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道食材 风味斗门

2019-09-10龙芊霓

珠海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名清蒸鲈鱼

龙芊霓

粤系大厨烹饪海鲜讲究原汁原味,其鲜为第一要义。海味之鲜,三分靠厨艺,七分靠食材。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端的斗门区沿海,坐拥山、河、湖、海等自然资源,哺育出丰饶的鲜美食材。跨过高山湖海,斗门人的美食餐桌呈现出诱人的金字塔结构:常年不断的海鲜是美食的奠基;四季飘香的陆产和应时而取的山珍则是腰线,彰显鲜味之高。

在斗门,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海鲜。采用新鲜的地道食材,无需花费太多厨艺,出品也会在及格线上。斗门海鲜食材丰富,与之相反的是斗门人烹饪时大多从简。这里常吃的海鲜有鱼、蟹、虾、贝等,做法无外乎香煎、清蒸、爆炒和白灼四种。至于调料,除去基础的油、盐,其它甚至可以省略。

绝佳的地理位置,使得人们能最大化地缩减时间对食材新鲜度的耗损。海鲜与斗门人的餐桌距离,向来只差了一口锅。对于大多数斗门人而言,烹饪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海鲜大餐不过一个搬运过程:从海里搬到锅里,再从锅里搬到桌上。

品 鱼

斗门人吃鱼,最常见的做法是清蒸和香煎。其中,白蕉鎮海鲈鱼是清蒸的上好食材。斗门白蕉镇已有20余年的海鲈鱼养殖经验,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海鲈鱼养殖地。2009年,白蕉海鲈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成为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珠海斗门白蕉镇获评为“中国海鲈之乡”。

海鲈鱼,学名中国花鲈,是我国海水鱼中产量第一的鱼类。海鲈鱼体形修长,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白蕉海鲈有着严格的质量标准——背部呈青色,腹部纯白色,体色光亮,鱼体背厚、肚肥、口大、吻尖、肉厚。每年盛夏,是品尝海鲈的最佳季节,此时正值海鲈繁殖季,肉质肥美,口感细滑。海鲈鱼刺少,鱼身划上几刀入味,用调料腌制20分钟左右便可入锅清蒸。氤氲的水蒸气中,鱼皮紧质,鱼肉泛白,清蒸鲈鱼特有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而开。上桌前,烧一勺热油淋上,葱香丰富着鱼香,入口,鲜香。

食 蟹

在珠三角一带食蟹,不得不提斗门重壳蟹。斗门位于珠江入海口,重壳蟹生长在咸淡水交汇处。重壳蟹顾名思义,它有两层蟹壳。重壳蟹学名锯齿缘青蟹,每年换四次蟹壳,每次换壳长大一圈,直至成熟。若等蟹完全成熟,口感太老。美食家们选用青蟹最后一次脱壳尚未完成之际食用。此时青蟹旧壳在外,新壳在里,新旧交替,外壳薄脆,内壳胀满,蟹的精华汇聚在软壳的膏脂中,肉肥膏满。

重壳蟹极为难得,据说100斤青蟹中仅能挑出1斤重壳蟹。中秋前后斗门重壳蟹开始上市,大量美食爱好者纷沓而至,一解舌尖的思蟹愁。斗门各大酒楼也相应推出各式重壳蟹菜式,其中原只清蒸最得人心。重壳蟹膏软肉嫩,隔水清蒸能保持重壳质感,防止蟹内精华流失。掀锅盖,还没到嘴里,重壳蟹的鲜味就借着香味撩拨人心。去壳取肉,膏肥肉甜,和着蟹汁,美味在舌尖炸裂,一口蟹,满口鲜。

灼 虾

基围虾是斗门最为常见的海鲜食材之一,斗门白蕉、乾务一带盛产的基围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爽口,远销全国各地。基围虾学名刀额新对虾,喜好生活在沙泥底及盐分较低的浅海中,基围虾平时喜好将身体藏入海床,只露出双眼及头部前端观察四周,涨潮时则爬入内湾栖息。渔民在内湾拉网或修筑石基等涨潮时其自投罗网,故得名基围虾。

基围虾是暖水虾,夏季最为肥美,价格也相对便宜。基围虾可生吃、白灼、油炸,家庭食用一般喜白灼,做法简单而又不失隆重。以煮滚的清水将虾煮熟,过程讲究时间短,火候猛。保持其鲜、甜、嫩的原味。鲜红的熟虾装盘,剥虾壳蘸酱料食用,口感弹嫩。

猜你喜欢

学名清蒸鲈鱼
江东往来人 犹记鲈鱼美
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学名订正过程及四川所产形态特征
清蒸螃蟹
澳门香料之星
一叶舟
2019是瑞士“鲈鱼年”
用生命接力
鲜香四溢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收藏作品
猪苓的称谓及学名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