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优秀法官代敏:让家事审判更有温度

2019-09-10

珠海 2019年7期
关键词:家事家暴审判

“谢谢法官,让儿子重新接受了我。以后我一定会更关心他,珍惜和他相处的时间。”一宗婚姻家庭纠纷案中,因长期分居,孩子抗拒与妈妈相处。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以下称“香洲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代敏了解情况后,专门与社工沟通,通过心理辅导、交谈等各种形式,帮助这对母子修复亲情。终于,孩子不再抗拒妈妈了,孩子妈妈激动地向代敏一再道谢。

俗话说,“清官难审家务事”,可前不久获得“全国优秀法官”称号的代敏是个例外。这位80后女法官从事家事审判工作已有14个年头,其间圆满审结了超过2000件家事案件。

“推动多元化解家事纠纷,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努力让他们在家事审判中感受到法院和法官的‘温情’,是我们的职责。”代敏说。

柔情 涉及儿童的案件审判最谨慎

“代法官,谢谢您!因为您,我和孩子们才能过上新的生活。”走出法庭一刻,刘芬(化名)热泪盈眶地对代敏说。这一幕,深深地烙在代敏的心中。

刘芬是代敏主审的一起婚姻纠纷案中的当事人。那是数年前的一宗家暴案件。在长达6年的婚姻中,刘芬只要稍有不从,丈夫便辱骂、殴打她。“考虑到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一直委曲求全,却换来他一次次丧心病狂的打骂。”庭上,刘芬声泪俱下地揭露着丈夫田力(化名)的恶行。

在家事案件中,代敏最关注的正是家暴案件,特别是涉及儿童的家暴案件,“因为这关乎孩子的一生,每每想到这,我便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代敏抓紧从繁琐的文书中整理线索,并冒着遭受人身威胁的风险,多次上门沟通。很快,案情得到明晰。代敏依法宣布夫妻俩离婚,并为刘芬发出了保护令。

“审结此案的其中一个难处,是关于孩子们的抚养问题。”代敏介绍,在一般人看来,当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让离婚夫妻双方一人抚养一个孩子更符合常理。但在刘芬案中,考虑到丈夫有家暴倾向,代敏再三思量,最终顶住压力,把两个孩子都判由刘芬抚养。“作为法官,我需要为他们未来负责。刘芬的经济条件虽然不太好,但可以预料,如果判给爸爸,两个孩子得到的照顾肯定不如妈妈。”代敏说。

14年来,在代敏的统筹与执行下,香洲法院不断探索创新审判模式,严格贯彻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禁止未成年人旁听父母离婚诉讼,开庭期间对儿童进行托管,未成年人参与诉讼特别保护……一项项程序的落实,只为避免未成年人在父母离婚诉讼庭审上受到二次伤害。

“我们希望,即便是不幸来到法庭,但能让每一位当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庭的温度,感受到法律对他们的保护。”代敏说。

创新 开出全国首份反家暴“远离令”

在同事们眼里,代敏不仅是一位充满柔情的女法官,还极具创新能力。

5年前,因一份特殊的人身保护裁定,代敏“出了名”。她回忆,2014年2月,春节假期刚结束不久,她便受理了陈圆(化名)提起的离婚诉讼。

“这名女子面容憔悴,向我哭诉她从结婚当天起,就一直遭受丈夫曹武(化名)家庭暴力的痛苦经历。”代敏在认真审查了陈圆提交的报警记录、门诊病历等材料后,基本确认女方多次遭受暴力伤害的事实。

“仅作出禁止男方殴打、威胁陈圆的裁定,并不足以保障女方及其父母的安全和正常生活。”经过仔细论证后,代敏作出一份与以往保护裁定不同的禁止令:除禁止曹武殴打、威胁、骚扰、跟踪陈圆及亲友外,还禁止其在距离陈圆父母现居住小区100米范围内活动。这便是全国第一份反家暴“远离令”,对业界而言具有参考意义。

除此之外,代敏还发出过全省第一份以男性为保护对象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2011年6月9日,仇某向香洲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不料,2011年7月18日,其丈夫温某却向该院提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申请,原因是妻子仇某带3名男子对温某实施殴打、辱骂等行为,胁迫温某签署离婚协议书和放弃夫妻共同财产承诺书。作为主审法官,代敏确认事实后,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确保离婚诉讼的顺利进行,于2011年7月 29日发出了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禁止仇某及其亲友殴打、威胁申请人温某。

代敏始终认为,“申请保护令不只是妇女的‘专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都不该受到指指点点,法律保护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十几年来,为维护社会公德,代敏曾在判决书中直接教育批评婚姻中的出轨方和“小三”;为改革家事审判模式,代敏主导在香洲法院配套成立“妇女之家”、儿童托管观察室和沟通式家事审判法庭,引进家事调解员、调查员参与化解家事纠纷,探索柔性家事审判程序;由代敏探索出的保护家暴受害人的成熟可行的新方法,最终变成法律条文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至今,凭借一颗大胆开拓、认真负责的心,代敏不断探索家事少年审判创新模式,写下了一份漂亮的履职表。

爱心 与涉罪未成年人成为老友

“我要好好学习法律,不要再犯法,将来一定不会进来。”2018年9月26日,珠海市第二看守所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在看守所负责人、法官、心理老师等带领下,6名涉罪未成年人参观了看守所,其中一名青少年有感而发。

这是由代敏组织、香洲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为帮教未成年人设计的一项活动。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代敏带领一支法官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创新的辅导项目。“最终目的是,既要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错,意识到法律的威严,也要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有效帮助他们重返社会。”代敏说。

代敏还记得,2018年初,香洲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受理了一宗涉及5名未成年人的抢劫案。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使这些被告人更好地改正错误,融入社会,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态度,审判庭依法对他们宣告缓刑。

宣告結束,并不代表代敏及她的团队“一劳永逸”。在宣告后的大半年里,代敏与该案的主审法官徐娟等,每个周末都非常忙碌。他们为5名当事人准备了丰富的辅导活动,包括座谈、心理辅导,以及到福利院儿童表演节目等。

“刚开始确实觉得有点累,但当看到几名年轻人在台上卖力地表演,又觉得一切都很值得。”代敏说,他们戏称该案是“五宝案”,寓意5名当事人都是他们的宝宝。眼看5名年轻人从抗拒一切集体活动,到最后为演出出谋划策,顺利完成一场精彩的表演,代敏与徐娟感到十分欣慰。

“最重要的是,‘五宝’终于意识到人生的意义所在,立誓不再犯法。”代敏笑称,没想到“法官妈妈”没当成,自己却成为了他们的朋友,“他们总是一句一个‘老代’的叫我。但无论如何,将来只要他们有需要,我和我的团队定会第一时间为他们服务。”

猜你喜欢

家事家暴审判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Chapter 20 Extreme torment 第20章 极度惩罚
反对家暴
需要立法保护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调查研究
把家事做好
述说
光阴的审判
巴总统总理挺过审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