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杨明宇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杨明宇

摘要:国际贸易融资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因此,研究国际贸易融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论述了国际贸易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工业国家争夺市场份额的斗争更加激烈,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产生了强大的影响,经济效益的比重使国际贸易得到加强。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要性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产品滞后、金融业务风险和低线性控制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分析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希望能够解决我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一、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滞后

当前国际贸易结算的非单证化趋势很明显,而国内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大都以传统的信用证项下的如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进口TT融资为主,集中于单一的结合信用证、托收、汇款等结算方式,而相对于国际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极少,缺乏技术附加值较高的自主研发产品。

供应链的融资路径是相同的,主要是基于文件,单一交易基金的服务信息整合能力较低。贸易链中货物和资本流动的数据无法实时传输和分析。

(二)贸易融资业务存在风险

做好国际贸易融资经营管理,摆在我们面前仍然有许多难题,例如,相关的客户服务经理、业务人员的数量和业务质量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所以每家银行都应有一个单一的业务形式,并致力于更好的业务,但是随着市场份额竞争愈加激烈,以竞争的条件吸引客户,对企业客户的信用检查和要求便会越来越低,简化了贸易融资风险的管理,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由于复制件数量难以比较,报关时间长,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验证提单的真实性,这就导致了在认证过程中出现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而风险管理的主要重点是防范客户信用风险和消除市场风险特别是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我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在贷后管理中,贸易融资管理仍按照傳统的贷后管理模式进行,但没有专门针对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融资的贷后管理模式。风险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管理。同时,在实际融资风险、偿债风险、外国银行和企业恢复经营风险等方面,都会受到法律的阻碍,导致融资无法获得退款或造成损失。由于对国际贸易金融领域的风险认识不足,客户经理和审核员对新业务产品不感兴趣,影响了国际贸易金融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三)线条化控制程度较弱

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控制。首先,政府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部、信贷管理部、运营管理部之间没有协调与合作的机制,相关信息并不相互依赖,各机构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其次,未开发技术措施的公共部门和商业银行在信息平台的开发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无法控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国际贸易融资的活动增加便利。所以,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投资不足,缺乏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缺乏严格控制,无法有效管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融资品种单一

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在国内贸易融资产品中仍占主导地位,且业务类型相对简单。在进口贸易金融产品中,只包括定期存款的发行、发货担保、进口票据、国外支付等服务,金融出口贸易的融资产品中,只包括出口押汇、信保融资和出口商票融资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的使用数量仅仅是银行的国际贸易金融产品的数量。打包贷款、福费廷等业务品种则很少进行业务的推广。在促进新产品销售方面,银行每年在贸易领域推出的新国际金融产品很少,客户的使用频率较低。新型的进出口金融产品使用并不普遍,主要使用传统的进出口融资业务。此外,海外代付等传统表外融资业务计入表内业务核算,这将会使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资本占用大幅增加,银行与企业可选择的结算方式更加少。国际贸易和金融产品办理手续繁琐,审批流程长,效率低,也是客户办理业务比较头疼的地方。

(二)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到位

对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无法有效把握,银行调查人员无法了解一个公司的生产和交易流程,如企业进出口的具体货物名称,该货物具体的销售流程,上下游客户是谁,货物销售后什么时候能收回资金,以前的回收资金记录,当前该货物的市场价格等。如果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那么贸易融资业务就会失去了它的安全性。如果公司跟踪货物,对真伪研究盲目鉴定文件,那么它就为公司提供了伪造文件和筹集资金的能力,这危及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基础。公司实际生产和活动的缺乏、财务管理的失实、公司财务数据的失真以及对财务数据的详细了解,这是所有参与银行融资的公司的敌人,包括贸易融资业务、银行融资业务都位于悬崖的尽头。银行提供融资后,无法有效控制商品的买卖权,银行自身的权利和利润便会丧失。

(三)缺乏相对独立的专业化审批机构

虽然国内一些银行和金融公司已经成功地建立了跟单中心,但对部分或全部贸易金融业务进行集中管理,是为了规范业务,防范经营风险。贷后管理仍然相对广泛,没有对与业务相关的商品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和国家风险实施单一的、相对独立的审批机制。总部对贸易融资业务的信贷审批控制较少,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工具,在银行层面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业务流程。

三、针对国际贸易融资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加快产品与技术创新,提供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加强金融产品协调创新,实施定制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积极拓展国际保理、供应链融资等国际贸易融资新方式,积极参与结构性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汇款等。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和国际贸易融资组合的产品创新,基于人民币贸易结算下的国际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建立更加灵活、简单和高效的业务为出口应收账款提供融资,为可收汇额度提供融资,为进出口保理提供融资。简化国际贸易金融产品的业务办理流程,审批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

为了更好地防范贸易背景下的虚假风险,商业银行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对公司过去交易记录的分析,并在过去交易的基础上得出具体交易的合理性。当客户申请贷款时,商业银行会仔细分析公司过去的交易和交易对手的情况,评估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将其与订单的数量进行比较,并在同一类型的公司中进行调查,从侧面收集信息。

其次,应在分析传统文件的基础上扩大资金,并应采取各种措施来核查贸易基础的信誉。如对应领域的出口融资、对外贸易的海关系统发放贷款用于确认出口可收回额度,同时抽查企业的海关出口报关单。在收集运输单证的同时,要对进出口报关单、进出口关税报关单等材料进行核查,保持对贸易历史的真实性。

再次,要求客户经理对公司进行详细的审查。检查公司的订单,现有的生产设施,生产启动,管理原材料和储备,成品的交付、运输等,同时检查的情况在开采和加工企业通过合作伙伴和理解公司的供应链办公室地位,等等。

(三)调整机构,优化流程

商业银行要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制衡的业务营销风险管控机制。

首先,要在业务流程中建立与国际贸易金融业务特点相适应的客户评级信用标准。因此,国际贸易融资客户的信用评级标准应根据客户交易时的信用记录、上一年度的交易情况以及交易特点来确定。

其次,贸易财务审批必须完成技术专业知识审批和客户审批两个流程,并方便买方审批流程。

再次,在设置业务流程时,必须单独配置贸易融资产品的各种特性。例如,商业产品,如出口信贷融资,可以识别贸易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关注技术筛选简化客户的信用检查过程中,为顾客提供客户信用需要指出现金流实现救赎的进口来源,TT融资进口和其他商业产品应该显示必要的技术和信贷审查客户端。

通过加强条线化管理、专业化运营来提高内部风险管控效率。

四、总结

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带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巨大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如何发展国际贸易,促进我国的贸易全球化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针对融资品种单一、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到位、独立的专业审批机构的缺乏的情况,提出加快产品与技术创新、提供差异化产品与服务:引進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调整机构、优化流程的解决对策,希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状况可以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一博,我国中小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 08):31-32.

[2]肖嘉滢,国际贸易融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全国流通经济,2019( 03):24-25.

[3]郭洪燕,张雅婷,陈滢欣,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及其风险防范探讨[J].时代金融,2018( 35):350-353.

[4]刘婧晓,浅析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利弊及发展策略[J].时代金融,2018( 32):149-151.

[5]刘骋程,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的融资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8( 32):130-136.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