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新课改下激发小学生语文课学习兴趣

2019-09-10任久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任久

摘要: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化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044-01

小学语文课要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恢复主体地位,起着最为关键性作用。

1.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待改进的方面

1.1 模糊不定的教学目标

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而严重忽略了学生运用语文基础技能的培养。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集中在生字单词的解说和理解上,并没有向学生透彻地说明课文中心思想等深层次的东西。在阅读理解课文环节,教师只是督促学生加强练习,并没有向学生传授和总结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小学语文教师把教学目标设定在让学生考试得高分上,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基础技能也得不到充分锻炼。

1.2 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导入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然而,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加上学校缺少对新教学方式的推广,不少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表现的比较抗拒,坚持使用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按本照宣,学生完全不用发动脑筋思考,而是机械式地把教师讲解的所有内容抄写在书本上。

1.3 兴趣不高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集中度不高的生长阶段。小学生个体间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下子就能明自老师讲解的知识,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需要反复琢磨老师说的内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理解。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降低,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2.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对策

2.1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导入课程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巩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并尽可能地利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新课程导入时,可以利用各种优化的教学资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比如讲故事、玩游戏、网络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多种网络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当中。学生才能在课堂学习中集中精神,并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自觉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进而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2 激发兴趣,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能对教师的“传道授业”积极主动地吸收、消化和运用,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则是使学生“乐而为之”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脑子里就自然产生许多个问号,就能引起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在教学中,以《蒲公英》一课为例,在揭示文章的课题时,老师出示了一则谜语:一群小伞兵,身儿多轻盈,随着风儿飘,到处去旅行。小学生把手举得高高,兴奋地猜到了谜底——蒲公英。接着,老师随着悠扬的音乐,抑扬顿挫的朗读,配以色彩鲜艳的多媒体画面,把学生带人了有蓝天自云、有沙漠、人海、田野、阳光的大自然景观中。优美的景色,丰富的语言,有趣的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电教手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优美境界。进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乐在其中、美在其中,学生学习情趣飞扬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随之提高了。

2.3 生为本,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难于集中的,教学实践证明,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展赏识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参与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允许学生存在个性上和认知上的差异,并且做到一视同仁:如在学习《走进大自然》这章节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的时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個时候教师就可以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表述自己喜爱自的事物,这样课堂就非常的灵动,学生的兴趣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可以当场布置每人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写一篇体会作文。

2.4 重视主题班会,开展有趣活动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开好主题班会,并且要有针对性,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现象、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来拟定。

其次要协调多边关系,建立信息网络。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第三培养个性特长,提高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随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鑫君.基于新课改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122-123.

[2]梅健.重庆市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6,19(1):130-132.

[3]赵耀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内外》2018,10,112-113.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方法
关于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偏远地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