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新名校集团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019-09-10市教育局课题组
市教育局课题组
名校集团化战略是杭州市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举,为全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并得到推广,被新华社列为中国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五大模式之一。至2018年底,全市教育集团已从2004年的28个发展到2018年底的371个,成员单位1385个。其中,全市中小学教育集团174个,学前教育集团197个。六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面达83.85%,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面达74.33%。与2004年相比,教育集团在数量上增加了13.3倍,成员单位扩大了16倍以上。名校集团化战略已成为全市教育体制创新、管理优化、质量提升的强大引擎,形成了基础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办学品质全面提升的杭州方案。
杭州名校集团化战略已步入第三阶段
杭州市名校集团化战略从单个学校的探索到县域的整体推进,再到如今的跨区域提升,有效地提高了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优质教育均衡化驶入快车道。
第一阶段:探索“名校+”的1.0模式(2004—2011年)。自2004年首次提出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以来,杭州市大胆探索了“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民校”“名园+民园”“科研院所+学校”等办学模式,以一批成熟的中小学名校集团化与幼儿园名园集团化为一体两翼,城区教育集团的组建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的缔结为两轮驱动,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区域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第二阶段:形成区域特色共同体的2.0模式(2011—2014年)。为满足不同区域教育特色发展需求,涌现出了三类体现区域特色的新模式。第一种以西湖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为代表,以优秀管理团队输出为特征,实行“捆绑式”结对,推进区域内城乡学校理念、特色、管理的一体化;第二种以江干区“新教育共同体”为代表,重点打造“名校新校”“区域联盟”“教师研训”“院校合作”四个教育共同体;第三种以拱墅区“学校发展群”为代表,以“分片规划、平等组合、鼓励个性、捆绑考核”为基本组织原则,充分发挥“群主”学校的辐射作用,带动“群”内学校的发展。
第三阶段:探索从县域到市域的新名校集团化3.0模式(2014年至今)。随着主城区与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四区的深度融合,杭州市进一步提出以“跨域突破、县域盘活、师资融通、技术带动、治理跟进”为主要特征的新名校集团化办学。一方面,市区两级共建优质高中,如市属首批名校集团学军中学教育集团和杭二中教育集团首次跨出主城区,在余杭、萧山分别签约设立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和杭二中钱江学校。另一方面,市属高中名校出“市”入“县”办学,如在建德、桐庐、淳安三县(市),市属高中名校与县(市)属高中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推动六城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向三县(市)延伸。
驶入快车道后的三大难题
新老城区的深度融合,使名校集团化办学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的难题。在城市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教育面临“同城同待遇”的严峻挑战。尽管城区规模由原先的六区扩大为十区,但优质教育资源仍主要集中在六城区。如何让新四区与六城区教育均衡发展,使十区孩子共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显然,市域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结构需要调整。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名校集团化办学面临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的难题。如何留住农村生源,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这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对名校集团化办学提出的新挑战。仅淳安一县,每年外流小学一年级新生就达千人之多(含乡村流入城镇地区)。为解决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问题,近年来,桐庐、建德和淳安三县(市)提出以“使城鎮成为宜居之所”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公共服务水平,突出新型城镇的教育、文化内涵品质。这一思路的变化,使教育部门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重新分配的压力.不仅要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优化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而且要配置符合新型城镇建设要求的优质教育资源。
以市区带市域,使名校集团化办学面临“地区政策不统一”的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更加凸显,优质教育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的态势更加明显。由于省管县体制的束缚,市与县(县级市)的人、财、物等无法互通,导致不少举措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城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支持也仅是杯水车薪,其改变也是微乎其微。以市区带动市域的教育发展,是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改革新思路,也是破解问题的重要抓手,但它需要打破市县层级之间和县域之间的壁垒,需要在机制上有所突破。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如何冲破县域壁垒,在市区带动市域发展上有所作为,这是当前杭州市推进名校集团跨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突破发展瓶颈,大力推进新名校集团化
完善支持政策,理顺新名校集团化办学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组织领导。相关部门联合组成市域范围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办学指导工作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全市基础教育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工作。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市财政每年预算内安排名校集团化发展专项经费,各区、县(市)财政将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并设立教师流动专项资金,研究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第三,完善编制管理。市教育、编办和财政和各区、县(市)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市域范围内教师编制统筹配置有关政策,推进跨层级、跨区域教师编制划转改革。酌情增加名校集团核心公办学校教师编制,加强核心公办学校管理力量和名校集团非独立法人校区管理力量的配备;中学教育集团核心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小学、幼儿园集团核心学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可适当提高。第四,健全激励机制。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对跨校(不含校区)承担支教任务一年以上的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除享受派出单位相应工资福利待遇外,还可按照受援地区规定另行享受补助;完善并推进名校集团办学考核评价,对在推进新名校集团化战略中作出较大贡献或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行政奖励。
主抓师资均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更广意义上的共建共享。一方面,要探索教师的“无校籍管理”,加快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这对于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杭州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实行“柔性交流”,积极鼓励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参加校际交流;第二步试行“区域交流”,根据地域范围相近、环境要素相似的原则,将区域学校划分几个教学协作区,在协作区内教师实行动态交流;第三步探索“刚性交流”,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出台教师交流实施意见,全面打破教师原有的校际界限,逐步推行县域内乃至全区域教师交流。另一方面,要探索教师的“无边际学习”,逐步实现学校资源的全方位开放。“无校籍管理”的实质是教师资源的重组,而“无边际学习”的实质则是教师资源的增值。如设立“学校邀请函”栏目,学校自愿将教科研活动信息向全区域公开,教师可寻找感兴趣的或是有发展需求的培训信息,在落实、安排好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请参加。这将有助于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实现区域范围内更广泛的教师在职培训。
提升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推送。第一,探索“教师走网”,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隙覆盖。所谓“教师走网”,是指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导向,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网络平台,教师在该平台上通过专业化的诊断、答疑、辅导等方式在线贡献智力资源,其实质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个人专业资源的分享。“教师走网”不失为一种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直接聚焦学生,并创造性地打破了教师流动与人事关系和工作岗位的相互依附关系,有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整合。第二,推行“數字学校”,创建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整合“名师公开课”、网上名师工作室、一师一优课、微课学习在线点播系统等教育视频公共服务平台,创建集全球优质教育于一体的“数字学校”,加强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推送与交流工作。
加强现代教育治理,完善集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第一,完善集团章程建设。章程是集团各成员单位发展的共同愿景和共同约定。新名校集团要在原有集团章程或联合办学协议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形成新集团章程,作为新集团推进依法治教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行为准则。第二,促进集团自主管理。创新、优化名校集团内部治理结构,提高集团章程的约束力,完善集团理事会负责制和民主协商制度,形成集团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治理体系。落实集团成员单位权利义务,进一步明确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提高名校集团管理效能、办学绩效。
本文节选自2017年度杭州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获奖文章《新名校集团化:推进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调研报告》,部分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