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基围文化好戏连台
2018-12-13刘渊源李丽蔡碧亿
刘渊源 李丽 蔡碧亿
今年以来,福海街道不遗余力抢救性挖掘传承本土基围文化,推出系列基围文化盛宴,备受社会好评。
在福海的文化复兴路线图中,基围文化被视为福海文化之根和文化之魂。在“寻根问祖”中,今年福海在民间不断挖掘采集“基围民谣”“基围历史”“基围影像”等珍贵史料,首拍反映深圳基围人历史生活的微电影《点亮渔火》《虾女》,社会好评如潮。
抢救挖掘 传承弘扬基围文化
2018年11月2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展示基围文化的“印象·基围”专题摄影在福海街道立新湖公园拉开序幕,本次摄影共展出72幅作品,其中22幅作品为反映福海基围历史的珍贵老照片,这是福海街道今年以来抢救挖掘本土基围文化推出的又一场文化盛宴。
据了解,为传承历史,延续文化,打造“有温度、有力量”的街区氛围。2018年福海街道党工委工作报告确定对基围文化项目进行立项;由街道宣传工作部牵头,街道摄影会、文学会、新和、和平社区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采编组、拍摄组、摄制组、保障组四个工作小组,利用一整年的时间开展对福海基围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全面整理,出版《福海基围咸水歌谣集》《回望水流柴—福海基围人口述史》,举行《印象·基围》摄影展和拍摄微电影《虾女》。
据介绍,福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东晋咸和年(公元331年)宝安建县起,迄今已有1680多年历史。福海的风土人情源于中原而又融合广府文化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深港文化的形成。
基围文化是福海独特丰富的“土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被称为“水流柴”的基围人长年漂在海上,以打鱼为生,形成了极具福海特色的“海耕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水流柴”洗脚上岸,“基围文化”日渐衰落。
精耕细作 基围文化好戏连台
在2018年的基围文化抢救挖掘中,福海街道精耕细作,相继推出了基围人口述史、基围民谣集、基围人微电影、基围文化摄影展等4部大戏。
《福海基围咸水歌谣集》共挖掘收集105首民谣,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深圳有史以来首次深入挖掘收集和保护濒临失传的基围民谣,在保护传承基围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回望水流柴—福海基围人口述史》是一部反映福海基围人历史变迁的“史书”。目前,采编人员已完成了对50多名福海老基围人的采访已形成初稿文字50篇25万余字,已拍摄相关人物及场景照片125张。
值得一提的是,在连台好戏大戏中,福海街道浓墨重彩推出了微电影《虾女》,这是有关深圳基围人生活的一部大戏,亦是福海街道在深圳的首创。
據介绍,《虾女》以基围文化为主线,以“故事片”的形式讲述基围人后代“虾女”的成长历程,展示了早期宝安西部沿海地区原居民的风土民情、生活习俗、迁徙形成过程,反映基围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基围人的生活环境从“无门闩”到“骑楼”再到“统建楼”,他们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格。