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

2019-09-10曾建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7期
关键词:血液标本血常规检验误差

曾建华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进而有效减小临床血常规检验误差。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对其外周静脉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在不同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温度下进行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温度血常规检验中,血小板、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检测时间血常规检验中,血小板、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抗凝剂浓度血常规检验中,红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进行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中,不同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保存温度均会造成检验结果误差。开展血常规检验,应当对统一的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保存温度标准进行制定,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贯彻相关规范。

关键词:血液标本;血常规检验;误差

临床中经常开展血常规检验,主要是检测和分析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很多疾病诊治以此为重要依据,所以缩小血常规检验误差意义重大。本文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受检者外周静脉血液标本,开展不同条件下的血常规检验,通过对比各项指标,对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促进临床血常规检验误差的降低,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女48例、男52例,年龄范围24~47岁,平均年龄(34.9±6.4)岁。受检者各项指标检测均正常,各器官和组织未有病变发生,均处于健康的机体状态,研究开展前,受检者均了解研究方法和目的,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配合采集血液。

1.2方法 我院检验科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dvia2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相应条件和时间下开展血常规标本集中检测,进而对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进行明确。临床研究显示,实际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包括采集方法、湿度温度、抗凝剂选择等,本研究中从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保存温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具体操作为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对受检者外周静脉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每人采集2毫升血液。在不同抗凝剂浓度(1.6mg/ml、2.8mg/ml)、不同檢测时间(10min、120min)、不同保存温度(4℃、6~25℃),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常规检验血液标本,并进行各项检验结果中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含量的对比。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不同温度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在冷藏4℃保存时,具有(2.36±0.13)×1013/L红细胞、(5.95±1.04)×109/L白细胞、(1.60±0.28)×1011/L血小板;在6~25℃时,具有(2.38±0.11)×1013/L红细胞、(7.54±1.28)×109/L白细胞、(2.43±0.32)×1011/L血小板。在不同温度下开展血常规检验,血小板含量、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不同检测时间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10分钟内开展检查,具有(2.33±0.16)×1013/L红细胞、(5.92±1.02)×109/L白细胞、(1.58±0.24)×1011/L血小板,120分钟后开展血常规检测,具有(2.35±0.13)×1013/L红细胞、(7.83±1.40)×109/L白细胞、(2.60±0.18)×1011/L血小板。不同检测时间开展血常规检测,血小板含量、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不同抗凝剂浓度下血常规检测比较 抗凝剂浓度1.6mg/ml,具有(2.34±0.20)×1013/L红细胞、(6.02±1.06)×109/L白细胞、(1.59±0.25)×1011/L血小板;抗凝剂浓度为2.8mg/ml时,具有(2.90±0.08)×1013/L红细胞、(6.05±1.08)×109/L白细胞、(1.61±0.30)×1011/L血小板。不同抗凝剂浓度时开展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临床诊断中经常采用血常规检验,以检测和分析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通过分析血液细胞的情况,能够判断受检者的机体情况。血常规检验通常会直接影响诊断结果,并作为临床疾病治疗的参考依据,所以治疗方法选择会受到血液检验中误差的影响。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而使检验结果发生误差,降低检验的准确性,疾病诊断和治疗难以获得有效参考。所以,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是十分重要的。

本研究选择健康血液标本100分,依据不同条件开展血常规检查。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开展血常规检验,血小板、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检测时间开展血常规检验,血小板、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抗凝剂浓度下开展血常规检验,红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不同抗凝剂浓度、标本送检时间、保存温度均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综上所述开展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当对操作步骤进行规范,对血常规检测条件进行明确,应当在4℃中冷藏,并在10分钟内开展监测,选择抗凝剂浓度应尽量较低。

参考文献:

[1]陈振茂.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1):214-215.

[2]毕新民,孙淑玲,姜彩芹等.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与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9):575-576.

[3]陈宇.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分析及探讨提高检验质量的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58-58.

猜你喜欢

血液标本血常规检验误差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利用36B4基因扩增效率评价PBMC基因组DNA的制备质量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精确与误差
脂肪肝与健康人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比较观察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