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对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影响及因应对策

2019-09-10胡庆亮

关键词:反腐倡廉大学

摘  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大学生对此持有怎样的认知和态度,其政党认同是否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动向等,值得深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反腐倡廉总体上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但其认知和理解还存在不少偏差,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反腐倡廉在提升他们政党认同方面的作用。为此,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以“传”为基,以“引”为要。

关键词:反腐倡廉;政党认同;大学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7-0056-04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党认同关乎党的执政安全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政党认同是在政党政治生态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从属于政治认同,意为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形成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对政党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1]就认同主体而言,既可以泛指社会公众,也可以特指某一社会群体,如公职人员、政党成员、高校教师。就认同内容而言,广义上涵盖了政党政治、政党制度和政党价值等,狭义上则仅指某一政党,包括其政治纲领、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执政绩效等。本文取狭义之说,特指中国共产党,具体表现为对党的信任度、满意度。影响政党认同的因素很多,例如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政党的历史形象、政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公众的期望值与政治素养、政党与公众之间的互动程度及有效性等。当前,最为公众所诟病的莫过于腐败。

腐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物质财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另一方面,政治改革和社会建设并未同频跟进,导致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逐渐走向泛化和虚化。由此,权力寻租、官官相卫、小官巨贪等成为党政干部中存在的一大突出问题。十八大之后,党和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力度开展反腐倡廉,取得了巨大成绩和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对反腐倡廉的认知及其政党认同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然而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无论媒体还是学界多聚焦于大学之外的社会群体,对大学生在此方面的态度和反应缺乏足够的关注。与之相应的,目前能够查询到的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非常有限,且多是非正式出版的、以学生课程作业和社会调查形式出现的较为简单的文字材料,无论在理论解释还是实践检验方面都需要继续拓展和深化。

本调研以G市大学城四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为对象,时间为2017年6月,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共发放调查问卷736份,回收702份,有效问卷687份,回收有效率为93.3%。在有效问卷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为302人、268人、132人。其中,男生420人,女生267人;党员62人,非党员625人。旨在通过了解大学生获取反腐信息的特点,掌握他们对反腐倡廉的认知和态度,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对反腐倡廉的认知及其对政党认同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正义感,同时敏感而好疑,对包括反腐倡廉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常有与众不同之处。

1.对腐败的主要观点。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大学生对反腐倡廉概念的理解;二是大学生对当前腐败现象的认知。93%的人认为,反腐主要是惩治经济领域的贪官,制止官员以权谋私和贪污受贿;近80%的人认为腐败普遍存在于党员干部中,其中超过56%的人认为党员干部腐败现象严重或十分严重,23%的人认为存在腐败但并不严重;另有约有9%的人认为党政干部清廉或比较清廉,12%的人选择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此外,超过90%的人认为,普通党员没有或缺少贪腐的机会,腐败的可能性很小。

2.对反腐倡廉的基本判断。主要涉及党和政府开展反腐倡廉的动因、举措和成效等。首先,从动因看,48%的人认为腐败严重影响到党的领导地位,反腐势在必行;11%的人认为,这是权力转移中的排他性举措,属于短期的和非常规的;8%的人认为上述两种情形兼而有之;其余的人则表示说不清或不知道。在问及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时,大部分人表示没有亲身经历或接触腐败事件,其中25%的人归因于父母、家人或亲朋好友的亲身遭遇或耳闻目睹,46%的人表示是通过媒体报道得出的结论,另有将近30%的人表示只是凭直觉,并无直接证据。其次,从举措看,80%的人认为,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抓获了不少巨贪且成果明显,这从不断更新的落马贪官的数字上可见一斑。同样,超过80%人认为,相较于以前,中央反腐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超出了预期。再次,从反腐满意度来看,73%的人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认为惩治贪官大快人心;只有10%的人表示没有改善或没有明显改善;另外17%的人则表示不清楚或不好说。

