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合作中实现互动教学

2016-12-15肖飞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互动课堂师生互动

肖飞

摘 要:新的语文教学理念要求小学语文课堂要实现互动,使小学语文课堂真正走向个性化﹑民主化﹑生活化。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交流。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平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109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为了共同的目的而进行沟通、对话的活动,并且这种互动与对话不是一种单向的活动,其打破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课堂走向了“对话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现,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

一﹑关注学生,实现学生与教师对话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勤于激励

教育教学活动应是一个师生间平等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当以一个指引者的身份来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补充和争论。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融洽地相处,学生才会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课堂才会呈现“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比如:“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你很会动脑筋!”“你们真棒!比老师想的办法还要多。”这些语言都是以鼓励学生为主的,学生也乐意接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时,教师不马上批评和否定,而是热情对待,积极回答。比如有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样不行!”教师可以就此鼓励他说:“那你一定有更好的主意,说说看好吗?”如果学生争论不出结果,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尝试演一演当时的情况,再来决定哪一种方法更合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卸去课堂主导者地位,将其还给学生,对学生勤于激励,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探讨交流,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由发展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交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深入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兴致勃勃还是呆若木鸡,是兴高采烈还是置若罔闻,这就取决于我们教师是否用“心”来施教。教师不能做教学的传声筒,要用“心”施教,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

二﹑沟通合作,促成生生间的对话

(一)行为与思维的互动

行为互动与思维互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看、互相听、互相启迪、互相讨论,锻炼思维,培养在人多的场合讲话,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也要学会接纳他人的意见;通过互相竞争,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用他人长处补自己短处,培养自信心;通过互相合作,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乐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经验,善于听取同伴的建议。如案例:倾听——“你赞成他的观点吗?”表达——“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这意思?”态度——“你能虚心接受比自己更好的观点,说明你善于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形式,互相倾听﹑善于表达和端正态度显得犹为重要,它们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开展并深入的重要保证。

(二)知识与情感的交流

萧伯纳先生说过:“倘若您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能使他们将更好的想法进行交流,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可以相互沟通、互相合作,使学习的信心发展到极致,勇于探究,积极探索,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效果。告诉学生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之言,也许你的一句话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摆出来,展示给同学,大家一起交流、共享。因此,只有加强生生间的沟通、互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自我发展。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大熊猫》一课时,让学生扮演小老师讲生字,其中一个片段:生1:我不知道什么是“竹笋”?你能为我讲讲吗?小老师:竹笋可好吃了,我吃过,你让你妈妈给你买一种豆制品,那里面就有。生2:你尝尝,你要是爱吃,那大熊猫就更该吃了! 小朋友们听了都笑了。从以上“小老师”的教学片段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正在进行着一种互动式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互动中,融入了一种倾听与发现的机智。

三﹑知识的碰撞,实现学生与生活的对话

(一)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生活化。“阅读教学应该基于生活,超越生活,面向多元世界;始于课堂,走进课堂,融入复杂社会。”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将语文教学活动融入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寻知识,同时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在“感恩”单元中,我们可以组织让学生回家帮父母洗脚、整理家务、观察父母的手等系列活动,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写作文,让他们更好地领悟如何感恩。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主动探究,大胆创新

新课程标准正积极地倡导着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呢?就是学生在自己已知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享受大脑的探索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通过大胆创新,享受探究的乐趣。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只做引导,不做“剪茧人”。毛泽东批评旧的教育“摧残人才﹑摧残青年”,使学生“越读越蠢。”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体现其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需求,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指导学生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实现自主发现。

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今课堂教学的趋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有行为互动,又有情感交流,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通过多维的互动模式,实现课堂互动。在课堂上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就会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培勤,许红琴.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2] 蒙小芳.举例说明师生互动在小学小学语文课堂实施中的表现[J].师生资源互动平台,2011(11).

[责任编辑 吴海婷]

猜你喜欢

互动课堂师生互动
浅议互动课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