批试点单位。8月份,公布全国第三批试点单位194家。这一系列动作,充分显示出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的决心。至此,全国参与试点的高职院校已达448家。2018年底,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结果通过《关于公布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验收结果和第二批试点检查情况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8] 187号)公布,全国共有124家试点单位通过验收。
二、试点学校的有益尝试
各试点学校依据所在区域特点,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在与“非遗”传承相结合、进行学徒制试点的探索上,多家试点单位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中,艺术类院校或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首当其冲,但也不仅限于此。笔者所在院校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前些年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就已经尝试将“非遗”传承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引进课堂,将豫剧祥符调开设为选修课。还与“非遗”项目“宋词乐舞”深度合作,与开封市宋词乐舞研究会所属剧团进行了“准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人才。剧团里的演员走进学校当师傅,学生周末参与剧团的开封“御河”大舞台演出,使校企合作达到了一个绝佳的境地。作为“非遗”项目的宋词乐舞表演,也改变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状态。确立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后,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表演艺术专业又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开封盘鼓引进了试点专业的社团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非遗”传承。就连未被列入试点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也建立文物修复大师工作室,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
全国各地职业院校也纷纷尝试将二者联姻。如,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请蜀绣、漆艺、皮艺、陶艺技能大师人驻校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产学双赢”的“师徒制”传承模式,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实施提供实践基地,也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还通过工作室振兴民族文化自信、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1]
杭州市西湖职高开设茶文化工作室,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茶制作工艺传承人为工作室主持人,传承人既是非遗大师,也是企业家,同时又是实习指导教师,在深层次上探索了现代学徒制实践,形成“塔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实践表明,非遗传承人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精湛的实践技能,更培养了学生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2]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刁纯志也曾对媒体说:(该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竹艺方向)与四川省青神云华竹旅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依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一批传承群体,是该校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項重要工作。[3]
可以看出,试点高校都开始探索人才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契合的问题,艺术类院校或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率先“试水”,力图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打开了一条初显光明的通道。
三、“非遗”传承的制约与挑战
(一)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就目前情况看,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大环境有待改善,这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政府部门联动机制尚未建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财政、科技等多个部门。举办职业教育的学校,归口到教育部门管理;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合作的相关企业中,国有企业归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管理,民营的只要有营业执照即可营业,尚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非遗”保护与传承,又涉及到文化部门以及其他众多部门。从国家、省、市各级情况来看,目前尚未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职业院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信息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合力。
2、“校热企冷”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对现代学徒制参与意愿不足,首要原因是我国就业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买方市场,企业形成了直接择优招聘毕业生的习惯,缺少投入人力和物力介入学生培养过程的习惯和意愿。作为企业,直接招工,比起花钱用3年时间培养一个职工,要来得快,成本也低得多。
为此,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说:“现代学徒制归根到底是一个校企合作的问题,校企共赢是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运转的基础保障。从职业的角度看,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发挥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但是,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发挥好育人主体的作用,或者发挥得不够。”“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我们就发现试点企业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表现被动,人才成本分担机制缺失,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4]
从工学结合改革,到订单联合培养,再到现在的现代学徒制,我国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歇,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但是“校热企冷”的现象也一直存在。2017年2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之路逐渐清晰》一文。文章指出: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163家获得备案的试点单位中,有102家试点合作企业没有经费投入,其余61家试点的合作企业承诺投入资金共13 237.62万元,只占全部项目总资金的22.09%,企业积极性显然不高。
3、职业教育地位有待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偏低,成了低学历的代名词。受陈旧观念影响,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加上在高考招生环节上职业教育处于第二梯队,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仍不平等,劳动收入相对偏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离“体面的工资收入、体面的工作环境”的实际期望还有一定差距。[5]“非遗”类企业从作坊起家,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经营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学生(学徒)毕业后留在“非遗”产品生产企业就业,心有不甘,这就可能造成出现毁约问题。企业先期对学徒发放生活补助(或者学费补助),毕业生能否留得住,也是企业的后顾之忧,因此,企业难以全方位大手笔投入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4、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对流不畅。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师团队容易组建,专兼结合。但真正打造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现代学徒制专业团队,还有不少障碍。首先,企业师傅无法进入职业院校的体制。公办职业院校属于事业单位,要想进入,逢进必考,新进教师就是高校的高学历毕业生。除此之外,是事业单位(主要是别的学校)调入教师。要组建现代学徒制专业团队,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要力量,再辅以松散型的“非遗”传承人、企业师傅、能工巧匠,这就造成企业师傅、能工巧匠对学校的认同感不足,短期效应明显。一些技术能力非常强的企业师傅、能工巧匠,缺少进入高职院校成为实践型教师的通道。尽管目前各地已经有了特殊人才引进政策,但因为学历、资历等各方面高门槛限制,企业师傅是无法企及的。
