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2019-09-10杜燕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语言表达能力

杜燕

摘要:爱因斯坦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感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师的本领之一。教师说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教学实践不断地在启示我们:成功的语言才有成功的教学。教学的问题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教学语言的问题。课堂教学不仅是博大的科学,也是优雅的艺术,是严谨的科学性和别致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教学语言,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仔细观察那些资深的地理教师的教学语言时,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高度概括,简洁清晰二、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三、科学严谨,准确精炼四、广纳百科,综合给力。

关键词:教学语言艺术;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32-01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由此可见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的问题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教学语言的问题。课堂教学不仅是博大的科学,也是优雅的艺术,是严谨的科学性和别致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教学语言,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地理教学语言反应了一个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素养和教学功底。仔细观察那些资深的地理教师的教学语言时,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生动的表达,鞭辟人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简洁凝练的概括。教师只有具有这样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高度概括,简洁清晰

高度概括的语言应是言简意赅,在介绍地理事物,陈述观点,发表见解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快了解老师的说话意图,领会要领,应力求简洁,尽量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这样能产生“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恩格斯曾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例如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可以用以下的语言:“风积黄土,内力抬升,流水侵蚀(黄土高原);“基地下沉,泥沙沉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壳上升,河水下切,湖水外泄”(刚果盆地);这样的表述简洁有力,既说明了成因,内力和外来共同作用于地貌的形成,而且这样读起来还朗朗上口,具有韵律美。还有如气候特点的描述,“热带大陆”“干燥大陆”概括了非洲气温高,降水少的特点。“湿热大陆”是南美洲的气候特点;“洋流送暖、西风带雨、海岸曲折、山脉东西”这16个字就把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因素表述得一清二楚。

同样,人文地理的内容也可以高度概括,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对城市选址因素分析,就可用“风、水、宝、地”这4个字来概括:“风”指的是要考虑当地的盛行风及风的来向;“水”指的是河流及河流的流向,“宝”就是指资源的分布,“地”就是指说出的地理位置。旱涝灾害成因分析则用“天、地、人”3个字来展开表述:“天”指气候因素,“地”指所在区域的地形、河流流域特征,“人”则指认为的影响因素。再比如对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学习,笔者用了“砍了烧,烧了种,种了收,收了跑”开概括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轻、薄、短、小”来归纳出高新电子产业的特点,都达到了浓缩即精华的教学效果。

2.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地理语言不仅要求简洁、高度概括,同时也需要形象生动。《库拉佐夫地理教学法》中讲到: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是未经感知过的,在教学中需要用生动、丰富、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特别是像一些抽象难懂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在语言用词上如果能够做到形象生动,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内化,还能借助于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地理教学语言可以是优美动人的。如在学习“极光”时,我是这样描述的:极光像是一条横卧高空的变色龙,最初像是彩虹,一会儿变成紫红色,一会儿变成淡蓝色,一会儿又变成浅绿色。极光的形态很诱惑人,有的似帷幕下垂,有得似火焰跳动,有的似彩练腾空,有的似轻纱淡抹……千姿百態,变幻莫测。学生在这种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中,似乎能“看到”或“感觉到”极光的美妙与神秘,从而得到丰富的想象与美感,并真正理解极光。地理教学语言也可以运用诗歌、歌曲、谚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例如在引入黄河这节课的时候,可以播放“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一”这首歌,即刻就能轻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课。在分析沙尘暴的成因,一是大风,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为了使这些繁杂的知识点活跃起来,我用一句歌词“你是风儿,我是沙”来总结,在学生的一片笑声中,我知道他们轻松快乐地掌握了知识点。

生动、形象、美好、有趣的地理教学语言使枯燥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能够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被学生理解,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

3.科学严谨,准确精炼

地理是一门学科,科学就要求专业化,而专业化就要求语言的表述科学规范,准确达意,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以“侵蚀”为例:从侵蚀作用来看,可以分为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流水侵蚀按照方向又可以分为侧蚀和下蚀,下蚀作用在河流上游比较明显,往往形成V型的河谷地貌;而侧蚀作用在河流下游比较明显,形成U型的河床地貌。这一“下”一“侧”从两个方向把流水侵蚀的微妙差异说了个清楚明白。再如冰川侵蚀中的一个“刨蚀”,就刨出了锋刃,塑造了角峰、冰斗等冰川地貌,真是怎一个“刨”字了得!

4.广纳百科,综合给力

地理学科又是门综合学科,即涉及数、理、化、生等自然学科,也覆盖政、史等人文学科。地理学科的这种“杂”,就要求地理教师能通晓其他学科知识,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地理,这就体现在地理语言的运用上,也可以综合使用,借用其他学科的用语,达到更好的学科效果。

例如在学习方向的字母表示时候,就可以利用英语的东南西北的单词来解释,方向的东南西北的缩写分别是用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再如在讲学习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时,可以结合当前广西柳州市市郊一村庄发生严重的大面积塌陷的时事来分析,这样就显得更给力!

爱因斯坦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感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师的本领之一。教师说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教学实践不断地在启示我们:成功的语言才有成功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结合地理的特色,让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深刻的烙在学生的脑子里。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的优化探析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快乐体育教学特征的解读
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
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措施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