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父母教养方式方法优化策略刍议

2019-09-10文建鸿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父母民族地区优化策略

文建鸿

[摘  要:孩子的发育和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则是家庭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方法则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直接的作用,也是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对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优化能够助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助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育与成长。本文主要对民族地区父母教养方式方法优化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民族地区;父母;教养方式方法;优化策略]

一、强化父母家庭教育思维理念和方法模式的优化

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是法律赋予父母的责任与使命,马克思曾经讲过教育子女应当是父母的行业,我国古语中也提到如果养育而不教育,那么就是父母的失职失责。作为父母而言不仅要对孩子进行“养”,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要基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育与成长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知与理解。对于家长而言,对孩子的生育是一种基本的本能,而对于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则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升华与递进。当前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这一思维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方法停留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上、让他们掌握谋生的本领上,而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思想道德、心理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思考不多,这就要求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及时地转变与更新自身的思维理念和方法模式,使之不断地系统化、科学化,有意识地使之更加优化。

二、强化父母与孩子情感和信息沟通方式的转变

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否实现良好、有效的沟通以及相互之间是否能够增进了解与理解是家庭教育开展是否有效、思想道德教育是否取得理想成效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沟通能够帮助和引导家长对子女身上的闪光点、优势、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充分的了解。作为家长而言要强化对最佳教育时机的把握,从而进行最有效教育方式的实施。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之间能够更好地理解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教育氛围、家庭和谐生活氛围的营造,对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的思想代沟进行跨越,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支持与学习,实现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家长要立足于做孩子的好朋友,在日常家庭教育引导中要尽可能地少用那些带有训斥性的语调,而应当采取谈心谈话的引导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杜绝子女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由此带给子女心理上的障碍。

三、强化家庭教育中言传与身教的同步实施

言传主要是运用语言讲解、阐释的方式让对方对于其中的道理进行认知和理解,而身教则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行为、自身标杆作用的发挥为对方的成长提供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既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语言实施教育引导,还要注重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让孩子进行模仿。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孩子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父母,可以说父母说话习惯、做事风格、行为规范和言语表达都能够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耳濡目染中孩子就会进行学习和模仿。克鲁普斯卡亚曾经说过,对于父母而言,家庭教育实施的基本前提就是他们的自我教育。但当前很少有父母愿意为了孩子身心成长的有效辅导而静下心来多看几本书、多读几本好的报纸和杂事,而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营造出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非常尊重和崇拜自己的父母,潜意识中就会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这样孩子与父母之间也就有着更多可以沟通的内容,他们也愿意将自身的思想和观点分享给父母,与父母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而这个过程则是父母对孩子实施教育引导的最好、最有效的过程。

四、强化父母双方在孩子教育中的同向统一

在对于孩子实施教育引导的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相互之间要搞好配合,相互之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要做到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够帮助和引导孩子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当前民族地区家庭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父母相互之间、各个家庭成员之间在孩子教育上、在某些问题认识上存在不一致的行为,这样就可能造成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态度、运用不同的方式、甚至带着不同的情绪,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对于袒护自己的一方比较喜欢、而对于批评自己的一方比较气恼、疏远,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问题以及孩子在为人处世上、思考问题上出现矛盾的问题、不知所措、感到茫然,这样对于孩子身心的成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家庭成员相互之间也要经常进行积极的交流,在思维碰撞中、在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中形成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的良好方式方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共同的目标、采取统一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孩子更加有的放矢地去成长与发展。

五、强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

在我国当前国民教育中,来自社会的教育、来自家庭的教育以及来自学校的教育是其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教育方式、教学内容上,还是从教育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另外其他两种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立足于孩子的良好成长与发展,作为主要家庭教育的家长应当积极寻找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家长应当尽可能多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定期向教师和学校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特别是孩子的行为方式、思想动态等内容,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还要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寻求他们的支持与配合,让综合教育更有助于提升孩子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要强化对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鼓励与支持,家长也要对学校组织举办的家长培训班、家长会研讨、孩子成长心理讲座等进行参加,学习和掌握积极的教养理论,并在家庭教育的實践中进行丰富和完善,让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共融共通,产生1+1>3的协同效果。

六、结语

综上,新时期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优化过程中,应当坚持强化父母家庭教育思维理念和方法模式的优化,强化父母与孩子情感和信息沟通方式的转变,强化家庭教育中言传与身教的同步实施,强化父母双方在孩子教育中的同向统一,强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张静,赵贤芳.蒙汉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2]曾彬.彝族地区3~6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3]尹文娟,荆承红,施建农.维吾尔族、汉族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5).

[4]王婷.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进展[J].才智,2013(14).

猜你喜欢

父母民族地区优化策略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