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捷受理探讨

2019-09-10马强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互联网

马强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政府服务方式,着力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融合发展目标,实现最大程度地利企便民工作要求。本研究基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提出,目的是通过采用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服务前置、预约受理、电子支付及全天办理等多种高效便民手段。进一步拓展服务方式与途径,由原来一点受理变多点受理,窗口排队受理变网络同步受理,登记中心人工受理变申请人智能自助受理,定点受理变移动受理,定时受理变全天候受理,做到“一次办好”,真正实现“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和“最多跑一次”的便民利民工作目标。

关键词:基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捷受理探讨

基于当前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现状和未来,本着“便民、高效”的服务原则,着眼解决申请人弄懂难、备齐难、排队难、受理难、办结难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互联网+不动产受理模式,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至申请人手里,有效减轻登记中心受理现场的办理压力,实现由申请人自助完成业务受理的基本信息录入、要件扫描上传、材料分类归档等烦琐工作,有效提高登记中心业务受理准确度和受理量,进而破解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效率瓶颈,为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打造未来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的新常态。

一、实现方式探析

(一)构建互联网+模式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效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无线通信、远程办公、大数据、云计算等与我们息息相关,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各行各业基于互联网客户端的应用与服务层出不穷。如“数字城市”“数字政务”“数字社区”等,有效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和百姓办事效率;移动智能端的应用也遍地开花,其特有的普及性、易用性、便捷性、移动性、交互性和安全性等优点更是为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获取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立不动产登记网络化工作机制,申请人在不动产登记办理时,充分利用智能终端具备的查询、显示、输入、摄录、定位、存储、导航等软硬件模块及功能,以智能的互联网+模式,实现以往必须到登记中心窗口才能实现的预约、受理、审核、收费等事项,达到简化受理流程、缩短排队等待时间、减少老百姓上门次数的目的。

(二)引入空间位置服务

基于地理空间框架的空间位置服务是当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信息技术。不动产登记工作对空间位置有较高要求,在日常办理过程中不动产空间定位、房屋落宗等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通过移动智能端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空间位置服务,能准确地反映宗地、不动产及周边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是不动产登记中权籍调查及不动产落宗工作的基础,还能帮助现场查勘和测量人员规划路径,为权籍调查数据采集提供较大帮助。具体应用时,结合智能客户端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利用公共网络电子地图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叠加部分不动产权籍图形和属性信息,利用移动终端自带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申请人只要站在需要办理相关业务的不动产附近或屋顶,标注不动产所在位置,GPS模块就会自动获取不动产位置坐标信息,并随其他相关业务数据一起,发送至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业务系统中,可为不动产信息核实、定位和落宗提供参考依据。

二、业务办理基本流程

申请人通过登陆不动产登记中心网站,下载并安装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APP,通过手机号码校验等方式建立绑定关系。在智能端GIS功能辅助下,选择需要办理相关业务的不动产宗地及不动产单元范围线,按要求填写申请人及不动产基本信息。选择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根据软件提示完成相关要件及证明材料的上传工作。在填报和上传时软件系统将进行初步检查,对缺项和错误进行提示,直至申请人补充和修改好为止。不动产登记中心业务受理人员对申请人所提交信息及资料与后台权籍调查数据进行人工规范性检查、比对和审核,进一步找出错误和缺陷并反馈给申请人。对审核合格的业务申请,根据业务类型生成业务号及二维码,并反馈给申请人。申请人根据预约时间,携带相关证件、资料的原件及业务号等到登记中心指定窗口办理,登记人员复核比对相关信息与证件后完成办理工作。通过将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前置,方便申请人提前根据不动产相关业务的要求,进行基本信息填写、证件扫描、资料准备、不动产位置定位、办理时间预约、办理状态查询、问题咨询与状态信息反馈等工作,将目前不动产登记窗口的完善信息录入、要件扫描上传、材料分类归档等烦琐工作交由申请人自助办理,减少了申请人自身原因造成要件及资料的错、漏、缺等问题,避免了多次跑登记中心窗口的情况,同时减轻了登记中心窗口人员负担,大幅度提高了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登记中心审核人员可实现移动受理,通过安装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APP,并以审核人员身份登录,实现随时随地审核申请人所上传资料,甚至全天候不间断受理。

三、结语:

本着“便民、高效”的服务原则,着眼解决申请人弄懂难、备齐难、排队难、受理难、办结难等问题,提出基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该模式基于开放的网络方式及智能客户端,有机地结合了互联网+的理念与应用,核心是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建立了线上预审、线下核验、一次办好的工作机制。通过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延伸至申请人手里,实现申请人自助模式,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节省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免去了来回奔波,减少了各项开支,降低了社会成本,理顺了政府职能,“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全面提升了登记中心业务受理能力和数量,深度破解了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效率瓶颈,打造未来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罗浩.对“互聯网+”的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房地产,2015(11):67-72.

[2]国务院.国发〔2015〕40号《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北京:国务院,2015.

[3]国务院.国发〔2016〕5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北京:国务院,2015.

[4]孙翼人.苏州市创新开展“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N].苏州日报,2018-04-01.

[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5〕103号《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Z].北京:国土资源部,2015.

[6]李刚,王睿.提高效率便民利民———广西桂林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经验做法[J].南方国土资源,2017(4):48-49.

[7]隆生海.浅谈不动产测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信息,2017(13):34-35.

[8]黄炎,张芸,张毅南,等.浙江省不动产登记系统对接“一窗受理”平台的构建思路[J].浙江国土资源,2017(11):37-38.

猜你喜欢

不动产登记互联网
论可登记财产权的多元化
不动产统一登记报道“三大战役”手记
关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
广西海岸带陆海资源过渡区域不动产登记融合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