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方法
2019-09-10杨慧芝
摘 要:文章围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方法展开论述。在分析和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及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应朝着现代化方向作进一步探讨,理论研究要积极建构相关学科理论体系、实践研究则要注重从理论的高度总结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代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基本问题;主要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7-0078-04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力之一,加强其队伍建设是推进立德树人的基本保障。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简称43号令)提出了建设一流辅导员队伍的目标、任务与方法。“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议题。分析和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及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对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理论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问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问题意识
在高校设立辅导员工作岗位,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通行做法。于1951年11月首次提出的建立政治辅导员队伍的政策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开端。1953年起,部分高校开始设立辅导员工作岗位。1965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标志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得以确立。[1]由此,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2006年,教育部颁布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拥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由此,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定位等逐渐明晰,学术界的相关研究逐渐展开,形成了其研究的基本问题。
1.人员选聘
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选聘问题是涉及到以什么样的人来担任辅导员这一角色的基本问题。优秀人才的选入是保证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离不开敏锐的政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效的综合业务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和素养。学者们均认为要提高辅导员选拔标准,以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质量。如黄继春以湖北省高校为例,认为应从政治意识、业务能力、人员多样等方面严格要求辅导员的选聘,以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2];郭栋等人也提出要把好入口关,严格选聘[3]。人员选聘是队伍建设的基础,决定了队伍建设质量。
2.岗位职责
在高校工作中,辅导员常因职责不清晰、工作量繁重等原因而离职,从而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动性大、发展不稳定等问题的出现。张莉,李美清等人明确指出队伍不稳定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4]潘小军等人则认为年龄、工龄结构的不合理会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5]郭栋借助SWOT分析指出角色定位模糊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劣势所在。[6]
3.素养提升
培训作为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的途径之一,关系到辅导员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第43号令对辅导员队伍发展提出“双线”晋升方式,培训也应当纳入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培训的整体规划,建立从国家到省级到高等学校的三级辅导员培训体系,并鼓励辅导员交流学习、挂职锻炼、出国深造,以此促进其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但从实际情况而言,学者们认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培训机制尚不健全,高校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不够重视,辅导员参与培训机会偏少等问题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效。如董淑琴等学者指出高校要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体系,以促进其发展。[7]张建利表示就辅导员队伍的发展而言,“双线”晋升是辅导员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如果把握不当,也会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阻碍。个别辅导员会借助“双线”晋升政策平台脱离辅导员队伍,造成人才流失。[8]
4.考核机制
考核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直接影响着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发展。其同时也是激励辅导员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其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但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考核和奖励机制的不够完善与公正直接影响着辅导员队伍的评定。此外,辅导员事务繁忙,其工作成果较多地体现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中,难以将工作成果具体量化,增加了考核的难度。张莉、李美清等人指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完善的业绩考核与激励制度、日常实践工作的难以定量考核都制约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稳定。[9]
5.建设举措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影响着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稳定。诸多学者为解决建设中的问题,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优化发展,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尝试提出破解之道。黄继春从选聘、培训、发展、制度等提出加强其队伍建设的举措;[10]郭栋则从人力资源管理的选、用、育、留(流)四个环节入手,提出相应的管理和建设对策;[11]潘小军认为问题的解决须依赖于高校的重视,在重视前提下制定相关政策。[12]虽然不同学者围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不同的对策,但从整体上看,学者们主要依据相关政策来提出问题的解决之道,并围绕队伍建设的选、育、留、评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政策体系的健全促进队伍壮大,为高校培育优秀辅导员,以满足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的要求。
6.专业化与职业化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与职业化是当前学者研究的主要方面。针对队伍建设的诸多问题,如辅导员专业化的水平过低、职业化发展不稳定、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低、辅导员队伍“逢优则转”等,学者们提出了自身见解。如张莉,李美清等人认为社会、学校和辅导员个人都要转变其身份认知,以提高其职业化的认可度。[13]李友富等学者提出要建设辅导员职业文化,培育辅导员独特的团队文化和职业精神来稳定辅导员队伍,留住人才。[14]从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探讨来看,学者们主要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理论层面展开研究。
从以往的研究中得以看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选聘、任用、培训和发展、考核等环节都朝着正规化、程序化方向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方向也得到明确与加强。但在回顾和总结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代化问题却较少涉及。面对高校教育发展的现代化目标,辅导员队伍必然要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设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使辅导员成为高校现代化的助推力,应当成为其队伍建设研究的一个方向。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主要方法
分析和总结相关文章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
1.理论研究方法
一是政策研究。对相关政策的研究是探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依据,加强其队伍建设、提高其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职业化能力,促使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的讨论皆从相关政策出发。有的学者侧重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解读与分析,如杨建义指出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的提升须依托于相应的制度安排。他认为制度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的基础保障,对其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项政策的落实,提出要完善制度安排,从而开拓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的新局面,实现其壮大与发展。[15]同时,有的学者则从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如唐文红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面临的问题时,认为权威资源的缺少及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是造成政策执行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影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16]
