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2019-09-10包小兵

高考·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摘 要: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领域近年来大力推动发展的工作之一,因为核心素养关系到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决定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客观认知,以及是否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效的运用学科知识。对此,本文将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工作,希望能够从实践研究的方式入手,帮助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些许支持。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覆盖范围较广,总体分成了五大维度,分别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同时,在五大维度的基础上,又细分了不同的要求,由此構建了对于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总体要求。故此,也可以发现实现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存在着一定难度的。而这也是我国教育实践领域,目前相应教育工作成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对学生动手实践不够重视

化学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教学,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动手实践并不重视,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掌握相应知识。而在核心素养的五大维度中,却明确要求了应当确保学生具备“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由此,也说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并未真正意义上考量核心素养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高考中,并不涉及学生动手实验的考核,所以,导致教师对于学生动手实验的学习有所忽视。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性不强

该问题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难以有效提升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化学的知识结构来看,可以发现该学科涉及到大量微观世界的探究,也受到变化与平衡的影响,如果知识无法结合现实生活,学生便难以理解复杂的知识内容,继而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升。由此来看,其实可以发现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是相互的,学生也在生活中学习着各式各样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师理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生活信息的引导,由此保障教学成果。

(三)教学考核体系不科学

我国目前所提倡的教育成果,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导,在高校的录取工作中,也要参考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然而,目前教学过程中,仍旧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仅考量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化学知识的动手实践能力等,缺乏相应的引导。而从知识的应用价值来看,诸如此类的培养方式所导致的结果,也仅是保障了基础理论的认知,学生仍旧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这样的培养结果,不仅难以满足当前教育的诉求,也实则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一)不断完善化学实验教学

在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所以,教师无论从提升学生成绩的角度,还是从加强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方向,都应当加强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以及提升实验教学的成果。否则,学生因为缺乏动手实践,将仅能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不具备化学的应用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的缺失。对此,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有目的性的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教师的教学目的必须要清晰,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教师的教学目的,带领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和学习实验,由此才能够更有效的达成教学成果。虽然高中生在实验过程中较为严谨,但是其仍旧有着一定的好奇性,如果教师未明确教学目的,学生便可能将大量时间投入到无用操作中。

2.教学中应明确进行演示

学生和教师属于两类群体,而教师属于社会化人群,学生则未接触过社会。仅凭借语言的沟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的要求。如化学实验时,教师总是反复强调注意安全,但如何注意安全,有哪些细节需要规范,这些层面确有一些学生并不理解。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演示的必要性:一方面充分为学生展示实验的细节,使学生能够依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则是有效进行安全实验的演示,以及对错误方式进行纠正,甚至可以演示错误方式,以让学生对此产生警觉,避免实验中出现错误。

3.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教师在完成教学演示之后,应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规范,从学生实验细节入手,确保学生依然掌握的相应的知识。与此同时,也要强调实验记录的重要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完善是实验记录,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让化学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入生活内容,使学生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继而满足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相关诉求,使学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并能够积极在生活中应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内容,如催化剂、腐蚀性液体等教学中,均与生活相关,也是生活中日常所能够接触到的事物。

(三)完善学科考核体系

虽然目前教育领域仍旧是以应试教育为重,但是,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充分的思考,当应试教育的考试内容不足以满足培养学生的需求时,教师应当结合课本知识内容,以及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提出更加完善的考核模式。例如,可以进行实验考核的方式,促进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影响等。只有完善的考核体系,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有效的督促,继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成果。

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于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通过实践研究的方式,找到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实验教学、缺乏生活化、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存在,不仅会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更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故此,本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彭光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03).

[2]鲁婷.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探索[J].高考,2019(02).

[3]孙萍.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2).

作者简介:包小兵,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401420,1980年11月01日,男,汉,四川邻水,中学化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