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粉彩简述及其艺术探究
2019-09-10
粉彩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始创于康熙, 极盛于雍正。康熙的粉彩制作较粗, 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胭脂红,其它色彩仍采用五彩的制作。到了雍正朝, 粉彩无论在造型、胎釉和绘画技巧方面, 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粉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玻璃白”打底, 它使彩料的颜色明亮、滋润、柔和如含粉质。玻璃白的成分是氧化铅、氧化硅和氧化砷。因为成功引入了“砷”的元素, 而有了乳浊作用, 使瓷器形成了不透明的感觉, 这一效果常被运用在彩瓷图案的花朵和人物的衣服上。在绘彩技法上, 粉彩运用了“渲染法”。其在原先绘成的图案轮廓内, 先填上一层玻璃白, 由于它不透明, 需空出所画笔痕, 再以色彩进行渲染, 使花卉和衣着上有浓淡明暗之感。
粉彩的烘烧温度较低,其色彩在感觉上比五彩柔软, 所以又有“软彩”之称。雍正粉彩已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用瓷, 因此, 盘碗之类的器物最多, 常见的还有杯、碟、罐、变形的棒 槌瓶 、 六角瓶 、灯笼瓶 、笔筒等等。图案以花蝶最多, 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普遍, 人物故事图也比较多。
到了乾隆, 粉彩已经成为了彩瓷的主流, 官窑和民窑都大量烧造。除白地外, 有各式各样的粉彩地。乾隆粉彩的制作往往集压印、剔划、绘画(釉上彩、釉下彩) 、开光、色釉、 镂空、堆塑、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集于一件器物上。器物的用途除日用的碗、盘、杯、碟和各式瓶之外, 文房用具、陈设件和饰件特别多, 如笔杆、笔洗、笔架、笔筒、印盒、小形插屏、如意、带钩、鼻烟壶等。图案花纹有两大类: 一是继承雍正时期的花卉图和少量墨彩山水图, 仍保持着比较雅致的风格; 另一类是重色浓彩、锦上添花, 有繁缛之嫌。
通过以上的介绍, 我们可以看到: 粉彩的彩料和使用方法都来自于国外, 所以又有“洋彩”之称。粉彩是 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 从珐琅瓷器蜕 化而来的一种彩瓷器。
从嘉庆朝开始,清王朝不断面临着内忧外患,以至国库日渐涸涩, 人口不断增多,国力日益衰退,清三代的盛世已无法再现。此时无论官窑和民窑,产量都大减。因此晚清(道光、咸丰、同治)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在如今的收藏界显得更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