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2019-09-10雷根同
雷根同
摘 要: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数学思维常常是指创造性思维,属于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学生日后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传输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对此,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教学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思维导图
一、灵活运用数列性质
在近年来的习题考察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从基本性质角度进行考察,部分基本的题型解答起来较为简单,只要对公式能够充分理解便能够轻松应对,而对于某些题型来说,解答起来难度较大,不但对基础知识进行考察,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以数列相关题型为例,需要学生在牢牢掌握数列基础知识的同时,灵活利用数学思维,运用数列性质提高解题的效率与速度。例如,已知等差数列an,并且a2与a6的和为85,求a1、a3、a8、a9相加的数值。在解答上述数列习题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得出p+q=m+n,然后将其对应到各数列项当中,得到ap+aq=am+an,最后利用数列性质与数学思维完成解答,该题与同类题目相比,较为困难复杂,这将需要学生在数列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大量练习接触更多题型,把握数列性质,还应运用数学思维掌握其中求解的门路,才能够在不同数列习题的解答中做到灵活应对。
二、运用思维导图
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应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在三角函数方面的作用效果显著。例如,,题目要求的是求的值,这道题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解析。众所周知,三角函数属于周期函数,tan函数的周期是π,所以,以此类推,根据sin以及cos函数的周期规律推出,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在三角函数习题解答中,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推理十分重要,由于此类题型较为复杂,无法一眼看出答案,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将知识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准时机,从学生质疑之处着手,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并找一些相似的题目让学生解答,学生能够将以往的数学知识体系串联起来,从而利用其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在无形中形成数学思维。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较为抽象,例如导数、复合函数等等,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时常常无从下手。对此,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其中,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进行锻炼。例如,在学习“球的体积”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该计算公式,可用几何画板将球的底面平分成若干多边形,然后将球切开,通过动画将其拼凑成一个近似椎体。反复演示后,学生便可感受到这些椎体的体积与球体积是近似相等的。可见,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可帮助学生推导球体积公式,使该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此外,几何画板具有较强的动态演示功能,且操作简单、动感十足,运用几何画板不但可使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还可通过动画演示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椭圆的性质”时,椭圆计算公式的理解成为教学难点所在,椭圆拥有两个焦点,究竟是如何形成椭圆的呢?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时教师便可借助几何画板为学生进行演示,首先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现坐标系,然后设定一个动点和两个动点,对动点到两个定点间的运动轨迹进行绘制,最后形成一个椭圆,学生通过大屏幕直观形象的看到椭圆的形成过程,如下圖1所示,借助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联想能力。
四、运用开放题的创新性
数学知识具有开放性,学生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如若固守传统逻辑,不具备开放性思维,则很难取得良好成绩,因此教师应运用开放题的创新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和锻炼。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们多角度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对立体模型间的相同处、不同处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推导出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的多种计算公式,使学生能够对立体几何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头脑风暴可促进思维方式转变,瞬间收集所有学生的不同建议。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更加灵活的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例题:在学习高中平面解析几何时,已知由圆x2+y2=4上任意一点向x轴作垂线,求垂线夹在圆周与x轴间的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该题首先从问题中选取重要“组件”,即“圆x2+y2=4”“x轴”“线段中点”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组件”进行处理,学生们纷纷动脑,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与教材相结合得出结论,即通过解方程组,圆x2+(y-b)2=4与椭圆x2+(2y-b)2=4的方式,当b的数值小于-6或者超过6时,无公共点,当b等于正负6时,有一个公共点,当b的范围在-6与-2之间时,有两个公共点。在上述习题案例中,教师通过对题目进行创新变换,使学生能够多维度看待数学知识,有效锻炼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清楚认识数学结论的理论本质与思维方法,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巧设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观察与想象力、实践应用能力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氛围更为活跃,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提升,教学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晓晓.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20(02):56-57.
[2]高慧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