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行会计准则浅新

2019-09-10陈华夏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7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改进事业单位

陈华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我国目前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来看,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现行事业单位能够结合市场的动态变化,结合国家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加强会计准则改革,确立符合国家要求的会计准则,以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就着重探究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问题:改进;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相应的事业单位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创新其管理的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内部的建设工作,以保障事业单位能够在时代的变迁中历久弥新。在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财务方面的管理工作。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这就要求相应的事业单位能够结合时代发展,不断优化创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深入剖析会计理论知识,且能够全面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不断创新会计思维方式,保障现行事业单位能够达到实际的发展要求,提升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会计原则难以实现,收支项目不协调,报表体系不够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行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得不到有效的确定,难以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性建议。

(一)会计原则

大部分事业单位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该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保障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且获得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的总体资产和负债情况。收付实现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向。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发现,由于收付实现制主要是加强对企业单位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的记录,其工作内容覆盖面相对较小,难以为事业单位的决策机构提供相应的资产信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还会出现收支项目不协调的现象,因为登记人账的物资出现错误,相应的会计准则难以高效落实,难以全面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而收支不平衡直接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财务问题,引发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二)核算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则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不断优化创新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在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保障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果。但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仍旧沿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增加了事业单位工作的难度,且难以将固定资产通过提取折旧等方式转化为有形资产进行核算。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账面的价值和净值的差额会逐步增大,进而出现事业单位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造成企业单位真实的资产情况得不到有效的反应,同时还会引发事业单位虚增净资产的现象。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管理体系相对较陈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协调。

二、加快事业单位会计发展策略

为了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则需要逐步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以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且能够加强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全面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完善会计报表体系,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建立全面的会计准则。

(一)修正和完善会计原则

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其最主要的问题则是因为,收付实现制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为了有效加快事业单位的发展,则需要调整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系,通过权责发生制,全面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将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企业相融合,且能够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动态变化而不断发展,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加强事业单位资金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以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客观需求。相对于收付实现制来说,权责发生制在确定收入的前提下,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积极落实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以加快事业单位的发展。而随着国家出台的会计准则,则要求事业单位能够结合其实际的发展状况,制定符合事业单位运作的核算体系。

(二)完善核算方法

在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障企业资产评估的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则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合理的应用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且能够通过有效的核算为事业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障,避免因会计核算工作的失误,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财务问题。这就要求相应的事业单位能够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核算意识。在会计准则应用的过程中,结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全面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同时,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确定固定资产应用标准,不断规范固定资产的运用行为,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相应的事业单位能够创建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在事业单位实际的工作环节中,逐步加强固定资产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分配。通过该方式以保障事业单位能够正常运行,加强事业单位账目内容的管理。

(三)改进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体系运行的效果,将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高效落实,则要求相应的事业单位能够充分意识到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管理的体系,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评估和管理工作。同时,能够综合考虑到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不断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结构。在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创建的同时,能够结合事业单位的活动,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的经费核算工作。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要求事业单位能够结合市场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不断强化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工作环节中能够了解资金的动态,全面加强会计管理。为了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创建更加细致的科目,全面加强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管理,更加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保障事业单位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则要求事业单位能够结合市场的动态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能够全面加强会计管理改革,明确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增强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改革工作已迫在眉睫,这就要求相应的事业单位能够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且能够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会计体系,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璋.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注意的问题[J].财会学习,2017,(8).

[2]杨志昆.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探讨[J].财经界,2014,(24).doi:10. 3969/j. issn.1009 -2781.2014.24.189.

[3]李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下旬),2016,(3).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改进事业单位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