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

2019-09-10陈晓玉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互动课堂课堂提问新课改

陈晓玉

[摘  要:在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课堂当中,都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来开展教学工作,为了达到应试教育的目标,到最后基本上都会变成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让课堂变得呆板乏味,更是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所以,新课改刻不容缓。相较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课堂而言,新课改不仅明确了语文教育开展的真正目的,还确立了以学生为主的重要理念。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语文给他们的印象应该是有趣,积极的。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新课改对于我们教师提高课堂质量,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新课改还处于发展之中,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仍会有不少的问题存在,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积极解决。关于这点,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各位同行参考!

关键词:课堂提问;互动课堂;新课改]

一、结合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工作

生活中语文随处可见,但从小学生来讲,作为他们系统的学习语文知识的第一步,语文课堂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应当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好奇心旺盛,精力更不容易集中,教师应当根据教案的内容,利用图片或者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对于语文知识的重点进行概括,层层递进,让学生们了解语文课本上的重点,加深他们印象的同时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单单是传统的“你讲我听”,而是围绕着中心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教师用心备课,学生们积极参与,才能提高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当然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让他们对于老师不再有畏惧感,而是愿意同教师一道参与进教学活动中。值得小学语文教师们注意的是,对于年纪阶段较大的学生来说,更应当注重他们的心理发展。简单的挖掘课本已然不能满足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入手,深刻剖析主题,为今后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打好基础。考试并不是语文学习的目标,教师应当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只有以小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三不原则”提高课堂教育中提问的有效性

在我们小学语文的教育课堂上,教师经常会“提问”。首先提问能够引发思考,既可以体现学生们对于知识情况的掌握,也能够引发小学生们的思考。当然这也由于提问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提出问题就需要回答,这就是教师同学生们交流的过程。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问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問呢?这应当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难点。笔者认为,不偏题,不做无意义的讨论,不临时起意的“三不原则”,需要教师们时刻谨记。第一条不偏题,要求教师一定要围绕着课本主题提问,在深入挖掘课本知识时将提问引入其中,例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用母亲的几个动作和儿子的动作,提出问题,引发关于母爱的讨论,继而融入作者的情感之中,体会作者关于母亲的爱、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追悔之情,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第二点是不做无意义的讨论。在学习课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对于内容做一些知识的拓展,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解关于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介绍。当然,对于并不适宜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遵循主次原则,适当舍弃。要知道我们课堂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要浪费课堂时间做无意义的讨论。最后一点就是不临时起意。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们的思想都在不停的进行碰撞,在进行提问的时候更应当进行深思熟虑,而不是想当然的随便提问。总体而言,提问是一个教师引导作用的体现,笔者这里提出的三不原则只是一方面,需要教师们关注的是课堂教育中提问应当结合课本,深入分析中心思想围绕作者的情感来提出问题。当然,提出问题之后还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追问和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发散思维,积极思考,以提高学生们参与提问的积极性。

三、建立活跃的互动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应当是积极活跃的,而不该是呆板乏味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当有互动和讨论。特别是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应当有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互碰撞。从这一方面来说,建立起活跃的互动课堂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由于语文学习的特殊性,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情感的认知,语文不应该是机械死板的,而应该是充斥着各种情感和思维的互动交流。这对于语文教育者来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前后讨论的小组,讨论的问题每次由不同的人到台上进行总结和讲述,对于其他小组来说,如果有疑问和不解之处就可以提出来跟他们进行沟通。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加深小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认知,还可以锻炼他们合作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个互动也不仅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当是互动讨论的。对于问题,教师不应当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应当引导学生们围绕着主题主动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们应当鼓励学生们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对问题提出标准的,统一的答案。互动的过程也包括思维之间的互动和认知差异,活跃的互动课堂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能够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也是情感之间的交互交流,师生之间对于情感的传递,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合作精神的认知,这些都是课本上很难讲述的。

总体而言,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了重大指导作用。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学生们也更加积极。在语文教育课堂上应当还有更多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希望笔者提出的这几点能够对各位同行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思考!

猜你喜欢

互动课堂课堂提问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