二是交叉理论研究。对其它相关理论或学科知识的借鉴也在理论层面上促进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推动了其队伍的发展与优化。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探索与剖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了不同视角的分析与论证,这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法,从而推动了辅导员队伍更科学更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从诸多研究中可以发现,学者们较多地借鉴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的理论知识来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道路。一些学者从管理学视角出发,认为应从管理学的高度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觉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其管理制度,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育模式,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如郭栋认为辅导员由过去的单一角色发展到现在的多元角色,兼具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等多种身份,这种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让辅导员成为重要的人才资源。为促进辅导员自身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与职业化,郭栋从管理学视角出发,用SWOT方法分析当前辅导员队伍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着眼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选聘、任用、培育、流动等环节提出优化路径,从而提高其建设质量;[17]林立涛认为辅导员是高校的人力资本之一,对辅导员的投资即培训和教育等可为高校带来收益和价值。因此着重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提出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投入,以拓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路径。[18]钟健雄则从战略思维出发,认为战略思维是其建设的内在动力,建设高质量、高水准的队伍离不开战略思维的指导。[19]除了以上理论研究视角外,还有诸如交往模式、发展理念、角色理论等多层次、多方面探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多重理论视角为高校辅导员建设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不同层面上推动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也为其他学者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之路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2.实践研究方法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另一主要方法是实践研究法。实践研究法在本文中主要指学者们探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并结合具体数据、案例等提出的可行性措施,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时所借用的抽样调查、个案分析、访谈等方法的总称。如张莉,李美清等人依托广西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发放问卷,旨在实际中发现目前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她们认为诸多困境影响其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造成队伍流动性较大、缺乏人才。同时,由于社会认可度较低,辅导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较难获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导致工作难以开展。基于调查问卷分析出的问题,张莉,李美清等提出要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能力,须通过督查制度、职业化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以科研、学术等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健全管理机制,从而提升辅导员的社会认可度;董淑琴通过对贵州部分高校108名专职辅导员进行调查、分析,认为辅导员队伍中存在年龄、工龄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评定标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从而难以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针对这些具体问题,董淑琴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认为要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总任务打造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使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要力量之一;张建利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双线晋升问题,对上海30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其指出在双线晋升政策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实际建设中存在 “扁平化”问题,由此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缓慢、难以有较大晋升突破。针对辅导员队伍实际建设中的晋升困境,张建利从调查现状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破解之道。
从上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主要方法中可以看出,理论研究是学者们较为常用的方法。有的学者通过对政策的解读提出了辅导员建设的依据、方向和方法,并以政策为导向,提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实际对策。而有的学者则侧重交叉学科的运用,借用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分析当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相比之下,采用实践研究方法的文章相对较少,而且实践研究手段主要集中于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实践研究一方面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相应补充和完善,让辅导员队伍建设更具有说服力和实際可操作性,以此能更好的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但另一方面,实践研究方法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中相对薄弱,其方法自身所蕴含的巨大推动力尚未充分发掘。
三、结语
上述学者们的论述中,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基本问题,多着眼于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提出相应见解,且针对其建设中的问题,学者们主要借助相关政策提出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对于当前环境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涉及较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问题是高校首先要明确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人员,应当有明确的政治意识、问题意识、大局意识等,应主动走在新时代的前列,做现代化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次,就理论层面而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尚不完善,仍须进一步丰富。在诸多学者的研究中,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是主要的研究依据,研究过多依赖于顶层设计,缺乏相应理论知识支撑等容易造成研究的不深入、不系统。此外,借用其他学科理论,采用学科交叉法进行研究,虽然能为其研究拓宽视野,增加研究的多样化,但在缺乏相关理论体系的情况下过多借用其他学科,也易造成研究的空洞和缺乏说服力。因此,建构完善的理论体系对建设高质量辅导员队伍有着重要价值和长远意义。如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体系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尚可讨论。最后,从实践层次来看,部分学者基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借助调查、访谈等手段,提出建设辅导员队伍的路径与方法,以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虽然从实践出发,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但却缺乏从实践上升为理论的高度,多是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在理论指导和方向引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尚不足以满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魏则胜.高校辅导员工作目标、任务与方法[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10]黄继春.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以湖北省高校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8).
[3][6][11][17]郭栋.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和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
[4][9][13][20]张莉,李美清.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1).
[5][12]潘小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03).
[7][21]董淑琴.对“十三五”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7).
[8][22]张建利.当前高校辅导员双线晋升的问题与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2012(15).
[14]李友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策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03).
[15]杨建义.以制度安排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基于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01).
[16]唐文红.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执行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
[18]林立涛.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6).
[19]钟健雄.战略思维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
(责任编辑 晨曦)
作者簡介:杨慧芝(1992- ),女,安徽阜阳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