3.对执政党的总体看法。75%的人表示对党更有信心,认为反腐倡廉净化了党员队伍,有利于党树立良好政党形象,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学生党员方面,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加入党组织是正确选择,而且随着反腐倡廉的持续深入,党组织会变得更加强大;在非学生党员方面,82%的人表示有入党意愿或入党意愿更为强烈,且其中超过70%的人表示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问及对党正在推进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看法时,94%的人表示对党抱有信任和信心,89%的人对党坚持长期反腐持乐观态度,并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国家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综上可见,一方面,大学生对反腐倡廉总体上持肯定和支持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对反腐倡廉的认知和理解还存在不少偏差:一是将反腐等同于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和对贪官的抓捕;二是将反腐等同于倡廉;三是将反腐范围局限于官员和官场,内容则限定在权钱、权物、权色之间的交易。这些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人們在观察社会现象时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以及受当前新闻专业主义淡化的影响,又加之道德评判的心理偏好和情感满足的特定需要,似乎更加无可厚非,但实际上其片面性显而易见。抛开学理不论,反腐败作为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不可能只是查处和惩治贪官那么简单。它必然要求建立从指导思想到实践路径、从点到线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因此,反腐既应包括查处党政干部贪污腐败的行动,也包括查处党政干部之外其他人员的贪腐行为,还包括为了预防和惩治腐败建立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其运行和保障机制。而且,反腐只是手段,廉洁才是目的。其中,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是直接目标,党政系统廉政是最终归宿。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狭隘化的理解对于他们正确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十分不利,对正确全面评价党的反腐倡廉成就、提高政党认同也会形成障碍。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他们中间几乎没有人将高校的学术腐败纳入反腐倡廉的范畴。69%的受访者把反腐倡廉的对象聚焦在党政官员和大型国企负责人身上,而对其他人、其他领域的反腐活动并不关心。同时,高达65%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不了解党内外法律规章制度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其认知的偏狭。

二、反腐倡廉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影响大学生政党认同的直接因素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巨量资讯并让受众实现快速共享。其中,反腐倡廉信息也借助各种渠道和平台,被传播到四面八方。根据调查,对反腐倡廉相关信息的获取,74%的受访者首选网络,这是他们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此外,65%的受访者表示相关信息还来自思政课,4%的受访者则表示也来自讲座、党课,另有3%表示不关心或不清楚。就可信度而言,各大门户网站得分最高,80%的人很少或从不怀疑相关报道的真实性;其次是思政课,60%的人对其中关于反腐倡廉的事实和数据表示认可。可见,对大学生而言,互联网不仅是承载量最多的信息平台,也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媒体。

具体来说,在网站选择上,大学生登录频次较高的多是娱乐性网站和APP,如抖音、哔哩哔哩动画、快手、今日头条等。各大门户网站,如腾讯、网易、搜狐等,则是次优选择。同时,当前普遍流行并被广泛应用的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即“两微一端”)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彰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主流网站,如党报党刊及各类政府网等,则略显冷清。至于报纸和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除查询资料外似乎鲜有人阅读。同样,由于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的便捷,校园广播电台早已失宠;校园网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只有不到20%的人选择经常浏览,且主要是查看通知和成绩以及参加考试;而校报、院报以及各类学生社团刊物,质量参差不齐,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基本上属于“一眼过”的“小众读物”,更谈不上什么阅读量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在积极性、关注度方面,27%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收集或查看相关信息和资料,认为这是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余的人之所以知晓,往往源于相关报道占据头条或被重点报道,例如网站推介、公众号推送;或是因为参与某项活动需要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参加反腐倡廉知识竞赛、主题党日及团日活动;或是配合完成课程作业,例如思政课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或主题发言。换句话说,在反腐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存在。例如,由于各大网站在重大事件的报道方面与党和国家机关网往往是一致和同步的,所以在他们浏览网页时,获取反腐信息就成为一种“被动的主动”。有时也会主动关注,但往往只是基于学习和社交的需要,或者兴趣使然,或者源于自身境遇而引发的情感共鸣,背后缺少一种家国情怀和政治视野,从中也难见他们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敏感和期盼。例如,大多数人对反腐的关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除影响全国的大案要案和有关本地或与自己经历有直接关联的人物和事件外,一般都会被忽略,仅仅停留在“听说”、“好像是”。而即便大案要案,其兴趣点也主要集中在涉案的权力大小、金额多少以及关系网络方面。一言以蔽之,大学生对反腐倡廉的关注度不高,主动了解的动力不足,认识相对片面。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反腐倡廉在提升他们政党认同方面的作用。

