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0金春琳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7期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财务会计管理新会计制度

金春琳

摘要:财务管理就是一项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型工作。而財务管理分属下的财务会计管理则是指通过计算企业内部门有关资金流动的报账情况,对企业内的部门进行全面而系统监督,并且为企业相关负责人、法人代表和与该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等提供企业的财务经济信息,为他们后续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提供一个真实有效的决策信息。另外,财务会计管理对于保证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财务会计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分子,在新会计制度的约束下,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财务会计管理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它要求企业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度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财产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调查,并根据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理性地预估各项资源、财产所可能带来的损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数据信息作为审视企业经济的重要来源,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也需要不断地推动和改进。新会计制度的制定,更深入地对会计制度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机制,稳定了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新会计制度所具有的独特性、高效性和科学性与税务税收工作相吻合,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氛围。在该氛围的烘托下,会计信息更具有公开透明性、正义性以及真实性,能够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互指导,在引领公司财务管理的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新会计制度和谨慎性原则的内涵

新会计制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针对社会存在的各种类型企业的管理技巧和方法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在原来规则、制度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地划分了会计制度、基础的经济成分和各种准则制度,使会计工作更加深入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帮助企业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新会计制度根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而制定,并以此提出和实行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各项工作管理准则,更加完善了新会计制度的价值体系。与此同时,国家方面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就有关税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这项有关纳税、缴税报告条例的颁布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税法环境,并且从企业投资、资本融资和企业经营过程中现金流动以及企业利润分配的管理方面区分开来,一方面保证了新会计制度的不依附性,另一方面又将新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紧密结合,极大地发挥了新会计制度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一般用于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中,是指合理地计算企业实施某些活动或者投资可能会发生的亏损和费用,对于资产或收益、负债或费用等都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不可以多计费用或少计费用。另外,在对于某些经济业务来说,财务会计管理在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和计算程序可以供选择时,在不触犯财务会计管理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应当尽量选择对企业利益产生影响最小的处理方法和计算程序进行处理,合理地计算可能会带来的一切亏损和费用,在谨慎性原则下,宁可预估可能带来的损失,不可预估可能带来的收益。

二、分析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的应用现状

谨慎性原则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具体的财务数据计算处理的工作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谨慎认真的态度去工作,不造假、不夸大。在日常的工作中,让员工时刻以谨慎性原则要求自己,可以帮助企业在面对复杂多样、飘忽不定的市场经济环境时,也能够时刻保持谨慎,保证稳中求进,尽量减少企业因市场经济环境不稳定而带来的损失。

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首先,在财务数据审核及计算的过程中,新会计制度要求参与这一活动的财务会计人员始终坚持谨慎性原则,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丝毫不放松警惕,不马虎、不大意,确保重要数据的审核计算过程中,能够做到多次认真计算。提起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由它衍生出来的财务报表也是反映企业经济现状的重要评判标准,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投资合伙人是否可以对该企业经营现状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了确保企业本身在经济活动的浪潮中可以对自己有着真实而又客观的评判,谨慎性原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具体的财务数据审核、计算的处理工作时,一定要保持实事求是、谨慎认真的态度。其次,在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中,新会计制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遵守谨慎性原则,帮助企业在进行投融资活动时,制造一份基于其规模、方法等因素是否有利的可行性报告,以确保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收益,而不是让资金打了水漂。最后,在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中,不仅仅要求相关的会计人员需要遵守谨慎性原则,就连企业也应该遵守谨慎性原则,这样在对于企业资金的分配使用方面可以做好强有力的规划。

三、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的优缺点

第一,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的优点。首先,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具有较高的警觉性,它能够精准地从企业运营的各个部门掌握相关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确保企业账目清晰明了,让企业对自身的经济状况了如指掌,更加精确地规避投资风险。其次,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还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做出经营决策。新会计制度可以促使企业快速地了解当前社会的市场经济行情,并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做出精准、有效的经营决策。谨慎性原则负责帮助企业预估各类存在的风险,并且为企业正确规避风险指明道路,一旦发现企业存在了经营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地帮助企业管理负责人客观地分析利害关系,从而保障了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还可以保障企业相关人员的利益。企业除企业负责人、法人代表和该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还包括企业各部门下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等,这些人员的利益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关系着一个企业的信誉问题、外在名声和发展前景等,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从多个方面、多种层次兼顾各方利益,并针对企业所处市场的潜在风险进行预估,通过客观评估资产或收益、负债或费用等,让利益分配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企业发生各类风险的概率,彰显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执行效率。

