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网络安全缺失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2019-09-10鄞壬

学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异化网络安全监管

摘要:大学生网络安全缺失有社会、高校和学生本人等众多方面的原因,这需要树立校园总体安全观、拓宽主流舆论声音的传播渠道、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深耕文化土壤,持续消解大学生网络异化的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异化;监管

新媒体和网络空间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纸质媒体“强迫式”阅读的习惯,其即时性、自主性、侵入式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群体强烈的求知欲。由于社会目前还缺乏完善的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监管机制,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课题值得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深思和实践。

大学生网络安全缺失的问题,大体上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大学生生理上大体上已经发育成熟,但心理发育却有一定的滞后性,人格的可塑性较强。从自我意识方面看,大学生尚未对“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整合,表现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和冲突,解决二者对立的方法则简单地归结为放弃理想或向逃避现实。倘若,为心理亚健康的大学生所依赖的网络空间,传递的是不良的信息,则会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三观的塑造。

其次,目前社会主流舆论声音不够响亮也是制约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主流舆论的网络空间活跃度较低、兴趣不高。而且,由于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娱乐性不强、信息较为枯燥,主流声音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大学生的心声。加大主流舆论的网络空间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宣传力度,是摆在社会面前的机遇和挑战。

再次,由于尚未普及网络实名制、国家网络空间监控力度不强、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等原因,导致网络空间存在着色情、暴力、邪教、违法乱纪等内容,成为“法外之地”。

此外,大学生对于辨别和判断不良网络信息、抵制庸俗的价值观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与互联网的关系产生了异化。

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类社会的异化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究,“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首先,互联网作为一种大学生获取知识、人际沟通的工具,却反过来成为奴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主体。其次,交往的异化。由于沉浸在虚拟社交中无法自拔,许多大学生逐渐丧失了现实的人际交往技能,对其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负面的作用。再次,文化的异化。由于网络文化本身具有的缺陷性,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诱发一些杂糅庸俗的、暴戾的价值观。

面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缺失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形成合力才能解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而言,必须自觉要承担起网络安区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塑造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网络观。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这两个概念。网络空间是网络信息数据的载体,信息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最高形态。选择了一个主流舆论网络空间,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处于安全的信息域里。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待不良信息的自主思辨能力,才是治标的办法。

第一,树立总体校园安全观。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其它安全教育一样重要,不能割裂网络安全教育与校园安全教育两者的关系。

第二,拓宽主流舆论信息进入大学生群体的渠道。近年来,众多代表主流声音的媒体采取了新的运营模式,拓展了线上功能,增添了趣味性,逐渐向年轻人群体靠拢。同时,利用“全媒体”即采用文字、动画、网页、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利用不同的媒介形态,实现大学生在电脑、平板、手机三种终端的接收。

第三,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三重境界:记忆、理解、思辨。第一层,记忆。对于原理的熟知性记忆,并不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无法将原理内化为大学生三观、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形态,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第二层,理解。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网络安全的正确理解,才能在网络空间中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坚持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网络道德修养。第三层,思辨。大学生应能在自主地、正确地辨别各种网络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学科语言,而非朴素地评论网络人物和事件。

第四、深耕有深度的文化土壤。快餐式的网络文化会降低大学生的思想深度,缺乏对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无论是网络还是纸张,都是阅读的载体,问题在于内容。引导大学生进行一些深度的阅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第五、消解大学生网络异化行为。大学生异化主要是表现为主体的异化和客体的异化两方面。“对大学生网络异化行为的调控从根本上来讲是在于引导大学生在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手段消除易引发网络异化行为的内容,以社会责任感呼唤网络从业者的道德良知,構建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包容、开放、活泼的网络文化环境。”[2]从主体方面,需要让大学生增强自律性和责任意识,提高法治观念,以高道德标准在网络空间中要求自己,自觉杜绝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从客体方面,需要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监管机制,全面落实网络实名制,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一些色情、暴力等违法乱纪的内容进行剔除,从而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2012:58.

[2]王帅.《基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大学生网络异化现象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

作者简介:鄞壬,男,1989年3月出生,广东潮州人,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异化网络安全监管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监管交通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