同样,高职院校教师走进企业进行锻炼,也有尴尬之处。在现有政策框架之下,教师即便按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要求进驻企业,身份上,既不是技术人员,又不是员工,也仅仅走走过场,接触一点皮毛而已。
(二)高职院校的内部环境
1、招工招生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的明显性标志之一,就是招工招生一体化。即招生等于招工,人校即入职,学生即学徒。这种关系,通过三方协议的形式加以固定,并且要约定企业每个月(或每学期)给学生(学徒)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或学费补贴。对于工科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型现代企业比较多,上市企业、大型连锁企业人才需求旺盛,对学生也有较强的吸引力。而“非遗”类企业,民营的比较多,发展规模一般不大,合作开办学徒班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有限。这势必给职业院校的试点工作增加难度。
2、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最大的特征,就是以学徒(学生)为主导的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培养为核心,双方共同培养,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运行的过程。其中,企业师傅长期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对“非遗”技艺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比较熟练,操作技能娴熟。在教学过程中,无疑应当起到主要作用。但这些企业师傅往往学历不高,课堂驾驭能力较差,而学校教师,尽管学历较高,理论水平较高,组织课堂教学能力较强,但实践能力不足,操作技能捉襟见肘,只能够纸上谈兵。[6]
而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人才培养,在师资方面绝对不可能是简单的I+I=2,双方教师的选拔、培训和磨合,需要扫清很多障碍。
3、传承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非遗”传承人习惯于恪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贯传统,但在产品研发等方面,思路不多,愿意投入的资金也有限,不少传承人仅仅能够满足于靠国家扶持,技艺“不失传”的底线。学校不仅要培养会操作的“工匠”,更要培养其研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无论是企业师傅,还是学校专业教师,这一点还是薄弱环节。
四、破解难题的思路与对策
现代学徒制与“非遗”传承的结合,目前正處于“试水”阶段,大面积丰收和推广的时期尚没有来到。试点,本身就是探路,就是摸索。因而,针对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破解的思路,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在深化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主导角色不可或缺。国家、省、市层面,应由政府组织教育、人力资源、财政、文化旅游等部门,成立一个协调组织,建立政府部门联动机制。建议尽快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治理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为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推行和“非遗”企业联姻——当然不仅限于“非遗”企业——扫清障碍。
从政策上,对“非遗”企业予以扶持,对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企业予以贷款、融资、税收等方面政策优惠。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继续教育、对职业院校承担实习实训任务、人才培养投入等方面,予以政策性引导。鼓励“非遗”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特色教材、校本教材开发,共同培养“非遗”传承人或者从事“非遗”产品开发。
当然,职业院校也需要“后退一步”,为企业释放办学权利。所谓“放权”,就是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由边缘地位走向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双主体”之一,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里的“权”,就是“人才培养实施权”,即在培养学生(学徒)的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培养达到什么标准等,企业都要有話语权。同时,还要消除壁垒和差异,实现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对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建课程体系和考核方案。总之,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留给企业更多的施展空间。荣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北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与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联手签约推行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该公司冀派内画,在全国首创文化产业博物馆模式,不仅把博物馆作为普及内画知识的平台,同时作为实现销售的便捷终端,以深化展览促进营销,再以营销提升展览档次和品位,从而形成展销互动的良性互动,被专家誉为“衡水内画模式”。双方通过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形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公司还将实习作品作价现场收购,实现了学生上学期间就有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参与授课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付国顺颇有感触地表示:这种培养模式,为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二)优化职业院校内部育人环境
1、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招工招生一体化改革。笔者所在学校曾经尝试在学生入学一个学期后,由企业到学校宣讲一一挑选学生组建学徒班一一签订三方协议。比起“入学即入职”的要求,看似慢了一拍,但更加切实可行。职业学校需要营造“非遗”传承的氛围,引导学生关注“非遗”,并将“非遗”传承作为一种使命。带着对“非遗”的责任感和浓厚的兴趣,就有了当好学生(学徒)的基础。企业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选拔学徒心中也更加有数。
2、结合“非遗”企业实际,强化师资团队建设。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企业越大,越上规模,合作的空间就越大。但我们身边,“非遗”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动力和后劲不足,职业院校可与行业协会结合,组建校企合作企业联盟,通过“抱团”,形成规模,为现代学徒制提供更多的施展空间。另外,对于企业派驻到职业院校的企业师傅,可由政府发放专门的补贴。以良好的待遇,激励更多企业师傅投入职业院校教学。
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也必须不打折扣地执行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包括实习指导教师在内的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洞察能力。职业院校也要按照校企合作计划,主动帮助企业师傅提高教学能力,真正与团队融为一体,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
3、增强“非遗”产品创新能力,拓展推广销售渠道。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职业学校教师必须主动帮助企业挖掘濒临失传的“非遗”文化,使之得以延续保存。产品研发、营销策划,包括线上营销,也要发挥优势,主动帮忙,让企业得到合作的实惠。
总之,现代学徒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是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符合新时代我国国情特点,能够切实推进产教融合,拉近职业教育与劳动用工制度距离。“非遗”传承若能够为整个社会所关注,并转化为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实际行动,职业教育将会有更多的政策与思路,学校与企业也会更进一步地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和“非遗”传承定能事半功倍,一些传统技艺也将得以传承与发扬。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条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助推传统特色产业发展,还更好地促进与推动劳动力就业,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杨鹰,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非遗文化[N].中国青年报,2017-05-22(10).
[2]叶鉴铭,杭州职教,与区域非遗共生双赢[N].光明日报,2016-04-26(15).
[3]阴法明,现代学徒制实施难点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
[4]李玉兰,现代学徒制如何本土化[N].光明日报,2017-02-15(5).
[5]韩云付,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的思考[N].嘉兴日报(平湖版),2016-08-02(5).
[6]陈运生,张新艳,基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师资团队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8(1).
[7]许世建,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基于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6).
[8]顾心怡,杨志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学通讯,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