第二,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的缺点。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的最大的缺点就是谨慎性原则虽然在理论方面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并能够引导人们完善工作流程,增大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强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结果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①缺少客观的评判标准。谨慎性原则就好像现代社会众多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企业仅仅意识到了它在理论方面的优势,却忽视了在具体的情境中谨慎性原则是否适用。通过分析使用者的想法、目标需求和管理方式,谨慎性原则会制定出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实践方法,但由于该原则针对的实践重点的不同和实践层面的不一致,往往会出现谨慎性原则滥用的现象,造成冗杂,而且,一般来说,这种现象还无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难对其进行归整分类。例如,有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因恪守谨慎性原则而对员工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从而导致差异性财务会计管理结论的出现,使企业无法对附属公司的利益输出与盈亏统计进行全面而有效地了解和比较,为企业相关的决策带来压力和犹豫,使会计数据过于形式化,不能反映其内在情况,从而让企业管理决策者不能真正了解该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②应用谨慎性原则容易低估企业的经济能力和利润得失情况。在新会计制度下,为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社会市场经济情况,以谨慎性原则为参照,科学合理地预估可能获得的利润,就容易导致预估结果与实际获得的利润不符。众所周知,高估其资产利润,造成企业盲目投资,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造成企业破产的可能。然而低估其资产利润同样也能够造成企业内部部分流动资金和发展资源的闲置浪费,无法用可流动的资金和资源帮助企业迈向更高的台阶,进而造成企业停滞不前,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会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审查统计时,会有多种多样计量方式的出现。在谨慎性原则的前提下,企业要求财务会计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处理的过程中要谨慎认真,并且选择最为恰当的计量方式。但由于每个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存在差异性,所以在选择计量方式时就会有不合适的情况出现,进一步影响审查数据的真实性。另外,在财务会计的运用方面,会计人员对资产的增值和减值的评判也具有相当大的主观因素,这种主观情感因素也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审查统计结果具有不可轻视的影响,在会计人员的主观评判下,使数据不再具有真实的可借鉴性和可靠性,因此,为企业留下了不太明了的利润调节空间。那么怎样应对并改善由于谨慎性原则所带来的问题呢?

第一,建立健全有关财务数据审核计算的规章制度。企业定时对财务会计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例如,可以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或者专门的审计公司的专业人士担任考核官,按照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坚持由企业内部自己审核和专门的审计公司的专业人士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一次审计活动,并根据审计结果,对企业财务会计进行相应的奖赏或者惩罚,奖惩分明,严格执行,不徇私舞弊,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帮助企业快速、高效地发展。内部审计人员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不受企业其他人员的管控,为审计活动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机会,保证了受审计人员不受企业内部“关系户”的干扰,只注重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了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及财务数据信息质量的监督作用。另外,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除了财务会计审计工作上进行健全外,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职业素质的培养,把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明处,减少浑水摸鱼、偷奸耍滑行为的存在。职业素质高的审计人员也不会存在受贿现象,他们一般不会破坏自己的职业原则,违背自己的职业初衷,必将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做好审计工作,写好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活动的公平公正和审计工作的真实有效性:也不随意修改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虚报企业财务状况,必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现状。在企业内部,做好积极的信息沟通工作,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重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送到企业人员之间。最后,根据审计结果,对企业财务会计有关工作人员实行相应的奖赏或者惩罚制度,也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员工犯错误的概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目的,

第二,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企业应该定期给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请专业 人士在企业内部开展座谈交流会,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外派会计人员出差学习,从别的企业或别的会计人员身上学到有用有效的东西,以丰富自己的职业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思想方面,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在党和国家的指引下,培养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做一个价值观念正确、职业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会计从业者。企业内部应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会计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惩罚措施,有功就奖、有错就罚,做到公私分明、奖惩合一。会计员工自身也应自律,对自己严格要求,绝不做出破坏职业道德的事。企业可以在开周会、月会、季度会和年会的时候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大力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促使他们为企业建設多添心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会计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的应用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优缺点,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谨慎性原则用得好,就会极大地推动企业发展:谨慎性原则用得不好,也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作用。因此,正确应用谨慎性原则,建立健全有关财务数据审核计算的规章制度,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合理高效地规避企业风险,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韦梅桂,韦梅珍.浅谈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4( 22):166-167.

[2]谢新景.新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34(18):162-163.

猜你喜欢

谨慎性原则财务会计管理新会计制度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路径探析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工会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探讨
谨慎性原则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析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存在的作用及意义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