三、“传”“引”并举:增强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因应对策

无论对反腐倡廉的认知和评价还是对政党的认可和认同,归根到底都是思想认识问题。因此,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不足和可能出现的状况,必须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以“传”为基,以“引”为要。

1.强化舆论阵地建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通过互联网观察和认识社会是当代大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方式,这是他们长期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的阅读和学习习惯,难以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而各级政府机关网和门户网站也不可能轻易转换宣传和报道风格,以适应某一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因此,如何在承认和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才是高校当下工作的重点。首先,在信息采集和供给方面,校园媒体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的议题。要转变宣传理念、提升宣传技巧,在报道积极正面内容的同时,对负面新闻不遮盖、不回避,在解释和解读中发挥其正向价值。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由教师指导和把关的、学生自己管理和设计的、专门针对学生群体的网站。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兴趣喜好和实际需要设置版面和内容,逐渐将校园网或以校园网为依托的媒体联盟打造成大学生学习、社交、娱乐的首选平台。网络之外,则要积极改善传统媒体如校报、宣传栏、社团刊物的内在品质和制作水平,突出新颖性、时效性,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其次,注重意见领袖的培育,以榜样的力量多面向、多角度地引领大学生思想进步。这种意见领袖和榜样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前者主要负责深度解答,后者重点从事朋辈教育,从而形成师生联动,通过权威解读、现身说法等及时回应大学生对包括反腐倡廉在内的重大政治问题的疑惑。再次,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学校要予以高度和充分的重视,且这种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口惠而实不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勇于改革,在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最后,在课堂教学方面,将所有教师纳入大思政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宣传、培训和相应的纪律规范,夯实教师对教书育人这一传统价值和职业道德的坚守。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适时适度适当增加关于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及时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解惑答疑,从政治上定向引领。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尤其是入党后的继续教育,以发挥好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反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反腐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小而言之,它是整顿官场秩序、弘扬党员正气的一种手段;长远来看,它关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和任务的实现。但事实上,贪污腐败虽然影响恶劣,但这种影响对身处校园的学生群体而言距离尚远。他们对腐败的厌恶,更多地源于长期的道德教育以及个体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不平等,而非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进行的理性思考。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腐败的存在则大大加剧了这一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倡廉不仅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内容,更是党和政府对公平正义的一种信仰和伸张。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3]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大学生跳出仅仅停留在惩治了多少贪官、罚没了多少钱财的对反腐倡廉的浅层次理解,从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关切方面思考问题。首先,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定规范,鼓励学生发扬“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学会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上辩证地看待党的发展历程,同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其次,通过加大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众所周知,人总是活在一定的情境中,即所谓“情境中的人”。當前,这种教学方式在党员干部培养和培训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高校可以尝试在学生党员中逐步推广,以此激发他们在观察和审视中思考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的价值,使他们意识到党勇于自揭伤疤、自断手腕,证明党是一个敢于自我革命的政党,进而形成廉洁自律和自觉,强化对党的认同和信任。再次,注重朋辈教育和名人效应,发挥他们号召力强的优势。学生因为具有相似的成长背景和情感经历,彼此隔阂较少,因此通过优秀学生的“现身说法”谈腐败、论党建,更易为其他学生所认可和接受;名人因为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是很多学生学习的榜样甚至是崇拜的偶像,所以通过邀请一些正能量的名人、明星传播党的好声音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J].探索,2009(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1).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胡庆亮(1978- ),男,山东安丘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思政课题“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对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反腐倡廉大学
比萨里的大学问
至善
比萨里的大学问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德育为本,弘扬清风正气
反腐倡廉大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