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考试题看“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与培养路径

2019-09-10郭福生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培养路径高考

摘 要:“时空观念”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最能体现历史学科本质,高考试题频繁对“时空观念”素养进行考查,而且考查方式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高中教学应力图突破对“时空观念”表现的理解,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空下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考;时空观念;培养路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对时空观念的考查较为频繁,考查方式对我们深入了解时空观念的内涵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助益良多。本文尝试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分析时空观念的考查方式,并从中探究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路径。

目前对于高考“时空观念”考查的研究,在时间维度上多利用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等角度进行分析;在空间维度则从自然空间、社会空间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时空观念”素養的培养,研究者多强调利用时间轴、地图等方法。张庆海教授撰文指出,历史上的时间和空间具有历史性,其背后隐含着历史发展的重要元素。

一、时间的主观界分

历史时间既是一种历时性的自然呈现,又蕴含着人类对社会演进的主观界分。自然呈现是指客观存在的时间间隔度量,用以确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主观界分则是历史中的人们给予时间的特殊意义上的界定。高考试题分析的论文中,对客观时间的分析已有诸多论文发表,笔者不再赘述。对于时间的主观性的解读目前还付诸阙如,本文尝试对其进行初步探析。

例如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第45题考查了汉武帝年号改革的意义,引用了下面的材料:

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年号、朝代、公元纪年等方式界定为时间的度量方法,让学生藉此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或阶段特征。本题揭示了纪年的方法人文范畴,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并在全国推行,这体现了时间背后的政治意图,不是单纯的时序观念,而是掺杂了汉武帝的主观意味。

二、空间的划分

对高考试题中的空间考查进行分析的论文几乎都是把空间理解为具体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上海,或者南方、北方等。此类分析多停留在了历史事件的表面层次,未能深入到历史事件的本质。

在历史学的范畴中,空间维度通俗而言就是地理。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某类空间内,而地理上的延续性又让各类空间事实上纠结在一起,为历史现象赋予了丰富的空间意义。空间尺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鉴于空间与历史的相关性,朱明在《历史空间》一文中将空间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区域和宏观。本文以微观层次为例对一道高考试题进行分析,例如:

(2013年山东高考·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本题是对微观空间的典型考查,微观空间在层次上具体而微,可以是一座城市,也可以是一处公园,甚至可以是一幅画。微观空间属于社会空间,本题的城市即是此类社会空间。古代中国的城市空间形制在先秦时期确定下来,“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体现了中正有序的政治理念,后世的北魏洛阳,隋唐长安皆是如此。本题对空间的考查不是停留在具体的某个特定空间范围内,而是将空间与其表征的社会意义结合起来,我们应该通过对该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去探寻历史背后的本质。

三、“时空观念”素养培优路径

前文提到的对年号进行考查的试题,属于典型的新情境命题。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年号,但并未挖掘其背后的政治内涵,考试中学生如何应对此类新情境,就需要我们回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比较中理解“特定的时空”

许多论文提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利用“时间轴”和地图增进学生对历史的直观了解,这样的培养方式多是集中在对历史认识的表象层面。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我们只有让学生学会将具体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有可能对历史事件做出准确的理解。将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特定的时空”。例如2014年全国高考Ⅰ卷第40题,对比了牛顿和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和命运,农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两种不同社会空间必然会产生不同特点的科技成果。通过比较的方式,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学生更容易理解“特定的时空”。

2.尝试跨学科式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与其他高中课程关联,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例如,我们在讲授孟德斯鸠时,适时引入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气候差异如何引起性格差异的论述,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对该观点进行辨析。我们可以尝试将学科关联范围适当扩大,可以引入年代学,讲授年号、庙号、历法、开国纪年等,开阔学生的思路。

总之,历史的时空观念的考查是多层次的,我们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表象层次,要深入到历史事件的背后,教会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2]张庆海.时空观念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 2017(06)

[3]李思球.从全国卷历史试题看“时空观念”的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1)

[4]上海博物馆.公共历史教育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作者简介:郭福生(1980年9月)男,汉族,河北任丘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史籍整理、中学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培养路径高考
镜头中的组诗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