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让中国平安与众不同

2019-09-10王大鹏

陆家嘴 2019年8期
关键词:区块人工智能客户

以保险为例,每天赔付的金额是3.8亿,全年接近14000億。每天处理3.11万人次的赔付,还有汽车、科研等其他服务。每天我们通过很多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包括个人客户。传统的保险业务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电话的。每天我们处理96万通的电话,一年超过3.5亿。这些数字说明一点,我们的业务覆盖面和客户数量、场景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的方式,去为我们的企业主力提供服务的一个必要基础。有了这些场景和客户基础,我们才能够发挥科技的力量。

与时俱进的平安

到今天为止,平安已经31岁了。1988年创立的这家企业,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8年-1997年。第一个十年我们集团专注保险服务,搭建体制机制,探索现代保险,把全球比较好的保险产品和保险理念引入到中国来。第二个十年,专注保险经营,探索综合金融,开始有银行、证券、信托等不同的综合金融业务,慢慢地都加到旗舰平台上。第三个十年是科技进场,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驱动企业的发展,强化综合金融服务,探索金融+科技。今天大家看平安的LOGO可以看到,LOGO下面有四个小字就是“金融科技”。

从2018年开始平安进入第四个十年。第四个十年平安开始探索金融+生态。目前,综合金融、汽车、房产、智慧城市、健康,五个生态圈构成了我们的业务场景,通过金融和科技深入到场景,服务我们的客户。

我们的科技聚焦主要是在软件方面,我们投真金白银招聘相应的人才做相应的产品,包括基础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生物医疗、认知、商业等。之前投入比较多的是大数据,做每个东西都跟数据有关系,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会聚焦人工智能。

新的科学技术是如何帮助我们这家企业在最近的十年里面快速成长?

偏硬的科技,我们自己不太研发,我们通过投资的方法参与了这方面的建设,我们投资的客户把科技的触角延伸到了硬件领域,组成了我们在科技创新板块的基础。

科技是如何帮助中国平安与众不同?中国平安开始做科学技术,因为我们的体量非常庞大,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变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星星之火现在已经开始燎原,我们有很多专业子公司,包括银行、平安证券、产险、养老险,所有的公司都通过科技力量做自己的业务转型。

我们自己开发了人脸识别技术,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员工每天上下班通过闸机照一下进去了。这些技术也用在一些核保理赔上,如何确认客户是我的客户,如何确定他的身份?通过人脸识别、声音识别。还有微表情的识别,面谈的时候,借款人的表情是否在隐瞒一些东西,从而带来这笔投资的风险,这是技术帮我们辅助控制的。

因为我们的保险产品跟人类的健康相关,我们把业务触角也从金融延伸到健康和医疗相关的场景,通过识别X光片的异常,帮助医生提升识别率。

去年10月份我们为香港金管局设计的第一款用于金融规模化部署的区块链,用于供应链金融和贷款相关的金融业务场景。区块链上信息的可信度提升,节省了很多的人力、时间,让门槛变低了。

我们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环保,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发现黑臭水体的位置,监控哪些排水口的位置是否异常,包括人、异物等等。

我们让人工智能创作音乐和绘画,平安集团办公室挂的小画都是机器人的画,我们打印出来裱起来挂在墙上。这背后的技术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我们参加了一些国际比赛,印证我们技术的领先性,并且把它做成一款产品,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

平安有这么大的一个公司,我们希望这家公司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一个大脑,这个大脑应该代表平安做整体思考。人有五官,他听到一些东西,看到一些东西,开始思考一些东西,记忆一些东西,这都是人工智能的一些基本要素。看起来平安应该有一个覆盖全面信息、考虑特别的完善完整、服务我自己业务的一个大脑,我们叫它为“平安脑”。

它在做哪些事情呢?这些数据来自于我们自己的业务场景,我们自己的数据,客户的数据,都得到最高等级的保护。数据包括结构性数据,我们可以用表格画出来的数据,每一列、每一行,属于结构化的数据;还有非结构化的数据,比如说图片、单据,还有自然语言和合同文本等等。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做画像,包括渠道的画像、用户的画像和产品的画像。画像其实是一些标签,让机器人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中间这一层就是模型和平台,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构建一些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搭建解决方案,应用到最上层的业务场景里面去。

金融是我们的主业,它的场景有很多,但是聚焦在4个大方面:运营、服务、风控和营销,这四方面也是一般的金融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基本步骤。这里面有一些细节,运营包括日常的身份认证识别,之前是靠人做的,票据识别也是靠人做的,每个人投入时间做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是成本,我们希望能用更少的成本服务我们的客户,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水平,AI技术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

风险控制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块,我们有那么多投资业务,我们可以看到客户委托给我们的钱投到哪里去了。资金的分布、资产之间的关系,我们自己把这些绘制好之后,用于资金投放风险的控制。我们有7*24小时的风控机制,每天早上8点钟投资人会收到工作报告,进行上午、下午的工作处理,晚上数据会回到机器人的脑子里,机器人会算一夜,把相关的风险信息提取出来,包括抓取到的舆情、政策有什么变化、国外有什么动荡、资产所处的地域有什么关联的风险、对投资标的有什么影响,这背后是有一套大数据和AI相关的平台支撑的。

集群化、矩阵化、原创化的体系

我们通过科技的方法提升平安集团相关的业务领域,是需要一些投入的,如果回头看的话,近10年我们每年是1%的投入,已经投了1000亿了,这个投入还会变快。

我们希望构建的体系是集群化、矩阵化、原创化。集群化指的是我们为了做相关的技术创新,成立了相关的机构,包括8个研究院和50多个研究室。从研究院的名字上可以看到我们想做哪些事情,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智慧城市、区块链、云计算、宏观经济、生物医药。平安每一笔投资出去的时候,尤其战略投资,可能都会有配套的科研体系支撑。不单是通过金融的方式参与一些行业,同时通过自己的科研能力深入优化那个行业,让那个行业的效率变高。

矩阵化是交叉融合的,在平安的氛围里面,创新的意识和自我的危机感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在用技术的时候张力是很强的,我们会经常拷问自己这项技术用在现在的场景上价值如何,是否可以用在更多的场景上,这样的场景多了以后,平均的成本会摊薄。包括现在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相关的技术,在科研阶段我们已经投入到具体的生产过程当中,确实看到很好的成效,对于企业家来说最简单的就是成本会降低。以后肯定需要人做的事情会下降,但是人做的事情内涵会变化,可能以后最宝贵的是人的时间,甚至可能会因为使用的某一项服务得到报酬。

我们最大的成本是在相关的训练过程,机器人如何学会一种能力,是需要你教它的,就跟现在给孩子报学习班一样,需要老师教他才能学会。机器人也是一样的,需要持续性的学习和投入,这需要你交学费,这是我们投入比较大的方面,需要相关的投入才可以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

原创化,我们是开放的平台,需要跟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合作,甚至跟国外合作,我们更强调自己做,自己做的东西才容易适应我们多变的业务场景,这样我们灵活转向的能力和速度变得非常快。我们可以很短时间,一个月之内推出一个东西出来,第二个月发现这个东西没有用就立马停掉,非常灵活,这都需要非常大的后援体系作保障的。我们有9.9万的科技人员,研发人员2.9万,顶尖科学家1000多人,都是国际顶尖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专家。

【本文根据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中心专家王大鹏在上市公司创新峰会上的演讲内容整理】

猜你喜欢

区块人工智能客户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机会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2019:人工智能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人工智能与就业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